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仅23岁的张女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年,近日出现全身水肿、尿量骤减及皮肤泛红等症状,经台湾卫福部桃园医院检查确诊为狼疮性肾炎,住院接受免疫治疗与肾脏功能支持性照护。
肾脏内科医师许旗胜指出,SLE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其中最常受影响的便是肾脏。当SLE影响到肾脏时,会导致「狼疮性肾炎」,也就是肾丝球的慢性发炎,不仅影响尿液排出与过滤功能,严重时甚至导致急性或慢性肾衰竭。
张女到门诊时明显下肢水肿、尿量减少与尿色变深,正是典型的狼疮性肾炎表征。许旗胜说,治疗上主要采取免疫抑制疗法,包含类固醇与免疫抑制剂,以控制体内过度的免疫反应并减缓对肾脏的伤害。此外,配合补充水分、使用利尿剂以改善水肿现象,并严密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对病情稳定至关重要;若肾功能已进一步恶化,也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除了药物与医疗介入,护理照护同样不可忽视。护理长张书华说明,SLE患者应创建定期健康监测机制,包括抽血检测肌酸酐及尿液检查蛋白质浓度,以便及早侦测肾脏异常。
在日常生活方面,张书华强调应遵循低盐、高纤维、适量蛋白质,与补充钙质、9维生素D的饮食原则,避免高油高糖饮食,减少肾脏负担;同时,也要注意防晒、适当休息、维持规律运动及稳定情绪,这些都有助于减缓疾病恶化。
张书华提醒,SLE患者最怕自行停药或中断治疗,一旦症状复发将更加棘手,因此务必依医嘱规律服药与回诊。同时可通过心理咨询、冥想或与家人朋友沟通,舒缓压力并保持正向心态,对病情控制有正面助益。
她也呼吁民众多了解SLE及其并发症,一旦出现水肿、泡泡尿或倦怠等异常状况,应及早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维持稳定的生活习惯与治疗配合,是提升SLE患者生活品质与延长寿命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