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时报报导,美国总统川普对全球贸易伙伴祭出高额关税,各国争相在8月1日前与白宫谈定贸易协议。但如今的「贸易协议」究竟指的是什么?川普8日在内阁会议甚至将关税通知信,这些其他国家并未同意且遣词用字几乎相同的单方面安排,称为「协议」。对川普而言,所谓「贸易协议」似乎就是「川普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传统的贸易协议往往动辄数百页,且需要数年协商才能定案。但川普及其顾问所说的「协议」多半是极为有限的安排。比如,美国与英国5月的框架协议仅几页纸,内容多为仍待协商的承诺;美国与越南的「握手协议」至今仍未见协议文本或摘要。
另外,美中在6月陆续谈判,达成贸易停火的「协议」,也并未创造实质变化。传统上,贸易协议会修改贸易规则,但是美中协议仅是同意撤回近月互相的报复措施。
川普8日在内阁会议上,甚至将其他国家并未同意的单方面安排称为「协议」,也就是他7日在社群公布的关税通知信,各国除了税率不同,几乎一样。
川普似乎也承认,短短数月内与数十个国家达成协议,不切实际。
美商亚洲集团(Asia Group)合伙人比思瓦(Nisha Biswal)指出,贸易谈判本质上极为复杂,涉及大量法律文本,难以在数周或数月内完成内容扎实、范围广泛的协议。这类协定通常需经长时间的文本往返修订,才能形成双方皆可接受的最终文本。
目前外界仍无法确定美国与越南的协议内容有多广泛,至于即将公布的协议也尚未明朗。报导称,美印似乎接近达成某种「第一阶段协议」,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大谈判范围;而美欧也接近达成协议,内容可能只是一份几页的草案,而非完整架构的贸易协定。
但对川普而言,这似乎不成问题,他在协议尚未完成之际,就宣布与英国、越南「达成协议」。
纽时报导描述,美国官员通知英国将宣布达成协议时,双方还在关键议题上拉锯。但谈判代表最后被要求「放下手上的笔」。5月7日深夜,英国首相施凯尔在看足球赛时,突然接到川普电话,确认将对外宣布两国贸易协议。
施凯尔5月在记者会上坦承,他不确定宣布协议的「确切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