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洛杉矶新进一对稀有「小恶魔」 肉食链顶端+生态清道夫

    塔斯马尼亚袋獾是澳洲塔斯马尼亚岛上的特有物种,栖息于桉树林、沿海灌丛与林地环境。(洛杉矶动物园)

    睽违五年,洛杉矶动物园(Los Angeles Zoo )近日再度迎来来自澳洲、极受欢迎的塔斯马尼亚袋獾(Sarcophilus harrisii,俗称Tasmanian devil),两只雄性袋獾「Danny Zuko」与「Crush」本月正式落户该园,目前已在澳洲动物展区与民众见面。

    视频来源:洛杉矶动物园

    塔斯马尼亚袋獾是澳洲塔斯马尼亚岛上的特有物种,栖息于桉树林、沿海灌丛与林地环境。牠们体型矮壮、头颅巨大,尽管外观笨拙,实则为当地食物链顶端掠食者,拥有哺乳动物中相对体型最强的咬合力。

    牠们多以腐肉为主食,亦能猎捕小型鸟类与哺乳动物。具有敏锐的嗅觉与听觉,活动力强,性格好奇。虽为独居动物,却会因食物而聚集,常见于尸体旁发生激烈而喧闹的觅食行为,吼叫与尖叫声此起彼落,堪称「野性十足」。

    袋獾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关键作用,能够有效清理腐肉、防止疾病传播,被誉为「生态清道夫」。

    塔斯马尼亚袋獾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Endangered),主要威胁来自人兽冲突、遭野狗与家犬攻击,以及极具致命性的袋獾面部肿瘤病,这是一种仅影响袋獾的罕见传染性癌症

    「洛杉矶动物园长期以来致力照护这一物种,我们非常高兴能再度与游客分享牠们的独特魅力,」哺乳动物策展人Candace Sclimenti表示,袋獾不仅是澳洲野生动物的代表,也承载深厚文化意义,期望通过这次展示,让更多人了解牠们面临的挑战,并激发保育意识。

    此次引进的两只袋獾出生于澳洲新南威尔斯的非营利组织Aussie Ark,该机构专责复育与野放濒危澳洲物种,包括塔斯马尼亚袋獾、东部猫鼬(eastern quoll)与长鼻袋鼠(long-nosed potoroo)等,致力推动国际保育教育与物种多样性展示。

    游客可于天气许可情况下,在洛杉矶动物园的「澳洲动物」展区观察这两只充满个性的袋獾。

    塔斯马尼亚袋獾体型矮壮、头颅巨大,尽管外观笨拙,实则为当地食物链顶端掠食者,拥有哺乳动物中相对体型最强的咬合力。(洛杉矶动物园)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