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对等关税大限将至,台美至今仍未达成协议,行政院日前称双方已洽约下轮谈判。据了解,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最快本周赴美,就对等关税经贸议题展开第4轮实体磋商,盼推进谈判进度,目前仍以对等关税低于20%为目标。
谈判过程中,台方对于美方如何定义洗产地,以及若出现洗产地情况,美国将对台湾采取何种措施,是越南的一口价,还是印尼的「关税+N」,都还未定案。据了解,美国商务部日前再度与台方沟通洗产地标准。
目前台方祭出事前加强防范、事中严查、事后严罚三项洗产地防线。据台方贸易法规定,出口货品若要认定为台湾产制(MIT),除了「完全取得」和「完全生产」两项指针,以及是否在台湾产生「最终实质转型」,包括加工后税则前6码是否改变,以及附加价值比率是否超过35%。
知情人士称,台湾原产地规则依循世界贸易组织(WTO),美方可能要求多方面改变,包含提高附加价值比率,以及增加关税;同时也有经贸专家研判,美国处理台湾洗产地问题,不会立即适用台湾所有产业,美国锁定的应该是台湾输美的资通信产品。
美国总统川普4月初宣布对等关税措施,台湾税率为32%,让台方谈判团队「压力山大」,试图在宽限期8月1日前争取关税豁免,或低于竞争对手国家。目前台美已历经3轮实体谈判,并在多项关键领域有共识。
据掌握,台美初步谈定第4轮实体谈判时间,郑丽君最快本周将率经贸谈判总代表杨珍妮再度赴美,相关筹备工作进行中。整体氛围上,1名相关人士表示,台方谈判团队盼进度能有推展,无论签署对外贸易框架协议,或是完整贸易协定,整体而言仍乐观看待。
税率方面,台方谈判过程中出现「印尼模式」,也就是对等关税从32%降至19%,为目前亚洲最低,也给台方压力和期待。但针对进度,行政院经贸办仍3缄其口,强调台美双方持续就对等关税等经贸议题磋商沟通,有谈判相关资讯,会再适时向大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