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的继续焦灼,却也是令人思考了,如今俄乌局势走到现在,众人也是开始思考了,若是没有普京,俄罗斯该怎么办?

“一人决策”
谁能想到,起初的普京并不愿意当总统,只因在当时的普京看来,俄罗斯需要不少面临“果断”的决策性任务。
但普京自认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然如今的普京却是成了俄罗斯上下的“决策关键者”。

纵览普京上任后的一系列决策,车臣成为最狂热的近卫军,欧洲天然气管道成为外交筹码,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竟让支持率飙升至89%的峰值。
可要知道当普京接到担任俄罗斯新总统命令时,俄罗斯GDP仅相当于广东省,车臣武装在总统府架设迫击炮,所以走到如今,显然普京也并非容易。

放到如今尤其令人震惊的便是,当别洛乌索夫,一个从未摸过枪的经济学家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时,俄军高层一片哗然。
但普京却是极为果断且坚持,普京逻辑很明确:战争本质是经济消耗。而别洛乌索夫,这个长期和经济打交道的人最合适不过。

但这也意味着,绍伊古的调离不仅是人事变动,更是普京对“失控可能”的斩草除根。
此外他亲自批准朝鲜4万士兵入境参战,默许用“10袋面粉”支付朝军阵亡抚恤金,他指挥无人机工厂24小时赶工,使月产量突破3万架。

三年的俄乌冲突,大小的决策,俄罗斯的“普京”便是俄罗斯的一张王牌,且这么多年,普京依旧受俄罗斯人民爱戴。
不过多年的“一人决策”也终究是难以令所有人满意。

得罪全场的“孤家寡人”
皇俄派骂他“软弱”,因为乌军竟一度攻入库尔斯克,西方派恨他“毁掉欧洲金脉”,让寡头损失千亿资产。
况且如今俄乌战场带来的士兵血腥,也仍旧未停止。俄军以每天3万枚炮弹的消耗碾压乌军。但辉煌战绩背后是残酷现实,合同兵月薪已冻结3个月,西伯利亚矿洞贴满“参军免房贷”广告。

监狱囚犯签下“6个月兵役换自由”的协议,阵亡率高达67%。当普京签署《外籍兵团法案》时,中亚务工者取代了俄罗斯青年,这个民族正在用别人的血续命。
而看似普京一手遮天,但5月30日普京飞机差点遭到突袭,紧跟乌克兰潜入俄罗斯境内发起大规模袭击行动,显然俄罗斯境内的“内鬼”已经是令普京不得不防,且这已是今年第三次刺杀预警。

此外俄罗斯内部军事结构也正在遭遇“侵蚀”。
2024年12月,俄生化防御掌门人基里洛夫在莫斯科豪宅门口被精准炸死。200万份机密文件泄露,暴露核导弹井坐标;库尔斯克防线“意外失守”……

普京的办公桌摆着内部审查报告,35%的情报官员存在“可疑联络”。
显然普京的困境远比想象中严峻。更关键的是,目前的普京,还并未找到“合适的交接人”。

72岁的普京,“孤立无援”?
简单来说,如今的克宫已然陷入“后普京时代”的真空。即使如今的普京已经72岁,但他从未公开扶稳一名足以令所有人心服口服的接班人。
这绝非简单的代际更替问题,关乎政权延续的核心设计仍处于未知。

如何确保交棒过程中的绝对平稳、如何防止庞大体系因瞬间失压而彻底崩塌?每一个可能都充满了颠覆性震荡的风险。
而一旦位于金字塔顶尖的普京“不再稳定”,从上至下的冲击波将以直接撕裂俄罗斯政权,自然所有的不确定性都将席卷整个俄罗斯。

况且如今俄乌冲突仍旧在加剧。
当尤其是特朗普在7月3日通话中听到普京那句“俄罗斯绝不放弃目标”时,24小时后,美国重启对乌军援。而普京的回应是,连续两夜空袭基辅。

这种赌上国运的强硬背后,藏着更深的恐惧,一旦普京真的出事,俄罗斯大乱或也成为板上钉钉。
一如莫斯科政论家索洛维约夫在专栏写道,“他不敢病,更不敢死。”

如今俄罗斯上下仍旧需要普京一人撑,接班人名单尚未可知,皇俄派要战争到底,西方派想卖地求和,而在这中间能够起到“调和作用”的也只有普京。
然而“仅仅只有普京”,这才是如今俄罗斯处境动荡最让人后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