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屈公病」全球已24万例90死 CDC发布旅游警告

    中国广东省屈公病增加,美国CDC和台湾卫生福利部都提出旅游警示。(取材自佛山发布)

    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发布旅游警告,呼吁民众注意在亚洲、南美洲、非洲和印度洋部分地区传播的「基孔肯雅热」(屈公病,chikungunya)疫情。卫生官员报告,屈公病病毒通过病媒蚊叮咬感染人类,6月以来在中国广东省蔓延,确诊案例逾7000例。欧洲疾病防治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屈公病病毒已在全球造成24万病例和90例死亡。

    6月以来在中国广东蔓延 确诊逾7000例

    CDC在8月1日发布二级旅游警告,建议居民前往中国时加强预防措施;中国大多数病例报告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CDC也对其他已通报疫情的国家,包括玻利维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马约特群岛(Mayotte)、留尼旺岛(Réunion)、索马里和斯里兰卡,发布旅游警告。

    CDC并指以下国家尚未报告疫情但风险较高: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尼日利亚,民众前往旅行时,应保持谨慎。

    CDC数据显示,屈公病症状包括发烧、关节疼痛肿胀、头痛、肌肉疼痛和红疹。感染后,病症通常持续2至12天;有些患者可能出现极端症状,病毒可能致命。老人、新生儿和潜在疾病患者更可能需要接受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逾半数患者会出现发烧相关症状。若有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多器官受累,可能需要进加护病房。

    屈公病目前尚无已知的抗病毒疗法,可使用药物来控制疼痛和发烧。有两种屈公病疫苗已获监管部门批准,但未广泛使用。今年5月因出现严重不良事件通报,联邦官员已建议美国暂停接种该疫苗。

    WHO指称,屈公病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发现,随后在非洲和亚洲爆发疫情,该病毒已传播至119国。欧洲疾病防治中心指称,去年全球报告病例62万,死亡人数213人。

    中国官方7月召开全国会议讨论治疗和预防屈公病;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当局同意继续监测疫情,并通过多种管道发布预警,以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台湾卫生福利部疾管署将国际旅游疫情建议等级两周内连升二级,从第一级注意(Watch)提高至第二级警示(Alert),来自流行地区的旅客若有发烧等症状时,需接受抽血检查。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