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68岁台女搭邮轮吃早餐「噎到」不治 专家:吞咽困难有3大警讯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步退化,可能因此导致吞咽障碍。(123RF)

    今年6月底,台湾一名68岁妇人至越南旅游,搭邮轮到下龙湾时,疑吃早餐不慎噎到,紧急进行CPR仍不治;另外,有一名72岁男子,3个多月前至吃到饱餐厅,吃了芝麻球与马蹄条,同样也是不慎噎到而死亡。长者进食噎伤时有所闻,大多是吞咽功能退化或疾病所致,专家呼吁,应选择适合吃的食材、质地,减少呛咳风险。

    台湾咀嚼吞咽障碍医学学会理事长王锦满表示,年纪较大的长者,可以外出用餐、出国旅游,通常身体状况不错。不过,吞咽困难常被误认为是自然老化现象,忽略了适当的复健,以及少吃麻糬、汤圆、年糕等糯米制品,这类软糯食物容易黏在口腔内,不利吞咽且易引发呛咳。

    根据台大医院的研究,台湾65岁以上长者中,约12.8%的人被诊断为吞咽异常,即每10位高龄者就有1位有轻度以上的咀嚼问题。王锦满说,吞咽困难是长辈的隐形杀手,一个不小心呛咳,除了噎到,也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严重会导致呼吸衰竭、败血症,甚至死亡。

    该怎么评估长辈适合吃的食物呢?王锦满说,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化创办组织(IDDSI)对食物质地及液体浓稠度作出定义,提供简单的测试方法,编制一套全球通用、适合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标准。总共将食物由液体到固体以0至7分为八个等级,可依据长辈的吞咽能力,调制安全且美味的食物。

    另外,在食用前也可以使用叉子或汤匙进行压力测试,利用餐具的侧面来切断或切碎食物,然后用拇指在餐具底部施加压力,观察食物的质地变化。如果是牙口不好的患者,建议吃软质的食物,并将食物切成小块,减少卡住或误入气管的风险。

    过了一定年龄,尤其是65岁以上,口腔肌肉渐渐退化,喝水或进食都容易发生呛咳。王锦满强调,吞咽障碍可能症状轻微或间歇性出现,不容易察觉,平常应留意家人状况,提早发现、介入治疗以及口腔复健,就能协助长辈安心进食。

    吞咽困难三大警讯

    1.吃东西、喝水常呛咳,可能肌肉已经老化或咀嚼动作不协调。

    2.进食的时间变长或是觉得费力,可能是牙口不佳或口腔没力,无法有效控制食物路径。

    3.反复性的呼吸道感染,当食物或液体不慎吸入肺部时,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