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Zara白瘦美广告被抵制 比“露臀照”还炸裂(组图)

    俗话说,时尚是个轮回,压箱底的衣服先别扔,保不齐过几年就又成了新潮流。

    但这话,在时尚圈的审美里可半点行不通——“超模身材”“白幼瘦”那套单一审美霸了这么多年,早把人熬得没脾气。

    直到女装越改越小,小到让人忍无可忍被逼疯,这场积压已久的审美觉醒,才算真正炸了锅。

    而Zara的新广告,正好成了那根火星子,“噌”地一下就点燃了这场憋了太久的审美怒火。

    最近,快时尚巨头Zara摊上事了。

    两则官网广告被英国广告标准管理局(ASA)直接封禁,理由是“模特形象过瘦”。

    乍一看这事儿有点离谱,环肥燕瘦本各有各的美,怎么“太瘦”反倒成了原罪?

    带着这疑问点开广告,才发现水比想象中深。

    广告里,一位模特穿件低胸开衫,可最抢镜的不是衣服,是她线条硌人的锁骨,再配上个“厌世眼”,活脱脱一股憔悴的“破碎感”。

    后面两组图更绝,镜头和打光死盯着模特的细瘦身材,后背薄得像要把生物课本上的骨骼图直接拓下来,明晃晃一副“皮包骨”的样子。

    图源:Zara官网

    就这组海报,被ASA裁定为“不负责任”。因为鼓吹“病态瘦”审美,直接紧急叫停。

    摊上事的Zara反应倒快,连夜下架了官网广告,嘴上却硬刚:“涉事模特有医疗证明,拍摄时身体没问题。”

    翻译过来就是:罚我认,但“审美霸凌”这锅,我不背。

    Zara这波操作一出,网友们直接炸了锅。

    有人拍手:“封得好!广告不止是商业脸面,还得输出点正向价值,鼓吹‘病态瘦’算什么事?”

    有人觉得小题大做:“内娱女明星不都这路子?说白了就是审美文化差异呗。”

    也有人替小众尺码喊冤:“天生瘦的人就不配买衣服?招谁惹谁了?”

    更有人扒出老底:“Zara早有这毛病,之前某场秀上的模特瘦得跟排骨似的,吓一跳!”

    图源:Zara

    其实Zara被点名,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时尚圈审美的冰山一角。

    总把“瘦”当成传递高级感的万能钥匙,压根懒得在剪裁、比例、材质上花心思,说穿了就是“偷懒”。

    而且,Zara绝非第一个被ASA盯上的。

    三年前,Gucci一则香水广告就因模特“瘦得脱相、脸无血色” 被禁,网友直接调侃那是“末日僵尸”,惊悚值拉满。

    图源:GUCCI

    今年2月,英国零售商Next的广告更大胆,给模特身材上了“数字化处理”,瘦得完全不符合人体工学,照样被ASA以“夸大身形、违反广告道德”给禁了。

    图源:NEXT

    就在上个月,英国老牌玛莎百货的官网广告也栽了。

    镜头角度故意往下压,显得模特头大身子小,更突出那股子不健康的瘦,被ASA点名禁播。

    图源:M&S

    不过M&S广告也解释称,这是为全尺码系列拍摄的广告,出发点就是涵盖小号到大号身材。。。。。。

    这么一来,ASA的判定标准也成了网友争论的焦点。

    被卷进“病态瘦”的风波里,Zara们集体懵圈。

    有人可能会问,这到底是踩了红线,还是撞上了审美枪口?

    不同国家文化观念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事儿确实不好轻易下定论。

    但抛开这些不说,Zara近几年的营销画风是越来越没边了。

    模特广告海报一个比一个离谱,简直让人看傻了眼。

    比如被网友戏称“身上痒就该去洗澡”的迷惑姿势系列:

    图源:淘宝

    要么双手死抱胸前,要么撩完衣服又揪着衣摆不放,不知道的还以为Zara的衣服料子自带刺挠属性,活生生把广告拍成了“劝退指南”。

    还有那套“万物皆可擦边”的操作,更是让人惊掉下巴。

    最轰动的要数那张“偷窥照”:大海边的岩石旁,模特穿着白背心红裤子,裤子褪到一半,活脱脱一副“人有三急时被突然偷拍”的窘态。

    图源:网友

    说擦边吧,更像是大型社死现场。

    还有更衣时被莫名抓拍的瞬间,毫无美感可言,只剩下满屏的莫名其妙。

    图源:Zara

    谁能想到,快时尚和擦边这俩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居然能被Zara硬拧到一块儿去。

    Zara还特爱玩视觉错位的把戏:就算妆造、衣服、模特都在线,偏要整个酷似站着“嘘嘘” 的水流画面,脑洞大得能装下一艘船。

    图源:Zara

    更离谱的是在自家灶台摆拍时尚大片,硬生生演出“屁股着火”的既视感,这艺术我是真看不懂。

    图源:Zara

    不光广告画风跑偏,产品设计也没闲着。

    推出的“红脚趾鞋”,单看那双红得发瘆的鞋头,往床底扔一只,保准让你整宿睡不着觉,这设计也太阴间了。

    图源:天猫

    还有“淋巴肉发圈”,金黄的纹理、酥脆的褶皱,跟刚出锅的炸鸡一模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Zara搁这儿玩跨界,真要进军快餐界了。

    图源:天猫

    总之就是怎么怪诞怎么来,怎么荒唐怎么整。

    先不管销量咋样,至少在话题传播上,Zara是次次刷屏、回回破圈,属实把流量密码玩明白了。

    要说Zara这两年画风变得这么野,说到底还是想摆脱“快消”那顶帽子,往高端圈子里挤。

    你看快时尚这行早就不好混了:H&M关店关到手软,大甩卖跟不要钱似的;FOREVER 21直接宣告破产凉透了;Bershka、Pull&Bear也灰溜溜撤出中国市场……

    唯独Zara反着来,门店越开越大,还被网友喊成“快时尚界的MiuMiu”,这心思明摆着。

    母公司Inditex的财报倒是好看,2024年营收386亿欧元,净利润59亿欧元,全创了新高。

    可架不住中国所在的亚洲市场份额一个劲往下掉——“平价快消” 的标签,早就成了它往上爬的绊脚石。

    于是Zara开始猛砸高端牌。

    南京开的首家旗舰店,又是《梅花三弄》的艺术装置,又是带黑胶唱片的试衣间,连咖啡吧Zacaffè、私人沙龙都安排上了,简直把门店改成了奢侈品才有的排面。

    图源:Zara

    这哪是卖衣服,压根是想把“奢侈品感”焊在身上。

    为了刷足存在感,它连营销都玩起了剑走偏锋。

    那些让人看不懂的广告、离谱到家的设计,看似是自毁形象,实则是故意当“话题女王”盘算着被骂上热搜也比没人搭理强。

    说白了,Zara哪是画风跑偏,根本是急着跟“快消”划清界限。

    想挤进奢侈品圈子,总得有点“疯魔”的架势,不然凭什么让人家高看一眼?

    所以Zara有什么错呢,太想进步罢了。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