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朵里生成耳垢,是不可避免的事;因为我们需要耳垢来保护我们的内耳并润滑耳道,但过多的耳垢,也确实很烦人。这不仅会让我们听不清楚,而且没人喜欢在自己的耳机上发现黏着耳垢。定期清洁耳朵是维持个人卫生的重要一部分,而你清洁耳朵的方式,也将会影响到你耳朵清洁得程度;如果你重视你的听力,那就千万不能弄错清洁耳朵的方法。
用棉花棒清耳朵的真相
棉花棒是很多人选来清洁耳朵的工具,但面花棒的缺点,也恰好显现出用这类工具清洁耳朵会造成的问题。
棉花棒细长的形状,可以让它轻易将耳垢推到耳内,而不是将耳垢弄出来;当你选择用棉花棒来清洁耳道时,你反可能会把耳垢压实并造成堵塞,并因此导致听力下降。
更糟的是,如果如果你不小心太用力,或是把棉花棒推得太深入耳道,那你就有可能会不小心刺破耳膜。我们的耳道深度大概只有约1英吋长,容错的空间很小;一般来说,棉花棒或者是纸巾或干净的湿毛巾等工具,最好是用来清洁耳道的外部。
耳朵清洁入门
虽然有些人觉得耳垢很恶心,但耳垢其实对我们耳朵的健康,至关重要。根据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研究,耳垢不仅能润滑耳道、保护耳膜,还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的功效;同时,而在我们耳垢向外耳移动的过程中,还能将死皮细胞和污垢聚集在一起,防止有害物质在耳内的堆积。
换句话说,耳垢是你耳朵自我清洁的机制;而在多数情况下,你其实并不需要去挖你的耳朵或做什么来清洁它,耳朵本身会自己清洁自己。
话虽如此,有些人的耳垢分泌量,的确是比其他人多,而这可能会导致耳垢过度堆积,并因此造成不适或听力问题。助听器佩戴者尤其容易因耳朵内额外的振动,导致出现耳垢过度堆积的情况。但无论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有耳垢问题,请务必去看医师并让医师来评估最佳治疗方案。
如果取得医师同意,以下是一些安全且有效的耳朵清洁方式:
-
用湿毛巾擦拭:最安全且最好的方法;用湿毛巾轻轻擦拭耳道外部即可。
-
冲洗耳道:将棉球浸泡在温水、生理食盐水、矿物油或双氧水(hydrogen peroxide)中,将棉球其放在耳道入口,然后头倒向另一只耳朵的方向。让棉球内的液体滴入耳朵并浸泡耳垢约一分钟,然后将头倒另一侧,让软化的耳垢自行流出。
-
使用非处方滴耳液:用法与上述「冲洗耳道」大致相同,但可能会配有滴管或注射器。医师建议,若耳膜受损,请避免使用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