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鲁比欧称川习有意会晤 学者:关键在8月关税会谈

    川普、习近平。(欧新社、中新社)

    中国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鲁比欧昨天会面,鲁比欧称两国领导人有意会晤,但中国外交部只字未提。中国学者分析,显示美方的意愿比中方强烈,但会面仍需合适气氛,关键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双方8月讨论经贸问题时,关税、技术封锁方面有无进展。

    这是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1月展开第二个任期以来,美中外长首度面对面会谈。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通稿,双方均认为会晤是积极且具建设性的,同意加强各层级对话。王毅表示,希望美方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中政策,与美方找到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鲁比欧(Marco Rubio)则表示,与王毅进行具有建设性且正面的会谈,并在回应记者提问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否可能举行会谈时,表示可能性很高,双方都有强烈的会谈意愿,但目前还没有确切日期;中方通稿则只字未提「川习会」。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表示,这说明美方意愿比中方更强烈,但对中方而言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访中需有合适的条件和气氛。

    关于合适的条件及气氛何时会到位,吴心伯表示,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很关键,双方8月又要谈经贸问题,在关税、技术封锁、实体制裁等方面有无进展;另外在外交、人文等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有无进展,「如果有的话,我想这个气氛是比较有利的」。

    吴心伯称,昨天的会面表明川普第二任期内中美两国外交部门之间开始接触,但「这场会面是姗姗来迟的」。一般而言,美国新政府上台后,美国国务卿会在一、两个月内访中,或如拜登政府时期做法,美国国务卿在阿拉斯加与中方会面,但此次美国新政府上台6个月后,中美两国外交部门的负责人才首次见面。

    吴心伯也提到,尽管两国外交部门的会面是「迟到的」,但仍必要且重要。这场会面为两国外交机构间各层级的交互确立共识,预计未来能看到更多交互。他说,习近平在6月5日跟川普通话时,讲到中美间要展开外交、军事、执法等方面交流,这次的会晤可能也在推动两国其他部门间重新创建联系,进行对话。

    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向中央社表示,目前中美关系的现状为贸易框架协议难被足够填充、战略军事竞赛上美国冲劲十足,这次的外长会谈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甚微。

    美国和中国5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谈中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大幅降低高额关税,为期90天。美中贸易战休兵期将于8月中旬到期。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