当地时间7月1日,特朗普政府“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改革法案靠万斯“决胜一票”,在国会参议院闯关成功,提交给众议院表决。据美国《纽约时报》2日报道,参议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将在2027年底之前逐步取消对美国清洁能源产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
随即,美国太阳能和电动汽车等产业哀号,若法案表决通过,相关产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一名美国太阳能制造商产业代表表示,近几年,太阳能产业在政策扶持下开始复苏,但国会最新举动会导致工厂关闭、工人失业。他预警称,参议院此举不亚于“自2027年起,亲手将整个产业拱手让给中国”。
报道称,不仅是太阳能制造商,美国清洁能源产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博弈。多名美国汽车业者分析指出,电动化是无可争议的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打压电动汽车只会将这种新兴技术领域的领导权拱手让人。
“2027年起,中国将掌握整个太阳能产业”
《纽约时报》称,在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对进口太阳能板加征关税后,多家企业启动或宣布了在美建厂计划,重振了这个当时已几近消亡的制造业。拜登政府时期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对该产业提供慷慨税收抵免,进一步加速了产业复苏。
但如今,随着“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闯关通过,清洁能源税收优惠将在2027年底前逐步取消。美国太阳能制造商担忧:这场初现曙光的复兴可能戛然而止,太阳能板生产主导权将彻底“旁落”中国。
“这会导致企业倒闭,很多人失业,”代表15家企业和6100名产业工人的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联盟执行董事迈克·卡尔警告道,“整个产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卡尔指出,此刻取消优惠将瓦解特朗普政府所谓“从中国夺回制造业”的战略。当前,中国不仅主导太阳能板生产,还掌控着电动车锂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命脉。他说,倒退将是一个悲剧。
他说:“我们一直在告诉参议员,从2027年开始,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7月1日,“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表决通过 视觉中国
报道称,现代太阳能技术虽诞生于1950年代的美国,但产业主导权历经日本、德国最终转移至中国。目前,中国掌控着全球超七成太阳能板及其组件、原材料的产能。
为重振太阳能、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产业,拜登政府时期推出《通胀削减法案》,提供总计数千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据悉,该法案原设双重激励:所有太阳能项目享受基础税收抵免,且采用一定比例美国制组件的项目可额外获得10%优惠。
如今,制造商们担心参议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将逐步取消对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税收抵免。该版本法案拟在2027年底终止额外优惠,在法案生效后一年内动工的项目将获得一定的过渡期。
总部位于休斯敦太阳能公司Talon PV的CEO亚当·特萨诺维奇表示,该公司计划建造两家工厂,生产太阳能电池板所需的电池。但如果国会最终取消税收优惠,可能会危及这些项目。他说:“这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我们的商业计划。”
这一计划在共和党内部同样引起争议。有地方共和党官员敦促国会领导人保留税收优惠政策,因为这些政策帮助他们的社区吸引了太阳能制造工厂,创造了数千个就业机会。

员工在佐治亚州的Qcells公司工作
“作为主席,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保持我们作为佐治亚州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惠特菲尔德县委员会主席杰文·詹森在致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的信中写道,“韩国韩华Qcells公司在我们县的投资,为辛勤工作的家庭提供了数千个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支持了这些目标。”
詹森要求图恩“支持改进法案,以促进美国能源和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使惠特菲尔德县的制造业延续产业复苏势头”。据介绍,Qcells公司在佐治亚州投资30亿美元建设工厂。
“数十亿美元正在筹备,创新正在扎根,全美数以万计的太阳能工作岗位正在证明这一点,”Qcells企业事务总裁丹尼·奥布莱恩宣称,若政策倒退,“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将只能来自中国,并将危及国家安全、拖累AI竞赛能源供给、阻碍关键经济领域再工业化。”
