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近期出台一项新政,允许在“紧急情况下”仅提前6小时通知被遣返者,即可将其驱逐出境至非本国的“第三国”。此举被视为川普政府加速移民遣返、扩大第三国转送策略的重要一步,引发法律界与人权团体强烈关注。

这项政策来自 ICE 代理局长托德·里昂斯(Todd Lyons)于7月9日签发的内部备忘录。根据该文件,在常规情况下,ICE会在通知被遣返者后等待至少24小时才执行驱逐;但在“紧急情形”中,如当事人已获律师协助机会,遣返前通知时间可缩短为6小时。

备忘录中还指出,只要目标国家承诺不会对移民实施迫害或酷刑,美国移民局即可跳过额外程序,将人直接遣送至该国。新规实施后,ICE 得以迅速将移民从美国驱逐至全球其他国家,而非其原籍国。
《华盛顿邮报》率先曝光了这份备忘录。路透社随后披露,川普政府近期已向包括利比里亚、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毛里塔尼亚和加蓬在内的非洲五国施加外交压力,要求这些国家接收从其他地区被美国遣返的移民。
这项新政是在美国最高法院6月解除此前关于“第三国遣返”需进行人身迫害筛查的裁定之后发布的。不久后,川普政府便将来自古巴、老挝、墨西哥、缅甸、苏丹和越南的8名移民遣返至南苏丹。

这也意味着,“第三国遣返”机制已不再是偶发性选项,而成为川普政府推动移民清除计划中的常规工具。
尽管川普政府辩称此举有助于“迅速遣返不该滞留美国的非法人员”,包括曾涉犯罪者,但人权团体与法律界普遍担忧。

国家移民诉讼联盟(NILA)代理律师特丽娜·雷尔穆托(Trina Realmuto)在一场集体诉讼中表示,“这一政策远未满足法律所要求的程序保障与正当性,将人匆忙送往陌生国家,无语言、无亲属、可能还伴随危险,是一种法律和伦理的倒退。”
更令人担忧的是,此类操作的透明度极低,当事人及其家属常常无法得知被遣返者具体下落,也无从追责执行过程中的潜在滥权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