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7月13日(小新)随着气温升高,夏季常见的人字拖(Tongs)成为许多民众外出首选的“凉鞋标配”。但多位足部健康专家近日提醒,这种看似轻便凉爽的鞋款,其实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若长期穿着,可能引发脚部变形、关节损伤乃至交通安全事故。
法国足部健康联盟:每天穿人字拖“极不推荐”
据法国媒体13日报道,法国足部健康联盟(Union française pour la santé du pied)长期呼吁,公众应减少对人字拖的依赖。其表示,这类鞋款最常见的问题包括:
塑料材质鞋底反复摩擦皮肤,容易引发角质增厚、破皮、过敏反应;
缺乏支撑力,极易造成足部不稳、崴脚等伤害,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群;
穿着时脚趾需持续“钩紧”鞋面,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趾爪畸形(orteils en griffes)。
改变步态,影响全身结构
不止脚部受影响,美国足病医学协会(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指出,人字拖还会对人体步态造成系统性改变。
为防止鞋子滑落,穿着者在走路时不自觉缩短步幅、收紧脚趾,这会造成膝盖、髋部和腰椎承受更大冲击。由于鞋底极薄、无减震设计,足部与地面冲击力几乎直接传导至关节与脊柱。
长期穿着者常出现:
脚跟疼痛
膝盖不适
腰背慢性酸痛
多类人群应“禁穿”人字拖
专家特别指出,以下人群穿人字拖风险更高:
糖尿病患者:足部末端神经受损,一旦出现微小创伤,极易感染,严重可致坏死或截肢;
老年人、儿童:平衡感差,穿人字拖更易摔倒、扭伤;
驾车人士:人字拖容易打滑或卡在踏板下,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不适合的场景:远不止运动
法国健康专家建议,人字拖绝不适用于以下情境:
园艺劳动(易砸伤脚趾)
徒步登山(脚底支撑不足)
长时间城市步行(关节负担过重)
驾车通勤(存在操作风险)
建议:合理使用,短时穿着
尽管人字拖存在诸多弊端,专家也强调无需“一刀切”禁止穿着。在人字拖适合的场景下,仍可作为短时间替代鞋使用。
推荐场景包括:
游泳池、海滩等涉水区域
公共浴室、更衣间等湿滑场所
运动后短暂穿着放松足部
若需长时间步行或外出,建议选择带后跟包覆、弓形支撑和稳定鞋底的凉鞋或拖鞋款式。
舒适不等于健康,凉鞋需理性选择
人字拖的流行离不开其轻便、透气、穿脱方便的特点。然而,正如专家所言,“脚部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系统,长时间穿着缺乏支撑的鞋类,可能引发连锁性伤害”。
在炎热夏季,选择合适的凉鞋,既能保持舒适清凉,也有助于足部与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