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躺着就能赚?注意5个被动收入常见迷思

    网络上各种关于被动收入的美好故事让人心动,但破解常见迷思,以正确的心态做好规划才更可能达成目标。内容创作者示意图,非新闻当事者。(取自pexels.com@RDNE Stock project)

    网络有时是个天马行空的地方,充斥着「睡觉时也能赚钱」、「告别朝九晚五的工作」或「用最小的努力就能发大财」等说法,让许多人纷纷尝试赚取被动收入。GOBankingRates报导,虽然实际上真的能创造被动收入,但相信网络上常见的宣传,只会让自己感到挫折与失望;以下是5个关于被动收入的常见谎言。

    1. 选择任何热门的领域就能成功

    只因为直运电商(dropshipping)与加密货币是时下热门话题,不代表跟风就能达成被动收入流,尤其是当你根本不知道这些名词的意思时更是如此。最能稳定持续的被动收入是借助自己原本的技能、知识与兴趣而来。如果不喜欢房地产,那可能不适合当房东;如果不擅长写作,或许就别从用文本或影片推销商品而获得佣金的博客联盟行销(affiliate blogging)起手。

    从已经熟悉的领域开始,列一份清单。例如擅长平面设计,可以创作模板在网络上贩售;了解健身的话,可以帮人拟定运动计划。个人专长就是最大的优势,而不是跟随潮流。

    2. 被动收入等于不用努力

    这可能是被动收入最大的迷思。「被动」听起来像是钱会自己从户头中长出来,不需要任何努力。事实上,达成被动收入需要大量的前置工作,不论是创作在线课程、写书、打造租金收入或开始经营YouTube频道,都需要花费数个月、甚至数年的努力才能开始获得回报,关键是要先做好准备。

    开始获得可观的收入前,要规划至少工作6到12个月的持续工作,像规划预算一样分配好个人时间,并做好刚开始可能要在晚上和周末工作的心理准备。

    3. 很快就能取代正职收入

    那些标题写着「每个月被动收入1万元」的内容,很少提及花上多少时间才达到目标,或是中途失败过多少次。打造被动收入通常要花好几年,而非数个月就能达成。

    大部分成功取代正职工作的人都是从小收入开始,逐渐扩大多种收入来源。建议刚开始以每个月额外赚取100到500元为目标,等到能稳定达成这项目标后,再思考如何扩大收入,将其视为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

    4. 不花一毛钱就能开始

    虽然有些被动收入所需的资本确实较低,但「从零开始」的说法是骗人的。就算是数字产品也需要工具、软件、行销与个人时间。大多数成功的被动收入需要投资一定程度的金钱和时间,比如购置一栋出租房屋需要付头期款、一门在线课程需要剪辑软件或网站,就算是联盟行销也需要内容创作工具。

    从小收入开始,但要明智选择,与其追求零成本的选项,不如专注在低成本、高成长性的机会。准备好适当的预算,即使是5百到1千元也能大幅影响创作内容的品质。

    5. 有成果后不用管理也能持续收入

    有些人认为一旦创作出成果,不需要任何维护或更新就能不断产生收入,这是错的。世界一直在改变,需要持续关注技术发展、修缮租屋、更新网站。如果从一开始就规划好持续维护,就更能成功。好的计划是每个月花些时间查看、并更新自己的被动收入流。

    与其追求快速赚钱,不如遵循以下心态打造被动收入。首先是先专注在一个项目上,别一次打开五种被动收入计划,挑选一项匹配个人技能的项目并持续投入至少一年。

    此外,与其将赚到的钱花掉,不如将早期收入重新投资到项目里,改进系统或创造新产品。最成功的被动收入能为真人解决实际问题,问问自己人们会想花钱购买什么,而不是思考最容易赚钱的方法是什么。创建自己的系统时,刚开始应该先手动完成所有工作,随着事业发展逐步改成自动化流程,这能帮助你在花钱购买高级工具前,了解哪些工具真的有帮助。

    最后,被动收入终究是一种收入,仍然要缴税,需要将营业支出、软件开销与潜在的设备更新费用纳入考量。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