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以为瘀青竟是皮肤癌 医吁黑斑变化恐是黑色素瘤前兆

    台北慈济医院皮肤科廖泽源医师指出,黑色素瘤虽为皮肤癌中相对少见的一型,却可能快速转移,若未及早治疗,恐危及性命。(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76岁林先生右脚大拇指出现一块深色斑块,本以为是撞伤后的瘀青未散,未料竟是罕见且恶性程度高的「肢端黑色素瘤」。台北慈济医院皮肤科廖泽源医师指出,黑色素瘤虽为皮肤癌中相对少见的一型,却可能快速转移,若未及早治疗,恐危及性命。他提醒民众务必警觉皮肤异变,莫轻忽任何不寻常的黑斑、色素沉着或难愈伤口。

    林先生五个月前发现脚趾有黑斑,误以为是撞伤瘀血,仅至诊所简单处理,直至黑斑持续扩大,才在女儿提醒下至大医院检查。经皮肤镜与切片检查后,确诊为肢端黑色素瘤,随即转介整形外科评估,进行扩大切除与截肢手术,术后康复良好,现定期回诊追踪。

    根据卫福部癌症登记数据,台湾每年添加约2000例皮肤癌,已列入十大癌症之一。廖泽源指出,皮肤癌主要分为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与黑色素瘤,其中黑色素瘤虽最少见,但扩散速度最快,可能转移至淋巴、肺、肝、脑等器官。

    他强调,黑色素瘤的典型警讯包含斑块形状不对称、颜色不均、边界模糊、直径大于6毫米、溃疡不愈、易流血、甚至出现搔痒或疼痛等症状。诊断上仰赖皮肤镜检查与切片病理分析。

    其中,林先生罹患的「肢端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瘤的一型,常发生在手掌、脚底或指趾甲下,早期无明显症状,极易与一般瘀青混淆。其发生与基因突变有关,因部位特殊,确诊时常已发展至高端期。治疗方式以外科切除为主,必要时需截肢根除病灶,后续视病情安排免疫或标靶治疗。

    廖泽源呼吁,民众应提高警觉,尤其中老年族群或曾长期曝晒者,应留意皮肤异常,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早就医,「只要掌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就有机会大幅提升存活率。」他也提醒术后病人务必做好伤口照护与复健,并按时追踪,以防复发或转移。

    林先生的肢端黑色素瘤属于恶性黑色素瘤的一种,好发于肢体末端的位置,外观呈现边缘不规则且颜色不均的黑色斑块,癌细胞已破坏指甲造成指甲变形。(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在皮肤镜高倍显像下,恶性黑色素瘤的黑色素颜色深浅不一,肿瘤边缘不规则。(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