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问题,许多女性在例行检查中,意外发现子宫肌瘤,有些人甚至多年无感,直到肌瘤逐渐变大、出现压迫感、经血变多、月经周期紊乱,才惊觉事态严重。
睿鸣堂中医诊所主治医师周宗翰表示,子宫肌瘤与雌激素过多有密切关联,但长期压力、情绪郁闷、作息失调所导致的「自律神经失调」,也可能让体内气血运行失常,进而助长肌瘤。
「子宫肌瘤的成因不仅仅是雌激素荷尔蒙分泌过多,而是荷尔蒙波动过大。」周宗翰说,这种不稳定的分泌模式,往往诱发子宫肌瘤。特别是女性情绪易波动,尤其在情绪受到压抑或夫妻生活不和谐时,更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和荷尔蒙失调。当情绪抑郁会导致气血阻滞,久而久之即形成子宫肌瘤。
周宗翰传授缩小子宫肌瘤方法,包括学会排解情绪;养成规律作息,早睡养肝,调节荷尔蒙;通过芳香疗法,稳定神经 ;针对情绪焦虑、压力大睡眠困扰、自律神经失调者,可以按压穴道,放松压力。
首先,应学习排解情绪,周宗翰说,子宫肌瘤与情绪压力密切相关,压抑情绪容易导致「肝气郁结」,影响内分泌和气血循环,累积一段时间就会进而形成肌瘤产生。对女性来说,调整情绪、保持开朗是预防子宫肌瘤的重要方法。
遇到焦虑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心情,或进行户外运动,将注意力从负面情绪中转移出去。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建议适度向朋友、同学、亲人倾诉,获得支持、理解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并尝试换个角度看事情,保持乐观心态。
其次,规律作息,早睡养肝,调节荷尔蒙,周宗翰说,现代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熬夜、失眠成了常态,依中医理论,肝经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运行最旺盛,这段时间若未能进入深层睡眠,不仅会影响肝脏排毒与修复功能,也会打乱体内荷尔蒙分泌,进而影响月经、肌瘤、情绪与睡眠。
中医讲,「肝藏血、主疏泄」,意思是肝不只帮助排毒,更关系到女性的月经调节与情绪稳定。如果长期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容易造成肝气郁结,情绪低落、易怒、经前症候群加重,此时建议建议调整作息,每晚11点前上床,创建固定入睡时间,睡前避免滑手机、过度用脑、情绪起伏。
第三、女性可以通过芳香疗法稳定神经。周宗翰指出,调理子宫肌瘤体质、改善情绪压力与荷尔蒙失调的精油,包含搭配按摩、薰香或泡澡使用,对缩小子宫肌瘤可起辅助调理的效果。
如玫瑰精油功效为平衡女性荷尔蒙、疏肝解郁、调经止痛,适合经期不规律、情绪压抑、肝气郁结型肌瘤,用法是1滴玫瑰精油,加3滴植物油按摩下腹部,或滴1滴于香氛坠子中嗅闻放松。
另,快乐鼠尾草功效为调节雌激素、改善月经不顺与子宫肌瘤症状,适用荷尔蒙不稳定型肌瘤,用法是1滴快乐鼠尾草,加入1滴薰衣草及3滴基底油按摩下腹部,经期结束后使用为佳,但建议孕妇慎用芳香疗法,建议咨询合格芳疗师或中医师。
最后,子宫肌瘤女性也可按压放松压力的中医穴道,用于子宫肌瘤调养,以调节自律神经、缓解情绪焦虑、压力大、睡眠困扰。穴道包括内关穴,位置在手腕横纹上两横指,两筋之间,功效为安神宁心、调节心律、缓解焦虑,适合情绪紧张、心悸、胸闷、睡不好者,按压方式用拇指轻压 1至2 分钟,有酸胀感即可。
而神门穴位置在手掌小指侧腕横纹处,靠近尺侧骨头的凹陷处,功效有安神清心、帮助入睡、稳定自律神经,适合失眠、焦躁、夜多梦、情绪波动大者,睡前按压3至5分钟,可搭配深呼吸更放松。
至于,太冲穴位置在脚背第一、第二脚趾骨交接处凹陷,功效有疏肝理气、解郁安神、降火气,适合:情绪压抑、烦躁易怒、月经不调者,可配合深呼吸缓按,有助平稳情绪与缓解经前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