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份媒体从联邦政府内部获取的文件披露,加拿大正考虑对临时外籍劳工计划(Temporary Foreign Worker Program)进行重大改革,内容包括调整工资标准、重新设定住房扣费比例,并推出可续签的“特定类别工签”。然而,这一改革提案已引发全国性权益组织的强烈批评,指责其“加深劳工剥削,未触及权力不对等的核心问题”。

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报道:由加拿大就业与社会发展部(ESDC)起草的提案文件显示,未来雇主将被要求按照加拿大国家就业服务机构 Job Bank 所公布的各地职位市场中位数支付外籍劳工薪资,而非依赖各省最低工资的标准。这一变化将影响超过7400家登记雇主、逾10.6万个劳工岗位。
住房方面,政府计划取消现行固定扣费制度,转而允许雇主按住宿类型和设施条件,从劳工每月税前收入中扣除5%至30%作为住宿费用,可能导致劳工实际到手工资大幅减少。现行制度下,墨西哥劳工每天住房扣款1.08元,加勒比国家劳工每天扣6.29元。
提案还拟推出“特定类别工签”和可续签的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LMIA),允许外籍劳工在同一行业内部换雇主,无需重新申请工作签证。这些工签最长可有效两年,允许多次入境,并计划减少行政负担与费用。
尽管改革声称赋予劳工更多流动性,并让雇主根据季节性需求共享人力资源,外劳权益机构”移民权益网络“(Migrant Rights Network)对此表示严重关切,认为改革所带来的,所谓“更大自由”只是换汤不换药。
“这不是改革,而是公关包装。”移民权益网络执行主任胡桑(Syed Hussan)表示,“所谓的‘类别工签’,仍然将劳工锁在由雇主主导的系统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早些时候,联合国“当代形式奴隶制问题”特别报告员曾发布报告,直指加拿大临时外劳系统为“现代奴隶制的温床”,建议为劳工提供永久居留权,以终结结构性剥削。此番政府改革也被视为对此回应。
然而,胡桑批评改革并未解决雇主与劳工之间的系统性权力失衡。他指出,即使工签不再直接绑定单一雇主,劳工仍难逃雇主打压,尤其是那些敢于维护自身权益的人。
“这些措施无法触及根本问题,因为雇主依旧握有控制权”,他说。
外劳面临的系统性困境:工资低、扣费高、就医难
移民权益网络对322名移民劳工的调查显示,93%认为绑定式工签使维权更困难,83.6%称收入不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劳工平均需自行支付880加元的旅行费用,尽管雇主理论上负有此项义务。
此外,37.5%的受访者称曾被雇主阻碍就医,7.2%甚至表示被拒诊超过10次。65%的人希望取消住房扣款,近八成要求就医服务脱离雇主控制。
在焦点小组讨论中,一位42岁的牙买加劳工感叹:“我们原以为开始领工资就摆脱了奴隶制的枷锁,但现在我们发现,工资只是象征性的,而枷锁变成了工签、法律和住房。”
政府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就业与社会发展部已于今年3月向移民权益网络通报改革提案,并要求其在6月前反馈社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