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可以不用脱鞋了!」
美国机场不再要求旅客脱鞋接受安检,此项实施20年的规定全面取消。过往美国运输安全局(TSA)规定,所有12岁至75岁的旅客接受安检时必须脱下鞋子,并将其放入输送带上、与随身行李一同扫描——这源自于2001年一起炸弹未遂案。然而许多旅客抱怨美国机场安检程序太过繁琐,不仅鞋子、腰带,外套也要卸下才能通过。国土安全部诺姆(Kristi Noem)7月8日于雷根华盛顿国家机场宣布,因机场安全技术和流程大幅进步,未来旅客不再需要脱鞋才能通过安检。
腰带外套检查 维持不变
世界各国的旅客几乎都熟知美国机场严格的安检规定。过往想要加快安检速度、简化排队等候受检的时间,唯一的替代方是事先申请预先安检计划(PreCheck)。符合资格的旅客在搭乘离美航班时,可由指定信道进入安检程序,接受安全检查时,不需脱下鞋子、腰带、外套,也不需将笔记型电脑及液体类拿出受检,节省排队的时间。若未事先申请,则需要与大排长龙的人群共同通过,长年以来引发许多旅客诟病,认为该程序令人感到不悦,更可能造成延误。
2025年7月8日,运输安全局(TSA)宣布,未来旅客在机场安检时不需要脱鞋,预期未来安检顺畅度将大幅改善,但是腰带、外套等其他安全程序仍维持。此外,如果安检人员有疑虑、需进一步检查,仍有旅客会被要求脱鞋。

此脱鞋受检措施源自2001年一起飞机炸弹未遂案。2001年12月22日,一名英国籍男子理查・瑞德(Richard Reid)于足弓与鞋跟处,藏有10盎司的含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TN)及三过氧化三丙酮(TATP)的炸药,并试图在机上引爆。意外的是,他在此前却通过安全检查并顺利登机。这趟从法国巴黎飞往美国迈阿密的美国航空63号班飞机起飞,餐点服务结束后,有客人表示闻到烟味。
飞机炸弹客 引线藏鞋子
空服员启动安全检查寻找源头,由空服员穆塔尔迪耶(Hermis Moutardier)率先发现坐在窗边的瑞德试图点燃火柴。起初以为他想吸烟,因此口头警告飞机禁止吸烟,瑞德也承诺停止点燃火柴的行为。
然而几分钟后,穆塔尔迪耶发现瑞德于座位上的身体姿态不寻常,因此再次向前询问,结果发现瑞德露出一只鞋子,外表可看见一条引线及一根点燃的火柴。穆塔尔迪耶与另一名空服员在与瑞德扭打中都受了伤。最后理查瑞德因流脚汗致使炸药受潮,才引爆失败、没有成功。他遭到机上乘客与机组人员制伏,被用塑料手铐、束带和耳机线绑住。接着班机紧急转降波士顿洛根机场(Logan Airport),理查瑞德在飞机落地后被当场逮补。
瑞德于2002年承认八项恐怖主义罪名、被判无期徒刑。现今他仍在有「洛矶山下恶魔岛」之称的科罗拉多州「ADX弗洛伦斯监狱」服刑。
威胁持续存在 安检从严
事隔五年,授权规定机场安检程序的运输安全局表示「情报显示威胁持续存在」,为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公布未来实施脱鞋的要求,安检人员也着重检查旅客鞋内是否藏有威胁物;此外,针对行李的「3-1-1」液体规定,也是自此事件后开始实施。
长期以来,进出美国机场的旅客对耗时又繁琐的安检程序感到头痛。虽说大多数旅客皆已经相当熟悉,也有心理准备,但在繁忙时段排队,若脱鞋或卸下腰带、外套速度太慢、或忘记将水瓶拿出而被拉到一边重新检查,都让安检过程变得非常紧张。
对于TSA各种安全措施,诺姆表示,「自从政策实施20年以来,美国机场的安全技术有翻天覆地的发展」,她认为,大多数美国人都会非常欢迎新政策,也表示PreCheck目前还是最能简化程序的选择。
7月8日晚,诺姆宣布新政策上路,此前有部分机场包括辛辛那提/北肯塔基国际机场、费城国际机场及北卡罗来纳州皮埃蒙特三角国际机场——皆已开始实施新政策。
根据各地安全与威胁评估,机场受检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欧盟有一套统一的安全指南,原则上不需脱鞋受检,但各国、机场和航班可能采取不同措施,例如,许多飞往美国、西班牙巴赛隆纳、英国希斯洛机场、爱尔兰都柏林机场的旅客会被要求脱鞋。安检人员也可能要求那些穿着含有金属、看起来厚重或靴型鞋子的旅客卸下通过扫描。此外,除非前往美国,否则加拿大的旅客无论搭乘国内或国际航班前都可以穿着鞋子通过安检。
在亚洲,各国对机场安检和脱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部分东南亚机场,如菲律宾的马尼拉国际机场、泰国曼谷国际机场要求乘客脱鞋,尤其国际航班旅客;在日本和韩国的机场,除了较为厚重的鞋子,通常不需要脱鞋。许多中东国家机场以先进设施闻名,标榜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全面扫描,但各地安检措施各有不同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