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F-35C最新照片曝光,锈迹斑斑惨不忍睹(组图)

    ▲金汁涂装的飞机,还能隐身吗?


    前几天,有国外博主分享了一组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甲板上的照片,让全世界军迷都震惊了。照片中,美军最先进的F-35C舰载隐身战机机身锈迹严重,颜色颇为不雅,而一旁的F/A-18E/F则通体白润,看起来很正常,两相对比,既排除了滤镜的影响,也显得F-35C尤为尴尬,无数吃瓜群众看傻了眼:您这飞机不会是掉化粪池里了吧???



    其实,F-35C的生锈问题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2022年初,类似的照片就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当时就有媒体报道称,卡尔·文森号航母上搭载的F-35C战斗机在经过长达半年的海上部署后,隐身涂层已经出现严重磨损。这种现象并非个例,美国海军的多艘航母上都出现了类似情况,可以说这已经成为F-35C的通病。从技术角度看,这种大规模的腐蚀现象暴露出美军隐身涂层技术的根本性缺陷。

    要理解F-35C为什么会严重生锈,我们得先搞清楚隐身涂层的工作原理。F-35使用的HAVE GLASS V隐身涂层,其核心成分是含有铁氧体的雷达吸收材料(RAM)。这种材料通过吸收敌方雷达波并将其转化为热量来实现隐身效果。问题就出在这个”铁氧体”上——既然含铁,那在高温、高湿、高盐的海洋环境中自然就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我们看到的”铁锈”痕迹。更要命的是,这种涂层的物理结构极其脆弱,在超音速飞行时的气动摩擦、航母起降时的巨大冲击力作用下,很容易出现龟裂和脱落。


    ▲你以为这是4年间的变化?实际上中途已经维护重涂过多次了

    涂层中的铁元素氧化后,不仅会在外观上呈现出锈迹斑斑的模样,更重要的是会严重影响飞机的隐身性能和气动特性。当生锈部位出现在机翼、机身等关键气动外形区域时,会破坏飞机表面的光滑度,使气流流经机体时产生紊流,增加空气阻力,就像给高速行驶的汽车贴了一层粗糙的贴纸。


    ▲F-22和它的高级机库,后面的管道用来除湿降温


    美国的隐身涂层技术一直存在环境耐候性差的老毛病,这个问题从B-2轰炸机时代就开始困扰美军了。B-2轰炸机需要停放在专用的恒温恒湿机库中,来保护其娇贵的隐身涂层,维护成本高得离谱。据统计,B-2轰炸机约70%的基地维护工作都与涂层有关,而且这种涂层的维护条件要求极高,必须在恒温恒湿环境中进行。同样的问题在F-22身上也存在,早期的F-22隐身涂层对环境的温湿度变化极其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龟裂、脱落等问题。



    到了F-35这一代,洛马公司宣称其HAVE GLASS V涂层”比F-22的更耐磨结实”,但现实却狠狠打了脸。F-35的隐身涂层不仅怕高温干燥,还不耐盐雾腐蚀,在航母环境下的表现尤其糟糕。更糟糕的是,F-35的涂层维护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喷涂工艺,技术人员需要像画家一样精细作业,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质量难以保证。有美军技术人员甚至表示,维护隐身涂层的工作”有点像一门艺术”,这种说法本身就暴露了工艺的不成熟。

    ▲歼-20的机库,普普通通的棚子


    反观我国的隐身战机发展,从歼-20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与美军F-22需要恒温恒湿机库不同,歼-20采用的是传统机库,这说明我国在隐身涂层技术上很可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从央视公开的歼-20机库照片可以看到,歼-20的后勤保养非常容易,跟普通三代机一样,根本不需要像F-22那样的”机库皇后”待遇。这种差异背后,很可能反映出中美两国在隐身涂层材料科学上的技术代差。

    ▲自由飞翔


    当然,我国的隐身涂层技术细节属于高度机密,但从公开信息可以推断,我国很可能在涂层的环境适应性、耐久性等方面实现了技术跨越。歼-20能够在全国各地部署,无论是青藏高原的极端环境还是西部沙漠的恶劣条件,都只需要普通机库即可,这本身就说明了技术的先进性。而且从成本角度看,如果每架隐身战机都需要专门的恒温恒湿机库,那部署和维护成本将是天文数字,根本无法大规模装备。



    F-35C的锈蚀问题不仅仅是技术缺陷,更反映出美军整体战备水平的下降。目前美国11艘现役航母中,实际可全球部署的仅有4艘,”卡尔·文森”号这种超过40年的老航母依然要冲在一线。当一支号称世界最强的海军,连隐身战机的基本涂层都维护不好时,其所谓的技术优势就更像是纸老虎了。对于即将服役的歼-35隐身舰载机,我们就更加期待了。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