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美国两党议员:中国滥用美国法院谋取利益 (图)

    美国众议院的一个小组委员会星期二(7月22日) 举行了主题为“外国对美国法院的滥用”的听证会。

    美国众议院的一个小组委员会星期二(7月22日)举行了主题为“外国对美国法院的滥用”的听证会,重点探讨中国共产党滥用美国法律体系来推进自己议程和规避制裁的情况。在听证会上,议员们还还探讨了可以采取哪些有针对性行动来挫败中共利用美国司法系统作为与美国竞争的阵地的能力。

    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法院、知识产权和互联网小组委员会星期二就中共如何利用美国法院来压制批评者、拖延和推翻美国立法和行政部门的国家安全指令、骚扰中国公司的竞争对手、获取战略新兴技术以及逃避制裁等情况举行听证。

    小组委员会主席、共和党籍众议员达雷尔·伊萨(Darrell Issa)在听证会的开场白中说: “这是(有关)实际上利用我们的专利制度、商标制度和我们的法院来谋取利益。我们对此非常重视,绝不会再被侵犯。政府需要立即进行立法和规则的改变。”他说。

    民主党籍资深众议员汉克·约翰逊(Hank Johnson)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审视中国行为者对我们法院系统的使用。我们绝对同意中国正在努力在我们的战略竞争中取得优势,通过鼓励中国企业损害美国公司,甚至包括通过我们的法院系统。”

    艾米丽·德·拉布·吕耶尔(Emily de la Bruyere)是专注于中国竞争方式对地缘政治影响的咨询公司“地平线顾问集团”的联合创始人,她也是捍卫民主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她在听证会作证时说,中国共产党利用美国法律体系来推进北京的议程,惩罚其反对者,并削弱美国的防御,对美国的安全和繁荣构成威胁。

    她说,中国对美国法律体系的滥用采取了攻防两手的形式。“从进攻的角度来说,北京努力通过依赖或者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资源而被拉拢的美国实体,来影响美国的法律和法规及其实施。在许多情况下,北京还证明了它愿意利用美国法律系统来惩罚那些阻碍它的人。例如,通过针对批评者的反公众参与的策略性讼诉,意图审查和恐吓批评者,使他们面临高昂的法律辩护费用。北京还通过知识产权诉讼,利用信息披露过程获取有价值的技术等。”

    在2023年和2024年,美国国会努力禁止在美国销售新的大疆(DJI)无人机。这家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公司不仅采取了数百万美元的游说攻势,并对国防部提出起诉,指控五角大楼将其列入涉嫌与北京军方合作的企业名单是错误的。大疆不是唯一起诉美国国防部的。中国的中微半导体、小米和禾赛科技都利用了美国的法庭,成功脱离“中国军事企业清单”。

    分析人士曾告诉美国之音,中国的这些企业之所以能“维权”成功,并非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涉嫌与中国军方合作,而是他们利用了美国法律的空子。

    不过,禾赛2024年10月第二次起诉国防部的案子中败诉。7月11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裁定,美国国防部关于禾赛公司“为中国国防工业基础”作出贡献的认定,有“大量证据”支持,这些证据反映了激光雷达的军事应用、围绕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的“国家安全担忧”,以及禾赛公司与中国机构的合作,因此驳回禾赛科技的起诉。不过,禾赛表示,他们会上诉。

    吕耶尔说,北京同时在防御性地利用美国法律和法规,规避和削弱美国为应对中国不良行为而采取的防御措施,特别是在美国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的背景下。例如,中国通过第三方国家进行转运,往往掩盖原产国信息。中国还在与美国建立优惠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本地化,并在美国进行本地化。这不仅使北京能够避免美国的贸易限制,还使中国能够从旨在支持美国国内和合作伙伴产业的优惠政策中受益。此外,在美国的本地化还使北京能够维护并扩大其统一战线,通过这一网络来削弱美国系统的内在运作。

    霍夫斯特拉大学法学教授古举伦(Julian Ku)在听证会上说,中国对美国发动“不对称法律战”,将法律作为实现其政治和战略目标的工具。

    他解释说,之所以称其为“不对称法律战”是因为“中国的‘党国’可以利用其自身法律体系的弱点,在美国获得优势。美国政府则没有能力利用中国法律体系来实现其自身的战略或国家安全目标。”

    他在听证会上举了两个实例来说明中国滥用美国的法律体系。

    一个是中国利用美国法律打压在美国的中国异议人士马聚以及试图追回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前秘书李锐的日记。在前一个案子中,一家中国国有企业对马聚提起诉讼,声称他欠下 1,250 万美元,并在纽约纳长岛的一家法院追讨这笔款项。在第二个案子中,李锐的遗孀张玉珍委任美国律师,在美国加州的一个法庭状告斯坦福大学和李锐的女儿李南央“串谋”,偷窃了“国家珍宝”。

    布拉德福德·穆勒(Bradford Muller)是南卡罗莱纳查尔斯顿管道及铸造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他说,他以中国铸铁污水管道及配件生产商为例,说明中国公司利用美国国内执法体制和法院管辖权的漏洞来规避关税、税费和其他贸易限制。

    他说:“追踪这些欺诈壳公司并关闭它们的过程如同打地鼠,然而它们总是以新名称重返市场。”

    虽然对中国有担忧,但是小组委员会主席伊萨强调说,中国商人和其他人采取的合法行动还是会得到保护的。

    “我们希望确保他们(中国商人和其他人)受到保护,正如我们希望确保美国公司、欧洲国家的公司以及世界各地的个人可以进入我们的法院、我们的专利和商标制度以及我们的经济。实际上,我们的一些法律使得中国人更容易利用。我们的法院是我们宪法的支柱,我们会保护这一点。”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