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位读者向本报反映,自己社区外长期停有房车、有人长期居住其中,垃圾堆积、臭味难闻,甚至挡住了整条人行道。旧金山市长罗伟(Daniel Lurie)29日签署新法案,启动全市性应对房车与车辆无家者的行动,提出「限时停车+安置补助」的双轨政策,盼能从根本解决这一长年困扰市民的顽疾。
根据市府今年5月的统计,全市有501辆房车停在街边,其中437辆被用来居住。长期以来,这些房车形成「移动社区」,占据公共空间、违法倾倒垃圾,引发不少居民抱怨,但市府迟迟未有系统性解方。如今新法上路,将对城市产生重大影响。
新法规定,未来全市大型车辆将全面实施「24小时内最多停2小时」的限制。未配合移车者,将面临开罚或拖吊。市府同时提出一套「转出房车、转入安置」的计划,对象是目前居住在车内的个人与家庭居民。
为房车游民提供住房选项,包括永久住宅、或非庇护所型的临时安置点,由社工依个人情况而安置;发放快速安置补助,罗伟特别编列1300万预算,扩大市游民与支持住房部(HSH)旗下的补助计划;回购房车计划,提供现金奖励,鼓励民众交出车辆并搬入正式住处;过渡期许可制度,若正在配合服务并准备搬入安置点,则可申请「暂时停车许可」,不会立即驱离。
市长罗伟强调,这套做法「并非惩罚,而是提供尊严、有希望的替代方案。」他说:「我一直想到那些住在车里的爸妈,他们和街坊邻居一样,都该有安全、干净、稳定的生活空间。」
不少市民对这项新政表示支持。住在日落区的林先生说:「我们家附近有一辆房车停了一年,还接电线、水管,看起来几乎成了违法营地。这政策终于让人看到市府有行动了。」
市议会议长孟达文(Rafael Mandelman)也力挺该法案,表示这不只是环境或市容问题,更关系到公众安全与公平使用公共空间。释放清晰信号,街道不能再是临时的庇护所了。
但人权倡议者提醒,市府在执法的同时,也必须确保弱势者不是被简单驱离,而是真正获得转出车辆、重返社会的机会。为此,市府已组成「大型车辆工作小组」,由多个部门组成跨机关团队,包括交通局、警局、应变部门与游民住房部等,将集中在高密度区域进行外展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