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日常饮食只要坚拒有致癌可能的一类食品,就能降低32种健康问题风险,还能让减重效果加倍。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现代人的健康检查报告很难避免象征异常的红字。英国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日常饮食只要避开一类饮食,不仅能让减重效果加倍,还能降低罹患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风险,一举数得。
《纽约邮报》8日报导,以生医领域为主的国际知名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5日刊登的研究成果显示,相对于食用「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UPF),坚持选择低加工食品(minimally processed foods,MPF)的受试者减重效果是前者的两倍。
UPF包括哪些?
超加工食品在日常生活随处可见,都市人尤其常吃,「即食」或「加热可食」是最大卖点,通常经过多重加工步骤,含有添加剂、防腐剂,钠、精制糖、高胆固醇脂肪的含量都很高。 5日见刊于《自然-医学》的研究论文指出,摄取超加工食品与多达32种不良健康问题风险升高有关,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症、代谢症候群、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第2型糖尿病、早逝等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
实验使用的超加工食品相对健康一些,包括商店贩售的早餐麦片、麦片棒、水果零嘴、加味优格、速食面、即食千层面等等。低加工食品这一组的参与者获供的外制餐点,包括加了新鲜水果的隔夜燕麦(overnight oats)、佐以烤燕麦与水果的原味优格、手工制水果坚果棒、新鲜鸡肉沙拉、炒蔬菜、义大利肉酱面等等。两组饮食的份量与营养成分相似,主要差别在于加供程度。
减重成效比一比
研究人员依照热量、糖、脂肪、纤维、微量营养素等项目搭配两组饮食,均符合英国政府颁布的《良好饮食指南》(Eatwell Guide)。实验为期8周,两组受试者体重均有减轻,超加工食品组减重1%,低加工食品组减重2%。这数字虽然很小,但若以1年期间推算,饮食锁定低加工食品者,预估减重9%至13%,只吃超加工食品者预估为4%至5%,成效少了许多。
除了减重,低加工饮食也与体内脂肪减少更多、降低食欲、降低三酸甘油酯有关。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伦敦大学学院(UCL Centre)肥胖研究中心教授巴特汉(Rachel Batterham)说,选择低加工饮食,例如天然食材或从头自己动手烹饪,而非选择超加工、包装食品或即食食品,在体重、身体组成、整体健康等方面的好处可能更多。
UPF竟能减重?
低加工饮食组的受试者减重成果较佳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食量较少,相对于超加工食品「超美味」,低加工饮食风味、口感获得的评分都比较低,食物的吸引力与成瘾风险也较低。然而要戒掉超加工食品的确不易,因为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方便、满足食欲,利用各种添加剂让人们难以割舍。
这项实验的超加工食品竟也能达成些许减肥效果,巴特汉认为部分原因在于遵循《良好饮食指南》选择品项,「尽可能遵循指南,控制摄取的总热量,限制盐、糖、饱和脂肪摄取量,优先选择蔬果、坚果等高纤维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