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台湾首对AI男女二重唱即将正式出道 杜奕瑾:AI并不可怕

    花莲流行音乐AI实验基地驻馆歌手回佳、花澜,会出现在为观众量身打造的MV里头。(记者陈宛茜/摄影)

    八月初,四位花莲歌手回佳、花澜、基姜、陈廷恩,将在花莲流行音乐AI实验基地举办专辑发表会。四位歌手中有两位是AI、两位是人类,现场发表首张人与AI共创专辑「东Care」,包含九首「人+AI」共创歌曲。这也是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训练的AI虚拟歌手组合「洄佳与花澜」正式出道之作。回佳、花澜的催生者,正是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办人杜奕瑾。他认为,台湾流行音乐曾是华文世界的龙头,AI可让台湾的流行音乐产业继续发光发热。

    生成式AI的崛起对音乐创作带来冲击。英国政府正考虑修改法律,允许AI开发人员使用网络上创作者的内容来帮助开发他们的模型,除非创作者主动通知退出。披头四歌手保罗麦卡尼带头发声反对,认为此举将造成「AI剥削创作者」。但在二○二三年,披头四才使用AI抽取约翰蓝侬生前录音中的歌声,和其他在世歌手合成一张「披头四最后的专辑」,叫好叫座,赢得两座葛莱美奖。

    而音乐平台spotify近期则出现一个迷幻摇滚民谣乐团The Velvet Sundown,听众突破五十万人次,因歌手和乐手从未公开「露面」、仅在网络社群发文,遭质疑是人工智能乐团。

    「AI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发展的是负责任人工智能(Responsible AI)。」负责任人工智能是一种在安全、可靠且道德的方式下,开发、评估及部署AI系统的方法。杜奕瑾表示,他从二○一七年开始推动「负责任人工智能」,台湾可说是走在世界前端。

    今年初,杜奕瑾带着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进驻花莲流行音乐AI实验基地,尝试各种「负责任AI」的音乐开发。他跟李建复、林强等音乐人取得授权,其歌曲若被AI使用、可获得合理分润;而歌手也可以使用生成式AI打造千变万化的MV。而新世代歌手则跟AI合作共创歌曲、创作完还可以直接在基地现场表演。杜奕瑾表示,这些人与AI共创的歌曲,因为有人的意志在里头,版权属于人类。

    走进花莲流行音乐AI实验基地,用手机扫描QR CODE输入关键字,再选择男声或女声,驻馆AI便会为你打造专属歌曲。三分钟后,AI歌手回佳、花澜便会出现在融入花莲山水影像的MV上,为你献唱这首歌,歌词则在墙壁上浮现。这首歌曲版权算谁的?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办人杜奕瑾表示,国际间已经形成共识,如果全部是生成式AI完成的创作便不具著作权。但如果是人类与AI合作的乐曲,人类注入自己的创作元素和意志,版权属于人类。

    杜奕瑾表示,AI歌手回佳、花澜的歌声是与四位人类声优合作,取得其声音的授权训练AI模型。而访客和AI对话产生的词曲则来自「AI音乐FedGPT大脑」,其为繁体中文流行音乐专属GPT,训练过程涵盖一千亿条台湾语料;MV则是由FedGPT内置的视觉语言模型,分析并理解台湾流行音乐MV数据生成。

    在英国,披头四通过AI让约翰蓝侬的歌声「复活」完成世纪大合唱;而在台湾,「民歌教父」李建复则指导AI,复刻歌手范怡文、李明德「青春版」嗓音与影像,并让真人与AI一起合唱。李建复曾参与打造全球首个正版华语AI歌声平台「AI爱播」,他认为,音乐人可以通过AI的辅助激发更多灵感,过去年轻创作者发表一首歌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今有AI辅助,从创作到上架可能只需一天。

    AI与人类合作的创作,可以参加金曲奖、金鼎奖吗?不同的奖项、征件,经过评审讨论,对于AI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规定。如金漫奖会要求说明作品以AI协助创作情形,如所使用之AI软件、下达之指令内容等。而「文化部绘本及图文书创作新秀奖励」则不受理以生成式AI作为创作工具的计划。而金曲奖参考葛莱美奖等国际奖项相关规定,AI技术可做为辅助音乐创作、制作流程的工具;但若是完全使用AI技术生成的作品,则因未具著作权,不得报名金曲奖。 而国内首个「文化艺术应用生成式AI规范指引」,文化部已经完成,目前正在申请ISBN,即将正式出版。

    「民歌教父」李建则指导AI,复刻歌手范怡文「青春版」嗓音与影像,并让真人与AI一起合唱。(记者陈宛茜/摄影)
    花莲流行音乐AI实验基地驻馆歌手回佳、花澜,会出现在为观众量身打造的MV里头。(记者陈宛茜/摄影)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