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安徽一农民大叔,最近自制潜水艇试航成功,潜水艇重达5吨多,下潜深度可达8米。他希望借此能增强孩子们的国防意识,让创新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央视新闻报导,这名六旬农民大叔张胜武是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张渡村的村民。他自幼痴迷发明创造,平时就爱搞点小发明,当过木工、焊工,也在外跑过船运。20多年前,张胜武回到家乡建起一座砂土码头,每日守着码头,看货船来来往往。
他说,守码头这些年,眼里看的、手里摸的全是船,但心里总觉得缺点啥。2014年,张胜武在一档电视节目里,看到有人造出潜水艇,一下获得了灵感。「常年在水边转,见过铁船、木船,就是没见过能钻到水里的船。我就想,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
但这个想法马上被妻子否决,「费钱,有风险,做出来也没什么用」。但张胜武不放弃,花了5000元人民币买了钢板、电瓶和发动机等材料,开始了造艇工作。他把码头作为基地,抽空就造艇,经过大半年努力,第一艘潜艇建造完工。
这艘潜艇长6米、高1.2米、重2吨,这艘潜艇让张胜武取得了实用新型国家专利,美中不足的是,下潜后存在漏水问题。2016年,他又研发出水面艇,再次揽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张胜武并未止步于此,他投入4万多元,再次打造第二艘「升级版」潜艇。新潜艇长度增加到7米,高度提升至1.8米,驾驶舱内部可容纳2人。
张胜武说,为了增加稳定性,他在艇身底部浇筑了约2吨混凝土,前后各设计了两个压载水舱。「两个压水舱,压水下潜,排水上浮。混凝土是配重,它能保证潜艇的稳定」。
为了提升整体密封性,张胜武把所有焊接点都焊牢,并将进出口做成圆形。用硅胶封好,再用玻璃胶粘上,这样就密封起来了。
新潜艇自重达5吨,排水量约7吨,下潜深度达8米,最低航速可达4海里/小时。下潜半小时一滴水不漏,还能倒着开。
十余年造潜艇的经历,带给张胜武更多的是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他说,只有真的尝试了,实现了,才能知道自己可以收获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