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彰化县53岁林姓妇女最近半夜小腿常抽筋痛到醒,65岁陈姓男子下午种菜种花常抽筋;中医师指出,这两种抽筋是夏季常见的抽筋模式,成因不同,找到适当方法因应才能避免一再发生。
影片来源:联合新闻网
卫福部彰化医院中医师张炜东表示,半夜常抽筋的林姓妇女以为身体出毛病,求医时逐一过滤生活习惯,原来她的丈夫怕热,夜间冷气温度设置较低,导致她下肢循环变差,中医称之为「血不荣筋」,即血液不能充分荣养筋肉而抽筋,他建议当下按摩与做出缓慢伸展动作改善抽筋,睡前穿上长袜和长裤保暖下半身,此后很少抽筋。
65岁陈姓患者退休后种花种花,在户外高温环境下流汗过多,体内津液流失,导致心气不足、血不荣筋,出现俗称热痉挛,中医称为「中阳暑」;张炜东指出,这类患者小腿抽筋之外,还可能伴随头晕、恶心、胃口差、尿量减少、胸闷与疲倦等症状,他建议陈姓患者在户外劳动不时补充水分与含电解质饮料,此后也很少抽筋。
张炜东表示,天气越来越热,常在户外劳动和曝晒,需经常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或饮水加话梅等生津止渴食品,若是长时间待在冷气房的上班族,久坐后易下肢血液循环不佳,肌肉无法获得足够养分与氧气而抽筋,如果无法调高冷气温度,就要做好保暖或时常起来活动筋骨,才能避免下半身抽筋。
抽筋时可对照经络进行按摩来改善,例如最常发生的小腿后方肌肉抽筋,可按压膝关节后侧的委中穴,或按摩小腿后方的膀胱经,平时注意营养,运动、泡脚、按摩、保暖也都可减少发生抽筋。抽筋原因很多,应寻求专业医师诊治找出原因来适当因应以避免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