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泊尔过去一年在所有客车中,电动车(EV)的占比高达76%,轻型商用车则达五成,五年前这个比率几乎是零,显示该国正迅速朝EV转型。去年全球平均EV市占率为20%,尼泊尔如今只落后挪威、新加坡等少数几个国家。
纽时报导,尼泊尔得以迅速转型是政府的政策所致,也就是善加利用该国丰沛的水力发电、减缓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且清除雾霾。而这些转变也受到尼泊尔最大邻国中国的强烈影响。例如,近期中国政府对尼泊尔无偿提供100辆电动巴士,国营巴士公司Sajha Yatayat董事长迪克西特坦承,中国可能别有用意,例如增加其较大型电动车的采纳度。
尼泊尔的努力与欧美国家为保护本土车业、限制陆厂EV进口的政策大不相同,也为其他寻求提升国力却不愿重蹈许多富裕国家污染苦难的开发中国家而言,带来一线希望。
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全球在2050年前将添加10亿辆汽车,其中绝大多数将在中低所得国家。这些国家EV普及的程度,将对未来的空气污染与气候变迁碳排量产生关键影响。
尼泊尔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进口关税。但为了让EV更易于负担,政府在2021年将EV的海关与货物税合并最高税率设置为40%,远低于汽油车的180%。如今,现代汽车(Hyundai)运动休旅车的EV版本,在尼泊尔的售价不到3.8万美元,而油车版本则要4万美元左右。
另外,尼泊尔电力局在加德满都及全国公路沿线建设62座充电站。当局开放任何实体兴建充电设施,对其征收极低进口关税,并免费提供变压器,即充电设施的最贵零件。政府也将充电站电费压至市价以下。以此计算,汽油车的加油成本约为EV充电成本的15倍。
尽管如此,尼泊尔绝大多数居民没有汽车,而是以机车或主要使用汽油与柴油的巴士代步。若要改善空气品质,将须同步推动大众运输工具的电动化,并扩大其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