美国汽车产业担忧:未来谁还会买美国车
据《纽约时报》报道,不仅是太阳能制造商,美国清洁能源产业都在面临严峻政治博弈:尽管部分共和党人支持延续补贴,但保守派阵营、化石燃料利益集团与特朗普正推动全面削减清洁能源激励。
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他的政策将重振美国汽车制造业。但相关产业专家指出,共和党人对电动汽车的打压可能适得其反,将这种新兴技术领域的领导权拱手让人。
中国已在电动车及其电池、矿产供应链领域建立起巨大先发优势。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中国车企2024年生产了全球70%的电动车,而美国车企产量仅占5%。韩国SNE研究机构显示,特斯拉作为唯一跻身全球前十的美国车企,已被比亚迪和吉利超越,通用和福特更是边缘玩家。
报道指出,中国车企的规模优势正形成技术研发的良性循环:更多销量意味着更低的单车研发成本、更优的零部件采购价,以及汽车产业制胜关键——规模效应。这意味着,中国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越多,美国汽车制造商就越难以赶上。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五辆新车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且比例持续攀升。这解释了为何美国车企近年来在亚欧拉美市场节节败退,即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正转向中国品牌丰富实惠的电动与混动车型。如今,通用、福特超八成利润依赖北美市场,分析师预警,长此以往,美国车企的海外销量将忽略不计。
“美国必须决定是否要保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美国俄勒冈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格雷格·多特森强调,“电动化是无可争议的产业方向。”
据悉,参议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将取消对电动汽车购买者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收回对快速充电器的补贴,并逐步取消对设立电池厂和锂矿的公司的补贴。
共和党人辩称电动车补贴主要惠及富裕阶层,且产品力不及燃油车。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称,特朗普政府通过放松监管、关税等组合拳重振汽车业,“而非低效补贴”。但据美国韦尔斯利学院环境研究教授杰伊·特纳团队统计,这将危及汽车产业2000亿美元的本土供应链投资。
哈佛环境法项目主任乔迪·弗里曼则质问:“政府似乎对产业竞争力毫无兴趣,未来谁来买美国车?”
报道称,一些制造业项目已经放缓。中资电池企业AESC暂停了为宝马配套的南卡罗来纳的工厂建设计划,加剧美国车企的电池供应困境。当前全球过半电池产自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中国企业,中国更掌控着精炼石墨、锂等关键材料供应链。
此外,价差仍是美国汽车产业发展阻碍。美国电动汽车售价仍高于燃油车,快充网络覆盖不足。反观中国凭借激烈竞争和高效制造,电动汽车售价已低于同级燃油车。
但汽车产业的高管们几乎一致认为,即使在美国,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最终将取代汽油动力汽车。许多汽车专家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全电动汽车的价格将会下降,几年内将比汽油车便宜。
根据汽车创新联盟数据,纯化石燃料汽车的销量十年来一直在下降,今年第一季度占美国市场的份额不到74%。该联盟6月报告警示:“美国必须加强其电动汽车制造,以保持在全球市场的相关性,电动汽车预计将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福特汽车生产线 福特公司官网
福特汽车继续在田纳西州和密歇根州建设生产电动汽车和电池的工厂。福特董事长小威廉·福特和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本月在一份关于该公司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报告中表示,该公司“正在开发兼具盈利性与普及度的下一代电动汽车”。
法利上周在一场论坛上透露,福特高管频繁考察中国,试驾汽车,并将竞品空运至底特律研究。他称赞中国制造质量,称其为“我此生所见最让我自惭形秽的事情”。
报道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壁垒将中国汽车挡在门外,但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已在巴西、英国、墨西哥等多国销售。保护主义政策也可能助长美国车企的自满情绪。它们不需要担心竞争,也不需要达到更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标准,继而沉溺于高油耗皮卡和SUV的舒适区,延缓技术革新。
“这关乎国家竞争力,”弗吉尼亚大学教授迈克尔·莱诺克斯反问,“贸易壁垒能保护美国市场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