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消息,小雷今天看到个有趣的新闻:iPhone 短期内不会在美国制造。我寻思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吗?
据科技 AppleInsider 发文称,自苹果公司宣布追加投资 1000 亿美元后,短期内稳住了特朗普想让其回归美国本土制造的打算。也就是说,iPhone 的生产模式依然是在其他国家组装。
要知道,特朗普关税战的小算盘之一,就是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所以,iPhone 在美国生产这事,自然也是备受瞩目。
图源:苹果官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说短期内 iPhone 不会在美国启动大规模量产呢?
小雷觉得跟以下这三个原因有关:
首先是成本问题。将组装业务迁回美国,势必得从设施上砸重金。要知道,即便是在印度,苹果也是耗费了将近 10 年,才刚能生产出一定比例的 iPhone。
另外,美国的人工成本更是高得吓人。成本一飙升,最后还是得转嫁给消费者。然而现在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苹果又年年挤牙膏更新,消费者自然也不是冤大头,个个都买账。如此一来,销量和口碑都会受影响,这可不是他们想看到的局面。
图源:网络
其次是效率问题。国内工厂恨不得 24 小时流水线转不停,但美国工作时长是受限制的,一周工作个四天,每天朝九晚五的,且工人上手慢效率也低。怎么形容这个速度呢,就好比人家一次修十年的工程,我们十年可以修十次。他们的流水线是真的流水线,而我们的流水线堪称“洪水线”。
目前 iPhone 标准生产速率是每分钟 760 台,以美国制造业的现状,想要维持这生产效率,怕是强人所难。不少网友调侃:要真到了美国生产,就这速度要等新机上市,美国工人怕是扭螺丝都扭不过来。
图源:
接着就是供应链的问题。iPhone 的关键部件,分散至全球各地生产,目前只有不到 5% 的零部件在美国制造。想要将剩下的 95% 搬至美国,谈何容易?光是协调、运输等问题,就已经让人头大了。
最关键的是,员工还得重新培训一遍……毫不夸张地说,这难度堪比孙悟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了。
相比之下,在中国和印度生产 iPhone 显然更香。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且效率又高,也难怪库克会让 iPhone 远离美国制造。站在商人的角度上来看,iPhone 想要回归美国本土制造,目前不太现实。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最复杂的机型,如折叠屏和 20 周年纪念版的机型,初期很有可能仍会在中国独家制造。毕竟中国速度,不跟你开玩笑,永远值得信任。
此前库克也明确表示,选择中国制造的原因是在于技术,并非成本。话虽这么说,但实际原因相信大家懂的都懂。不过我国在技能水平和制造专业知识这方面,的确是其他地方短时间内无法复制的。
总的来说呢,相信大家都发现了问题,归根结底也就是一个字——钱。
无论是成本、劳动力、还是供应链,都与钱息息相关。想要全美制造的iPhone,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价格可就是另外算的了。要是飙至 20000-30000 块一台苹果手机的话,又有多少个“有钱人”会为其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