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夏季泌尿道感染高峰 医师提醒轻忽恐造成严重并发症

    恩主公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叶国明。(恩主公医院提供)

    每年7月泌尿道感染相关的搜索热度达到年度高峰,夏季温度升高与女性泌尿道感染发生率显著相关,发生率最高集中于7、8月,在炎夏高温中,民众除了需要防晒、防中暑外,更要警觉泌尿道感染悄然上身的风险。

    台湾恩主公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叶国明指出,夏季因水分流失快,加上外出活动频繁、憋尿情形增加,让泌尿道感染风险大幅上升。「若忽略早期症状、未即时治疗,细菌可能沿着输尿管逆行扩散至肾脏,造成肾盂肾炎,甚至菌血症等更严重并发症。」

    叶医师也特别提醒泌尿道感染的5大高风险因素,包括喝水不足、习惯性憋尿、如厕习惯不当、性行为前后未正确清洁或未排尿、摄护腺肥大或其他导致尿液滞留的生理问题。

    叶国明说,泌尿道感染可依感染部位分为下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与上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肾脓疡,其中以膀胱炎最为常见。上泌尿道感染症状较严重,常伴随发烧、寒颤与腰痛,应提高警觉。

    由于生理结构不同,女性尿道仅约4公分、靠近肛门,外部细菌较容易入侵;男性虽尿道较长,但若有摄护腺肥大,可能导致尿液残留、增加感染风险。65岁以上长者则因免疫力下降,即使轻微感染也可能迅速恶化,若合并高烧或腰痛,建议及早就医。

    常见症状包括频尿、急尿、排尿灼热疼痛、下腹闷胀、尿液混浊或异味。女性多以膀胱炎表现为主;男性若合并尿道灼热或脓状分泌物,则应排除性病感染如淋病或披衣菌。临床上,医师会进行尿液常规与细菌培养,必要时安排肾脏超音波、膀胱镜或摄护腺评估,找出感染源头与并发因素。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