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慈善捐款抵税 明年起标准扣除额也适用

    示意图。Image by Steve Buissinne from Pixabay

    川普总统的「大而美法案」包含数兆元的税收减免措施,其中一项新的慈善捐款扣除额(charitable deduction)是大多数纳税人都适用的,专家指出要善用它最大价值的的方法也很简单。

    CNBC报导,纳税人报税时可以选择逐项或标准扣除额(itemize/standard deduction)中较高的一项。不过国税局(IRS)最新数据显示90%的报税人并不选择逐项,因此他们无法享有慈善捐款扣除额。

    到2026年情况将有所改变。新政策将针对未选逐项扣除额的报税人提供新的慈善捐款扣除额,单身申报者最高可扣除一千元,已婚合并申报则最高两千元;该扣除额仅适用于现金捐款。这与2021年新冠疫情实施的临时措施相似,当年报税单身/已婚分别可扣除最高300元及600元,国税局数据显示当时约4800万人申报了该扣除额。

    财务专家指出有几个重点应该注意。首先若不选逐项扣除额,可是有小额慈善捐款的计划,专家建议时间弹性允许的话不妨重新安排捐款时机。Heritage Financial Services规划长贾斯纯(Edward Jastrem)表示只要等到明年一月再捐款,就能获得一点原本拿不到的税务优惠,这是「不用想」就该做的。当然,还是应该考虑这是否与整体财务规划策略相符。

    接着是需要书面确认文档。Evercore全国财富规划主管米勒(Justin Miller)提醒,所有要申报这类扣除额的纳税人仍然需要保留适当的书面纪录。根据国税局规定,不论金额大小,捐款都必须有银行纪录或机构开立的书面收据,内容需包括捐赠机构名称、捐赠金额与日期。

    若捐赠250元或以上,则必须取得所谓的「当期书面确认」(Contemporaneous Written Acknowledgement,CWA),由慈善机构提供更多详细内容;且必须在以下两个时间点中较早的一个之前取得CWA:你捐赠该年申报年度所得税的日期,或报税截止日(包含截止日延长的情况)。米勒说如果将来被查帐时没有这个文档,是无法事后补救的,这可能导致你的扣除额被驳回。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