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资讯专栏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撰文说,大家都知道川普向来偏好「赢家」,但在对等关税威胁压顶下,赖清德总统如今却显得束手无策。
在国内,大罢免挫败,壮大在野党声势,在国际上,他还要应对没有胜算保证的贸易战,这使得他的政府陷入上任以来最孱弱时刻。
赖清德的最新挫败是海外出访计划破局。尽管华府和台北都淡化风波、未证实细节,但媒体报导,他原打算过境纽约并访问巴拉圭、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却因川普政府担心影响与北京的贸易谈判,未同意过境申请,整个行程告吹。
瓦斯瓦尼指出,此事凸显出台湾在川普优先清单上的顺位极低。几十年来,台湾总统利用过境美国的机会进行「低调外交」已成惯例。
川普现在对台态度暧昧。他威胁课征32%关税,至今未透露周五(8月1日)期限前能否达成协议。他还要求台湾增加军费开支,却对美军是否会在北京武力犯台时出手协防含糊其词。
为安抚美方,台湾半导体业先前倾力配合,承诺数百亿美元投资计划在美国本土扩产,但这仍难以化解来自川普压力。
大罢免遇挫,国会多数席位仍在在野党手中,赖清德即便想提案增加国防预算,也将是一场硬战。
民进党试图将大罢免失败包装美化成「台湾民主的胜利」,但赖清德声望受挫是事实。专门追踪两岸局势的「台海风险报告」主编伊纳夫(Peter Enav)直言,「川普喜欢赢家,而赖清德现在看起来一点都不像」。
下月还有另一场罢免案,瓦斯瓦尼认为,若再度失败,赖清德必须面对现实、学会妥协,可以在非中国议题上,例如产业政策或民生问题,与反对派合作,避免变成跛脚总统。
虽然这些努力不保证情势能扭转,但罢免案结果显示,选民渴望两岸稳定,而不是升高对立。瓦斯瓦尼强调,赖清德必须听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