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喜欢在自家后院里,又或在盆子种植蔬菜,既可观赏也可有收成,然而最让人苦恼的就是浇水问题,那就是何时浇水及浇多少水,当中的确很有学问。
一般而言,蔬菜平均含有80%到90%的水分,这意味着它们需要充足的水份。可是这往往因为担心水份不足,而带来一个浇水太多的结果。
那么到底要几天浇一次水?每天要浇水多少呢?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虽然每星期给菜园浇水3次是一般规则,但某些蔬菜可能需要不同的灌溉时间表。具体来说,幼苗比接近收成的蔬菜,需要更频繁浇水。
蔬菜的种植可在盆子或种到土地上。若是种在盆子里,无论是自己浇水还是降雨,蔬菜平均每星期约需1英吋的水;若然种到地上,只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可,就是在泥土微干时才浇水。
有些土壤可能含沙量高,又或种植后天气炎热多风,这都容易令泥土干燥,这时可能需要每天浇水2到3次。但记得每次浇水都是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切勿浇水过度。
种子在土地发芽或幼苗长成后,一般每星期浇水3次左右。注意要减少深度浇水次数,这可让菜根长得更深更强壮。浇水时要使用轻柔的水流,避免冲走土壤。
在将幼苗从室内盆栽移植到户外花园种地后,应在菜苗种植处,直接浇透几英寸深的土壤,密切注意幼苗的生长情况,这时浇水的目的还是保持土壤湿润,故此不要浇透,否则随时会使蔬菜给淹浸烂掉。
蔬菜被淹死或烂根,通常就是因为土壤的水分过分饱和,根部无法呼吸,导致根部窒息而死。
水浇多了后,蔬菜一般会出现徒长,茎疯狂长,更会出现叶片发黄。很多人误以为叶黄是缺肥所致,其实在幼苗期,很少会有缺肥的情况发生,多半都是水太多所致。
上述都是种菜的基本原则,同时因应蔬菜品种的不同,浇水也要注意。
例如豇豆、地瓜和洋葱,都不需要频繁浇水。种豇豆只需每隔1到2星期为植株浇一次深水,深度约6英吋。地瓜尽量每5到7天浇一次水,每次深度浇水量约1吋。西兰花需要更多的水,每星期浇水1到2英吋。四季豆的情况类似,每星期最多需要浇水5公分。
给蔬菜浇水的最佳时间,就是避免在阳光直射之时,因为这容易令水份蒸发,造成吸水量变得不够,故此最好是在上午及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