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历经数月的不确定性后,美国总统川普最新宣布的一连串关税协议,正为全世界最大制造地区的新贸易局面带来一些清晰度。
川普周二宣布对日本课征15%关税,日媒报导这税率适用于汽车,而汽车是美日贸易逆差中占比最大项目;美国对菲律宾、印尼关税设在19%,比越南的20%低了一个百分点,显示东南亚多数国家可能适用相似税率水准。
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下周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与中国官员进行第三轮会谈,可能讨论延长美中关税休战并扩大双方讨论范围。这显示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正在持续稳定,尤其是在美国近期放宽对中国芯片的限制,而中国则恢复稀土出口之后。
彭博资讯分析,整体来看,在历经六个月关税威胁后,终于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投资人乐见这样的结果,亚股创近一个月来最大涨幅,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0.2%,日本日经225指数飙升3.2%,丰田汽车等车厂领涨。此前,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一度高达145%,对部分小型亚洲出口国税率也逼近50%。
不过,关键问题仍待解决。川普政府仍在考虑对半导体、制药等关键领域商品实施产业关税,这对台湾与印度等亚洲经济体至关重要,而台湾和印度还没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虽然美日协议可望成为「模板」,但南韩也面临产业关税的风险。
川普正加快与占美国贸易逆差大宗的国家谈判步调,同时他表示,可能对大约150个规模较小的国家课征10%至15%的统一关税。
随着关税水准逐渐明朗,高度仰赖美国消费者且供应链遍布亚洲的企业,如今能够开始规划如何调整营运,将销售冲击降至最低。经济学家警告,尽管美国消费者目前尚未面临明显的价格冲击,但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成本转嫁的情况。
另外,美企的提前「抢运潮」可能在新关税正式实施后减缓。虽然对东南亚国家与日本的税率低于川普先前威胁的水准,但实际上仍远高于他上任前的水准。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群在报告中表示,最新协议延续川普先前所说,将统一税率设置于15%至20%区间,而非目前的10%,这会使得亚洲经济成长预测面临「偏向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