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七事变」今年88周年,这一天,日本学者松野诚也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侵华日军「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彩色扫描件,为该部队名册首度在中国国内整册公开。专家认为,此一档案有助还原华南细菌战历史真相,并称「受害人数甚至可能超过南京大屠杀」。
据香港《文汇报》报导,日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发动细菌战,对中国造成极大伤害。除「731部队」,日军还设立广州的「波第8604部队」及多支细菌战部队,名为「防疫给水部」,表面从事防疫工作,实际上则进行细菌战与人体活体实验。这些部队属于日军秘密部队,且大量数据在战败后被销毁,相关原始史料极为稀少。
据史料与学者考证,「波第8604部队」曾在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头地区对大量香港难民进行细菌实验。学者推算,死于该部队实验的粤港难民约有4,000人,而受害者更为众多。在今日的广州市海珠区,相关的日军细菌战历史遗址上仍竖立着30年前由民间设立的「粤港难民之墓」。
松野诚也继捐赠「伪钞战」档案后,再次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波第8604部队」的完整人员名册彩色扫描件,这是首次公开的完整版本。该名册为《南支那防疫给水部波第八六零四部队留守名簿》编纂于1945年2月1日,记录860名部队成员的详细数据,包括姓名、职务、户籍与家庭成员等。
广东省档案馆指,该名册为日军原始文档,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历时一个半月,松野诚也在不违反各方相关法律和规定的前提下,成功拷贝侵华日军「波第8604部队」名册,并将其捐赠给广东省档案馆。
广东省参事室退休参事谭元亨指出,1941年底香港沦陷后,约104万香港难民被迫回到中国。仅第一批经水路到广州的难民人数即超过20万人,许多抵达南石头的难民失联,成为日军活体实验对象。他表示,华南细菌战受害者「甚至可能比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还要多,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他形容此次名册公开是个「新的收获」。
报导引述香港幸存者何琼菊1994年受访的证词称,她与家人乘船返乡,抵达南石头后被日军以检疫为由扣留,原船约480人,最终仅40余人生还。其子冯芳标回忆,日军借由「理由」让细菌在人群中互相传染,船上人数不断减少。而二位的说法则与曾服役于「波第8604部队」的老兵丸山茂供述印证,他曾在1993年写下证词,坦承部队对香港难民实施细菌战,屠杀行为起于军政厅为维稳而限制难民进入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