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总统在2024年大选期间以致力降低食品杂货价格为政见,承诺美国人「很快就能负担得起食品杂货」。但大选结束后,食品杂货价格持续上涨,随着美国人对经济的担忧日益加深,他们的购物行为也开始改变。
美联社与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对食品价格感到压力;53%的人表示食品杂货价格是「主要」压力,而33%的人表示是「次要」压力。只有14%的人表示食品杂货不是压力来源。
这是美联社首次就食品杂货价格压力问题询问美国人。但近年来其他调查也显示,美国人对食品杂货价格感到沮丧。民调显示,即使食品杂货价格上涨放缓,但美国人仍对高昂的食品价格和经济状况感到焦虑。
他们不仅仅是向民调人员抱怨,还同时对他们在杂货店购买的商品和购买方式做出重大改变。
物价上涨
受供应链瓶颈影响,食品杂货的通膨率自2022年达到9.4%的高峰以来已大幅下降。根据最新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截至6月的过去12个月,食品杂货价格上涨了2.4%。
但这并不意味着食品杂货价格已经下降。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鸡蛋、牛肉、柳橙汁和其他商品,由于供应变化或极端天气,价格甚至加速上涨。迹象显示,川普的关税正在影响进口水果、罐头食品、咖啡和其他产品的价格。
密西根州立大学食品经济学家奥特加(David Ortega)表示,民调结果反映出人们对川普食品杂货价格承诺的预期未能兑现,以及消费者对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
消费者密切关注商店价格,而食品杂货帐单塑造了他们对经济的整体看法。奥特加说,「我们正走出通膨时期,人们的预算紧张,每个人都看到食品价格正在上涨。」
整体经济状况似乎正在影响消费者对食品杂货的信心。近几个月来,由于川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消费者信心动摇。最近的就业和消费者支出报告也显示,美国经济可能比先前认为的更脆弱,而川普的贸易政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奥特加说,「由于政府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当前的物价环境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国人一直担心川普的贸易战可能导致通膨上升。但通膨水准一直保持相对温和,只有少数类别的商品价格出现上涨。经济学家表示,这是因为一些企业选择消化更高的成本,许多企业仍然囤积着年初提早进口的库存。
经济学家表示,随着库存枯竭和企业感受到关税的冲击,通膨加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美国人口普查局报告指出,由于关税调升,美国企业6月进口量大幅减少,导致其购买外国产品的成本上升。
在家用餐增加
企业表示,消费者手头拮据,正在调整购物模式。开始购买更小份量的食品,使用优惠券,减少非必需品的购买,只购买必需品。他们也多在家用餐。
经济学家表示,这些变化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也是经济放缓的一部分,经济放缓正在影响就业市场和企业的成长计划。
克罗格临时首席执行官萨金特(Ron Sargent)在6月表示:「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消费者继续谨慎消费。无论高收入还是低收入人群,他们都在应对巨大的不确定性。」
克罗格正在加强促销力道,并扩大通常比商业品牌更便宜的自有品牌销售规模,以吸引消费者。
奥利奥和Chips Ahoy母公司亿滋国际表示,消费者购买的零食、尤其是饼干,正在减少。该公司上季的北美销售额下降了3.5%。
首席执行官范德普特(Dirk van De Put)表示:「消费者对通货膨胀感到非常焦虑和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