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特朗普是否会带商业代表团访华?美学者分析(图)

    ▎欧亚集团主席克里夫·库普坎(Cliff Kupchan)

    编者按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持续动荡,国际秩序面临深刻重塑。自“G0时代”提出以来,全球领导力的真空不断加剧,多边合作机制频频受挫。在此背景下,“特朗普2.0”是否将为世界带来进一步的不确定?中美关系、中东冲突、全球贸易格局,又将走向何方?

    在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期间,《与世界对话》栏目特别邀请到美国著名学者、欧亚集团主席克里夫·库普坎(Cliff Kupchan),作为长期关注全球战略态势的专家,他提出的“地缘政治衰退”概念在学界 引发广泛关注。本次对话围绕全球秩序未来、中美“脱钩”趋势、中东战争风险等重大议题展开了探讨。

    对话丨侯逸超



    全球领导力真空如何破解?库普坎:历史上新秩序往往由战争催生

    侯逸超:您在“G0报告”(G-Zero World 指大国领导力缺失的世界——编者注)中提出,当前全球面临“G0领导力风险”。您提到,要走出地缘政治衰退,有三种可能路径,在“特朗普2.0”时代背景下,这三种路径各自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库普坎:我们当前正处于一个极为危险的时期。这不仅是“G0”时代,更是所谓的“地缘政治衰退”阶段,即全球领导力严重缺失。这一问题十分严峻:美国不再愿意承担领导责任,中国出于某些原因也未主动承担领导角色,欧洲缺乏足够能力,印度则专注于国内事务。因此,国际体系正面临一场合法性危机。

    导致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民粹主义的上升,使得大量选民不再认为本国政府具有合法性,从而削弱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当国际体系陷入危机时,有三种可能路径。第一种是改革现有制度,但现实中几乎无人真正推动此方向;第二种是建立替代性制度,这同样非常困难,实践者寥寥;第三种方式,也是历史上最常见的路径,即在战争之后建立新的规则体系。回顾历史,拿破仑战争催生了“欧洲协调体系”,二战之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从当前全球治理缺失的状况来看,今天的局势更接近20世纪30年代,而非其他历史阶段。正如我所指出的,新的国际秩序往往在战争之后形成。这一历史规律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也迫使我们更加努力地寻求和平解决当下危机的方式。

    ▎1944年7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体系召开的会议现场。图源:美联社



    全球贸易格局将走向何方?库普坎:正加速碎片化,区域联盟将主导未来


    侯逸超:那么在经历一场严重冲突之后,您是否认为会出现类似《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样的新机制?是否可能出现一些新的贸易机构,来替代现有的世界贸易组织(WTO)?

    库普坎:这确实是有可能的。我认为我们正朝着区域主义方向发展,区域性贸易集团不断涌现。目前,许多新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签署,国际格局也日益碎片化。

    我预计,未来我们将看到以欧盟为核心的欧洲集团;在东亚地区,可能会形成一个结合东盟与上海合作组织性质的区域联盟(原文为an ASEAN, sort of SCO grouping,可译为类似上合组织的东盟);而在美洲,则可能出现一个相对封闭的“堡垒美国”(fortress America)。最终,美国、墨西哥与加拿大有可能组建一个贸易联盟,至少美国与加拿大将加强合作。这种全球格局的碎片化趋势,正在重塑未来的国际治理模式。

    对于中国而言,关键问题在于其是否愿意,也是否有能力,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集团。这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美之间联系紧密。美国是大量中国商品的最终市场,是中国出口需求的主要来源,因此中国很难完全走上完全孤立内销的道路。

    ▎2025年5月,东南亚国家领导人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46届东盟峰会。 图源:彭博社



    中美是否可能达成“大交易”?库普坎:特朗普倾向达成小协议,避免新一轮贸易战


    侯逸超:我们来梳理一下特朗普的施政重点:首先是争取选票;其次是推动中东与乌克兰的和平;第三是聚焦贸易,通过关税战实现经济收益;此外还有对华政策。您认为,中美之间是否存在达成“大交易”的可能性?外界有传言称,特朗普可能会率领一个大型商业代表团访华。您觉得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吗?

    库普坎:特朗普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南部边境与移民问题,而非中国议题。我认为中国事务排在第二位。

    达成一项贸易协议是有可能的,这正是特朗普所追求的。他并不希望重新打贸易战,而是希望能够达成协议。我预计,这将是一项围绕关税的小规模协议,其稳定性可能较弱。相比之下,更优的协议应当包括中国增加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类似“特朗普1.0”时期的安排,同时涵盖中国对美投资、解决TikTok问题,以及芬太尼问题。

    当然,一项更全面的协议将更加稳定。但我不确定中国领导层是否愿意在这些方面进一步迈出步伐,亦不确定特朗普是否愿意回应中方的期待,比如建立一个更有结构性的双边关系与对话机制。

    我认为,第一步应是走出当前的贸易战,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较大。我不认为会爆发新一轮贸易战,随后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推动中美关系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口装满中国进口商品的集装箱。 图源:美联社



    中东格局是否剧变?库普坎:以色列优势显著,全面战争风险依然存在


    侯逸超:以色列和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发动打击后,感觉就像是“我来了,我轰炸了伊朗”。您认为,特朗普这种战术在中东是否奏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中东政策的转向?是否标志着过去中东权力格局的终结?有可能达成一项新的协议吗?毕竟大家都知道《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已经名存实亡。

    库普坎:我认为特朗普行动得太快了,但美国与伊朗之间仍然存在外交的可能性。我认为中东地区的权力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以色列的军事实力极为强大,且表现突出。目前,伊朗的综合实力十分薄弱。未来,中东各方可能会尽量避免与以色列发生直接冲突,而是寻求联合制衡其影响力。这构成了当前中东局势的新格局。

    达成新协议是可能的,但这类协议将更具强制性,并可能更深度地介入伊朗事务。就在昨日或今日,伊朗宣布将不再配合核查人员的工作,这无疑使协议的达成更为困难。因此,短期内很难看到类似协议出现。

    然而,伊朗目前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其经济持续疲软,军力受损严重,迫切希望解除制裁。伊朗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我曾多次前往,是我最喜爱的国家之一。那里的人民热情、受过良好教育。这场冲突无疑是一场悲剧。我衷心希望未来局势能够比过去两个月更加积极。

    ▎6月15日凌晨,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一名男子望向遭以色列袭击起火的储油设施。 图源:新华社/美联社


    侯逸超:您认为以色列与伊朗,或者以色列与美国之间,是否存在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

    库普坎:我认为那场持续12天的冲突实际上已经接近全面战争了。当两个国家互相发射导弹、互相轰炸,尤其是以色列轰炸伊朗城市,如果这都不能称为战争,那我就不知道什么才算战争了。

    当然,由于两国相隔1500英里以上,爆发地面战争的可能性较低。但这确实是一场战争,且未来仍有可能再次爆发。目前,大约有400公斤高浓缩铀下落不明。如果以色列认为伊朗正在试图制造核武器,很可能会迅速采取军事行动。

    因此,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维护和平,推动对话,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目前来看,最危险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但这仍需要更有效的外交努力。特朗普政府应更加深入理解伊朗,争取促成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