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卷学历、卷背景、卷资源的时代,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近年来欧美名校申请愈发拥挤。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将目光转向了距离更近、文化更相通、成本更可控的日本。然而,如今日本留学赛道虽然火爆,却也暗藏诸多“水坑”。国内日高部与日本私立高中该如何抉择?
日本留学赛道有多火爆,水坑也就有多深!
先是爆出“400万保录东京大学”的招生骗局,连日本媒体都直呼前所未见;最近又曝出800余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托业(TOEIC,国际交流英语考试)考试中作弊,或将面临遣返的严重后果。
与欧美留学相比,日本极具性价比,学费加生活费,一年20万元就能搞定,就业前景也不错,因此行情火爆。
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数据–
2024年,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达336,708人,中国留学生超过12万,占比36.7%。
截图自东京大学官网
然而,这样的光环,让不少家长在关键决策节点上栽了跟头,尤其是“国内日高部”与“日本私立高中”的选择差异,往往成为不良中介收割的突破口。
社交媒体上,两种选择也是针尖对麦芒——
日本私立高中派:
目标都定在日本大学了,那当然最好尽早去日本读书,既能熟悉氛围,教育也更接轨!
国内日高部派:
国内可以打下更好的基础,因为日本大学的申请,很大一部分还得凭考试!而且,中国学生上手日语还是比较容易的,国内学得差不多了,再去日本也能马上适应!
这些评价都有道理,但却忽略了一个重点。
在英美体系下,“国内国际学校”与“海外高中”的抉择,不外乎国际课程与教育环境的比较;而对日本留学,高中的选择直接关乎两条泾渭分明的升学路径。
为了帮大家进一步了解“国内日高部”和“日本私立高中”,做出合适的决策,我们采访了「格致学苑」的资深导师沈老师。「格致学苑」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在上海、杭州、武汉等地都设有线下校区,为留学生升学备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每年都能帮助同学们进入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早稻田等日本名校。
先帮大家拎一下几个最关心的点:
日本大学申请难度如何?
如果目标是顶流名校,比如东京大学或者京都大学等,那么申请难度不亚于美本Top30或者英国G5院校;
如果目标仅仅是逃离内卷,对排名没有要求,那么普通大学非常容易。
四所日本大学跻身QS Top100,分别是东京大学(比哥大高1位)、京都大学(比LSE低1位)、东京工业大学和大阪大学
毕业前景如何?
日本大学的优势专业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理科新兴的人工智能、传统的机械还有药学,都非常火爆;
文科方向的两个典型分别是传媒和养老相关的产业,尤其是后者,需求非常旺盛。
还有艺术类,就业方向一般是博物馆这样的机构。
综合来看,理科就业率有70%,文科也有50%,与其他国家地区比较,可以说相当不错了。
为什么说“日高部”和“日本高中”是截然不同的选择?
因为申请大学的时候,走的是两条考试路线。日高部参加的是“留学生高考”,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不用日语而是英语申请大学;日本高中的学生则是与本地学生一起参加“日本高考”,其中包括了一门非常难的国语课。
如果日语不错,想要逃离内卷,对大学要求不高,那么日本私立高中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冲刺顶流名校,那么国内日高部更适合。
选择哪种路径,还得看学生的特质和规划。
接下去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日高部VS日本私立高中”的方方面面。
先从基本的选择数量上说起。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开设日高部的学校数量已经超过了140所,其中光是上海就将近50所——相当于日本能够接受中国学生的高中总数了。
别看日本有800多所高中,但大部分只收本土学生。要招收留学生,需要符合各种条件,比如配有中国的事务官员、或者专门住校管理的老师。
种种条件限制下,能够收中国学生的,也就40所左右,而且都是私立学校。这其中,还有大约一半是国际学校(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国际课程体系),另外才是日语高中。
再来看费用。
日本私立高中的费用是比较高的,学费比本科还贵,因为是全寄宿制的。学费+住宿+生活(包括日常开销和机票等)加起来,一年差不多20万。
国内日高部的情况比较参差不齐。
单看学费,便宜的5-8万/年就可以,贵的则有16-18万/年。当然,还得加上生活和补课费用。这样一来,一年的开销大多在10-20万的区间。
与选择面和学费相比,更重要的区别在于,日高部和日本私立高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升学路径。
国内日高部,可以分为“EJU”和“SGU”两种申请路径。前者可以理解为是“留学生版的高考”,需要用日文参加考试;而后者更接近于欧美留学的申请方式,不需要用日语,凭借英语成绩和GPA以及推荐信就能申请大学。
EJU:
分为文综和理综两个方向,日语和数学都是必考的。考试的难度不高,但是对日语水平的要求很高,需要达到N2以上的水准。分数只是入场券,之后还有面试等环节,决定是否能够录取。
SGU:
不需要日语成绩,可以凭借英语成绩(托福或者雅思)加上GPA成绩就可以申请。与EJU相比,它的适用性有限,日本只有36所大学能够通过SGU申请。不过,头部学校基本都可以用SGU申请。东大、京都和大阪大学Top3,托福要求105+,Top10大学的话基本是95+。
就读于日本私立高中的留学生,是和本土学生一起参加“共通考试”(相当于日本版的高考)。
大部分学科难度不高,但对中国学生挑战难度最高的是“国语考试”(日本的语文),涉及到很多日本文言文的考点,这一块很可能就考不过日本当地的学生了。
总结来说,EJU和SGU是更适合中国学生的通道,学科难度适中,并且没有“国语”这样难啃的科目。
有人或许会问:日本私立高中的留学生可以走EJU或者SGU的通道吗?很遗憾,大部分情况下不可以。
日本有规定,在当地读书两年以上,就不能再以“外国留学生”的身份考试了。如果是高二或者高三插班去私立高中,还是可以参加EJU或者SGU,但如果从高一就开始读,那么就只能参加“共通考试”了。
那么,是不是日本私立高中就完全没有优势呢?也不尽然。
如果目标是普通大学,然后在普通大学里学一个优势专业,那么日本私立高中还是非常香的。
一方面,当地高中和大学有合作的“推荐录试”,一经推荐,学生不用参加共通考试,可以直接面试,录取概率也挺高。不过,合作的大学一般都不是顶尖水平,相当于国内的双非一本。
另一方面,由于少子化,日本参加高考的学生基本都能有大学录取(2024年,49.2万人的高考人数创下新低)。
反之,如果目标是顶级大学,那么EJU和SGU更适合,因为能够避开“国语”这个项目。但也不要以为可以在考试和面试中乱杀,因为日本顶流名校,录取难度不亚于美本Top30或者英本G5。
截图自京都大学官网
国内日高部和日本私立高中,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学生?这需要从学生的特质以及家庭规划两方面来判断。
如果目的是逃离内卷,并且有家人亲戚在日本生活,那么出国读日本私立高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习不会像国内那么卷,并且能够有保障进入一所中档范围的大学。
但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 一是日语水平。
高中就出国,对语言的要求很高,并不是达到N3就能确保顺利。学习和生活用语,还是需要一段时间习惯。如果日语水平不到位,去了还要花大量时间熟悉,那就非常浪费时间了。
沈老师提到,有出国学习的学生,因为无法适应日本国语的课程而学出了心理阴影,最后又转回了国内的日高部。
👉 二是文化和习惯。
日本高中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迟到或者无故缺席这样的行为,都是会受到处罚的,情节严重会收到口头警告或者体罚。
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为行为规范的问题被日本高中劝退。因此,成熟度和自律性,也是送出国前需要考虑的。
相比之下,国内学校日高部,仍然是大多数的选择,尤其是想要冲一把名校的。不过,遍地的日高部,稍有不慎就可能踩雷。
虽然近年来,不少从日本名校归来的老师加入到了国际学校,而且EJU原版课程引入也比较完善,但总体来说,师资仍然是稀缺的,大部分集中于一梯队学校。
那么,什么样的学校可以算一梯队的头部呢?
以上海为例,有“老牌21所”(上海市教委审批通过的21所国际课程试点校)之一的文来日高部,还有一些K12集团办学的学校的日高部,因为这类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都比较严谨。
另外大概还有3-4所网红学校,它们因为“名师团队”和“升学成绩”出圈,但沈老师建议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因为它们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无法持续。这些学校的数量大概在20所左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一些学校可能“机构属性”更重,老师是兼职而非全职。如果有生源,那么会考虑学校化并招聘全职老师,一旦招不到学生,可能也就会马上停办了。
语言是绕不开的环节,哪怕想用英语申请,就读之后仍然会处于当地日文的环境中。因此,打好语言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N3是一道分水岭。在日语水平里,N3相当于是日本小学生水平,N2相当于初中生,N1则接近于高中生水平。
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如果本身就对动漫感兴趣,平时有积累的,那么从开始学习到N3,最快半年就可以达到。慢一点的,一年也能达成。
如果打算去日本读高中,那么尽量在初二达到日语N3。
“中国学生去日本,英语和数学一般都是强项。日语会弱一些,但只要能跟上并和同学们打成一片,那么融入会非常快。”沈老师说。
而对于那些初中毕业想要转轨日高部的同学来说,高中开始学也都还来得及,可以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达到N2的水准。
「写在后面的话 」
日本留学的火爆背后,一面是性价比的优势,另一面也有诸多挑战和雷区。
无论是选择国内日高部还是日本私立高中,都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学术目标及适应能力综合考量。
01明确目标:
若志在顶尖名校,优先选择EJU或SGU路径,避开“国语”短板;若以平稳升学为主,日本私立高中的推荐制度或为稳妥之选。
02规避风险:
警惕不良中介与资质不明的学校,务必核实师资、课程设置及往届升学情况。
03提前规划:
语言是核心关卡,建议初二前达到N3水平,高中阶段冲刺N2以上,为升学或生活打下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和欧美留学一样,并不存在所谓的捷径,都需要多方面的考量和准备,才能够最终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