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椰树椰汁爆改“贤妻风”?网友:感觉陌生(组图)

    在品牌圈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如果有,那就是椰树集团老板的审美。

    三十二年如一日信奉“男人有男人味,女人有女人味,椰树有椰汁味” 的宗旨,愣是在“白幼瘦”当道的潮流中杀出重围。

    丰满长腿女神、阳光大男孩们刷爆全网,椰树椰汁也借此一洗“土味”标签,被网友盛赞为 “审美的神”。

    不过最近,椰树椰汁似乎开始有了新变化。

    有网友发现,椰树集团官网更新了一年一度的招聘广告。

    招聘信息显示,这次计划招聘50人,专业不限,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32岁以下。

    图源:海南椰树集团

    本科生月薪1.4万(转正2万),硕士生2.1万,博士生2.8万,五年后年薪翻倍 ,薪资待遇直接让打工人酸到瞳孔地震。

    “入职就有车、有房、有高薪、有前途,能致富,还奖励别墅海景房……”

    不知情的人怕是要以为碰到了缅北骗局,毕竟椰树的工作简直是 “打工人梦想”,实在不敢多想。

    细看之下,这则招聘广告和往年差别微乎其微,依旧是熟悉的“高薪配方”。

    要说不同,还真有两处,一是放宽了学历和年龄门槛,二是广告配图画风变了。

    去年,代言人大嫂徐冬冬步入婚姻,椰树借势主打“婚庆风”。

    她与启子身着传统婚庆服,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借此巩固椰树在婚宴饮料市场的地位。

    图源:海南椰树集团

    更早些时候,广告画风还是“男帅女丰”,视觉效果透着股清凉,在“擦边”与“不擦边”的边缘疯狂试探,堪称“正宗椰树味”。

    图源:海南椰树集团

    那时的招聘广告上,代言人凹凸有致的曲线是道靓丽风景,让人过目难忘。

    图源:海南椰树集团

    对比之下,今年的画风明显更含蓄保守。

    有网友锐评:大嫂徐冬冬虽仍摆出反手S形经典动作,却莫名透着“贤妻”既视感,过往的性感招牌淡了几分。

    要知道,椰树曾因招聘广告中“入职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的内容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被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0万元。

    但“头铁”的椰树选择硬刚到底,不仅把争议广告置顶在微博显眼位置,还抛出 “五个担心”“两个希望”。

    图源:海南椰树集团

    一边挨罚一边照发不误,愣是把罚款变成了“最佳广告位”,赚足流量与曝光。

    比起过去的“疯狂”,这两年椰树确实“收敛”了些。

    但即便如此,直白诱人的高薪广告依旧足够震撼。

    正如网友所说:“花里胡哨的招聘套路太多,还是椰树来得实在。”

    如今这波“缅北风”招聘广告回归,椰树椰汁又稳稳占据了话题C位。

    事实上,椰树椰汁的变化不止于此。

    沉寂许久的椰树,最近悄悄复更了抖音账号,内容却像是换了“椰”一样,透着股陌生感。

    比如最新动态就玩起了“民族风”爆改,推出全新男团:

    帅哥们身着民族特色服饰,手举椰树椰汁,踩着当下火爆的“大展鸿图”舞曲节奏舞动;

    图源:抖音@海南椰树集团

    转场又换上白背心配马面裙,热情扭动间不忘秀一把肱二头肌。

    图源:抖音@海南椰树集团

    虽说还是熟悉的“土味跳舞”套路,但网友怎么看都觉得“变味”了。

    有人感慨,以前的阳光大男孩招牌不见了。

    差点以为误入乡村大舞台,恍惚间竟觉得我上我也行。

    失去了标志性风格的椰树,仿佛一下子泯然众人,陌生得让人不习惯。

    还有人开始怀念从前的椰树直播间,甚至脑补着伤感BGM感叹:“那是我们都回不去的从前啊。”

    原来,椰树此前连发两条变装视频,是为复播预热——这位“失踪人口”终于要开播了。

    然而搬好小板凳等候的网友,从头看到尾也没见到徐冬冬、KK、启子、欢欢等熟悉面孔,难免失望。

    更让人意外的是,椰树椰汁还悄悄删除了去年一整年的男团女团营业视频,这波操作引来了网友的诸多猜测。

    图源:抖音@海南椰树集团

    再看今年复更的内容,账号运营画风简直像换了个人:

    又是赞助海口世纪公园龙舟赛,热热闹闹过端午;

    图源:抖音@海南椰树集团

    又是挤进赛车圈“刷脸”,体验速度与激情。

    图源:抖音@海南椰树集团

    这些扎根线下、渗透特定圈层的营销活动,都是以往椰树鲜少涉足的领域。

    更显著的变化是,那句朗朗上口、早已植入消费者心智的广告标语“我从小喝到大”,如今也添了前缀——

    “怕醉,先喝椰树牌椰汁”。

    图源:抖音@海南椰树集团

    和过往宣传里带着“白白嫩嫩”暗示、透着狂野气息的风格不同,新标语转向了更实用的解酒场景,不再引人遐想,反倒多了几分接地气。

    种种迹象凑在一起,不得不说:回归后的椰树,确实有点不对劲了。

    在我看来,这些变化绝非偶然。

    椰树的“收敛”,或许藏着对营销逻辑的重新盘算。

    过去,“擦边”确实是椰树的流量密码。

    每次因广告内容被罚,看似吃了亏,实则用罚款换来了全网热议,这种“反向营销”曾让品牌以极低成本稳居话题中心。

    图源:海南椰树集团

    但随着监管趋严,“擦边”的风险越来越高:

    不仅罚款金额可能升级,过度依赖争议性内容还可能消耗品牌信任,毕竟消费者最终为“椰汁味”买单,而非单纯为噱头买单。

    更关键的是,流量没能完全转化为销量。

    尽管“男帅女丰”的审美让椰树赚足眼球,但其直播间推新品时销量平平,说明靠性感博来的关注缺乏持续购买力。

    反倒是“健康审美”的标签曾赢得网友真心称赞,这或许让椰树意识到:比起短期流量爆发,建立长期品牌调性更重要。

    图源:椰树抖音直播间

    而男团女团的“粉圈化”则暗藏隐患。当主播与品牌深度绑定,看似拉近了与粉丝的距离,实则将品牌命运绑在了个人身上 ——

    一旦主播离开或引发争议,品牌形象极易受损。

    对椰树这种靠稳健经营立足三十年的企业来说,过度依赖“人设”而非“产品”,显然不符合长期主义。

    粉圈的狂欢转瞬即逝,而品牌需要的是穿越周期的生命力。

    与其在粉圈纠纷中消耗精力,不如将重心放回产品本身,这或许是删除过往营业视频的深层原因。

    从硬刚罚款到含蓄转型,椰树的每一步变化都在打破“不变”的标签。

    有人惋惜失去了土味顶流的野性,也有人期待它找到新的平衡。

    至于这场转型是妥协还是升级,恐怕还要交给时间和消费者来打分。

    但可以肯定的是,椰树的故事,还没到收尾的时候。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