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维护肾脏健康 中医传授「3控3低」饮食全攻略

    翰鸣堂中医诊所中医师周宗翰说,中医保护肾脏饮食要点主要掌握「三控三低」原则,包括「控蛋白」依肾功能阶段调整蛋白质摄取,并建议应选择鸡蛋蛋白,鱼肉如鲷鱼、鳕鱼等,豆腐、豆浆,白肉如鸡肉等优质蛋白质。(图/123RF)

    中医师表示,发生肾脏疾病的原因,可能与饮食管控不当,以及过度滥用药品与保健食品有关,若要维护肾脏健康须重新规画「精准饮食类型」,减少肾脏负担,并通过肾脏照顾调节生理机能平衡。

    台湾翰鸣堂中医诊所中医师周宗翰说,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与内环境的调节器官,因此肾脏的功能不只是排尿的处理器官,更是整体体内恒定的重要调节中心,包括参与代谢废物排除、体液与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血压与造血等多重功能。

    当肾脏负担过高,甚至恶化形成慢性肾脏疾病时,身体会从五个面向产生疾病症状,包括代谢废物堆积产生的尿毒症症状、水与钠滞留产生的水肿与高血压、电解质异常产生的高钾血症、酸碱失衡产生的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造血功能受损产生的肾性贫血等症状。

    周宗翰分析,中医理论的「肾」描述的是由肾脏象所主导的一个完整生理系统,在这系统中,跟现代医学讲的肾这个器官有部分相同概念的是「肾主气化水液」,通过肾气强化可以有效提升肾脏过滤及代谢机能。但若是自行错误使用药材,将造成身体及肾脏过大的负担,正确且精准使用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提升肾功能。

    中医保护肾脏饮食要点主要掌握「三控三低」原则,包括「控蛋白」依肾功能阶段调整蛋白质摄取;「控钠」因低钠饮食能避免水肿、高血压;「控磷」为预防钙磷代谢异常。另也需注意「低钾」,特别是有高钾风险者须严格控制;「低脂肪」以控制血脂异常;「低糖」针对合并糖尿病者须严格管控。

    周宗翰解释,控蛋白首选是摄取优质低蛋白来源,掌握控制总量及选择高生物价蛋白大原则,可以选择鸡蛋蛋白,鱼肉如鲷鱼、鳕鱼等,豆腐、豆浆,白肉如鸡肉等,这类型蛋白质选择除了高生物价、磷含量相对红肉低外,对于肾脏代谢及消化机能是相对负担小的选择。但若已进入肾病范围治疗范围则须严谨控管蛋白质总量。

    另,低钾蔬菜包括高丽菜、白菜、花椰菜、冬瓜、黄瓜、豆芽菜等,只要每100g钾含量小于200mg都属低钾蔬菜,建议将蔬菜切片后,浸泡水中2小时,再用水煮,有助去除钾离子。低磷、低钠主食选择以五谷及白米为主,现代面食加工易过度使用添加剂,若以面食为主食尽量水冲后或另锅煮面,而苹果、葡萄、凤梨、梨子、百香果、蔓越莓等都是不错选择。

    至于,禁忌高钾水果包括香蕉、奇异果、木瓜、芒果、橘子等,建议适量食用。有益肾脏的植物性食物与营养素,洋葱属于低钾抗氧化、抗发炎,蒜头有助代谢与抗菌,山药可以滋养脾肾,蔓越莓汁可降低泌尿道感染风险,橄榄油、亚麻仁油富含 Omega-3可以抗发炎。

    周宗翰说,民众在摄取或烹调食物时,限盐不等于无味,适度用香料或天然食材味道代替盐品来增香调味更健康,适度水分摄取,非所有肾脏疾病患者都需限水,需依照尿量与水肿状况调整即可。

    近几年中医通过医学研究证实,中药对肾脏功能强化及恢复有正面帮助。周宗翰指出,用药部分适度通过补气、活血药正确辩证搭配治疗,可以有效强化肾丝球过滤能力,达到加强肾功能改善;针灸部分,临床证实,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照海血、太冲穴介入治疗都能加强肾脏功能,因此,无论是通过药物还是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强化脏腑气血运作,借以刺激末梢灌流来强化循环代谢能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