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人力少成本低收益高 中国AI微短剧近来爆红

    图为剧组拍摄古装微短剧,示意图,结合AI技术后制作成本更为低廉。(中新社)

    结合AI技术、制作成本低廉的AI微短剧近来在中国爆红,甚至有作品创下高达1.8亿次的播放量。据分析,这类AI微短剧创作人力少,且2小时就能制作1集,每集成本仅需人民币数百元,全职创作者月入却可达人民币2万元(约2790美元)。

    综合红星新闻及港媒报导,在形成热潮且成本低、收益高的情况下,有业界人士认为,AI(人工智能)微短剧今年下半年将在中国蓬勃发展。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关键要先打通AI微短剧的制作和商业化流程。

    根据报导,中国第1部AI微短剧「兴安岭诡事」3月间播出后,以AI技术制作短剧便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网剧新发展模式。近日,另一部AI微短剧「九尾狐男妖爱上我」更创下播出27集累计播放量逾1.8亿次的纪录,成为热门网剧,也让这种新型态网剧成为话题。

    报导提到,中国网络盛传,AI微短剧制成成本低廉,50元(约7美元)便可以拍出3集,全职投入的月收入更可达5万(约6973美元)。制作AI微短剧「霸总雪纳瑞」的「辣糖」表示,50元可能只是简单的AI工具费用,实际成本远不止于此,还有设备、员工薪资等成本。

    另一名业界人士小朱也表示,他制作一条5分钟AI影片成本要100元(约14美元)左右,且随着剧情动作难度、影片长度的增加,费用会更高。

    但辣糖提到,AI微短剧有着「高效率、低成本、强情绪」等诸多优势。像是可以快速套用当红的范本「现炒热梗」,且不需要专业设备和演员,只要小团队甚至单独一人就能利用AI工具制作,且AI制作的角色能做到真人演员无法完成的表演。

    他表示,AI微短剧只需要构思、脚本、AI素材生成、后制剪辑、发布上线等5个步骤,自己的团队4个人就能完成,有的甚至只有单独一人就能完成整个制作。

    至于月收入,辣糖指「五位数差不多」;小朱则说,他目前全职投入制作AI影片,月入约有2万元(约2790美元)。

    尽管如此,中国微短剧平台「新腕儿」主编张女士认为,从比重和增幅来看,AI微短剧由于对技术及创作者的要求较高,目前还无法实现量产,商业化程度有限,主要是业界认为「谁也等不起AI技术突破的时间成本」。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