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怎么也没想到,脑里潜伏着隐形杀手。」说起38岁弟弟突遭罕病夺命,香港凤凰卫视主播林秀芹忍不住哽咽,今年初弟弟确诊罹患毛毛样脑血管病的罕见疾病,立即手术治疗,仍不敌病魔离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感叹,原来罕病不是只有小孩会得,成人身上也可能有,只是从没发现。
「一直以为只是高血压或压力大,从没想过是大脑罕病的警讯。」林秀芹说,弟弟职业军人退役后,体重破百公斤,有三高疾病,血糖高达600多,家人都以为他头痛、情绪暴躁,都是三高控制不佳所致。直到他骑机车出门迷路,才让全家惊觉不单纯。
就医检查,脑部影像显示,他颅内大血管几乎阻塞萎缩,小血管代偿性生长,只剩细如烟雾般的微血管供氧,确诊为「毛毛样脑血管病」(Moyamoya Disease),细小血管脆弱供氧效率差,大多时间脑部缺氧,导致头痛、短暂失语及失忆。
「弟弟大脑经历反复爆血管、又愈合,濒临中风边缘。」林秀芹说,这种极少见的慢性脑血管阻塞疾病,多见于孩童,成人也可能发病,由于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认为是中风前兆、压力或精神疾病,难以早期察觉,像弟弟这样的患者,其实身体里早就出现病变。


林秀芹回忆弟弟婴儿时期,曾激动哭泣休克,当时医师只有开药,长大后却长期反复头痛、晕眩,军中同袍也记得他常喊头痛,只是从没怀疑脑部血管出了问题,更不会想到是罕病。
今年2月底开刀做脑血管绕道手术,怎料术后10天突发脑溢血,紧急抢救仍不治,从确诊到离世仅两个多月,让全家人措手不及。
「我们从没听过这个病,如果能早点知道,也许结局就会不一样。」她明白这门手术风险高,但很有必要,目前这种罕病只能手术治疗,弟弟虽没能挺过这一关,但还是希望通过案例分享,让他的离世变得更有意义。
她说,太多成年人将头痛、记忆力变差、情绪不稳等看成小毛病,或当成压力太大。但这些,可能正是罕病的蛛丝马迹,「失去弟弟,很伤痛,但真心期盼更多人有所警觉,头痛不是小事」。
林秀芹也提及罕病不「典型」连申请保险理赔都困难重重,弟弟并未瘫痪、无明显中风纪录,仅有短暂记忆障碍与头痛症状,被认定不符重大伤病与重大伤残标准,理赔无门,呼吁在罕病上,政府和保险制度放宽认定门槛,降低家属二次伤害。

「毛毛样是一种慢性脑血管疾病。」台中荣总神经外科名医李崇新说,文献数据显示,毛毛样脑血管病变虽属罕见疾病,在亚洲族群中有明显的发病趋势,且越来越多成年人因脑中风、癫痫或突发性意识障碍而确诊。
李崇新指出,毛毛样是一种脑部血管病变,主要特征是内颈动脉终末段与大脑底部的威利氏环逐渐狭窄,导致在大脑底部形成侧支血管网络。他表示,此疾病的临床表现相当复杂,1950年代首次披露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研究,试图厘清其在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
毛毛样「Moyamoya」是日文读音,意为烟雾,在影像学上,脑中众多微细侧支血管网络细如毛发,呈现一团「烟雾状」,因此称为毛毛样脑血管病。毛毛样最早在儿童中发现,多以暂时性脑缺血发作或癫痫表现,但成人型患者却更多呈现为「出血型」,这也是最令人担心的情况之一。
李崇新表示,成人患者常见突发性剧烈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这些都是脑内出血的表现,尤其多因脆弱的侧支血管破裂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