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的品味很难说的”,周星驰《喜剧之王》里这句经典台词的含金量至今仍在上升。
不久前,时尚界权威榜单Lyst指数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热门品牌和产品,把“全球最热门产品”头衔给了一双标价780欧元(约合人民币6418元)的人字拖。
据Lyst数据,这双名为“Dune(沙丘)”的人字拖,本季度搜索量激增162%,不少款式均已售罄。
广东人大喜,终于有人get到人字拖的魅力了。
视角转回国内,有些消费趋势也不遑多让,其中最典型的非溯溪鞋莫属。
各路丑鞋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但溯溪鞋再次突破想象,集“丑、贵、臭”于一体。在不少人的理解中,光脚穿溯溪鞋才能方便蹚水,结果惊讶地发现:不穿袜子的话,溯溪鞋会臭到让人瞬间社死。
但从去年夏天开始,溯溪鞋就在国内爆火出圈。
该领域的头牌KEEN,去年618在天猫卖了1700万元,以其均价1000元计算,卖了约1.7万双。
今年溯溪鞋的势头不减。新红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21日的90天内,关于溯溪鞋的相关笔记数量环比增加209.91%。与此同时,几乎所有能叫出名字的鞋服品牌,现在都推出了溯溪鞋。
是溯溪鞋真有独到之处?还是国内中产的品味也很难说?
“丑鞋之王”洞洞鞋,被它偷家了
近些年,似乎隔三岔五就有一种“丑鞋”要火一把。
比如,在电影《芭比》里出现的勃肯鞋;网眼有大有小、鞋面五颜六色的“渔网鞋”;被韩国女团捧红的、神似澡堂塑料拖鞋的“果冻鞋”。
还有影响力更大的洞洞鞋,曾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50项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现在彻底翻身,并形成了“洞门”。拥趸们表示:“一旦穿过洞洞鞋,你这辈子就定型了。”
时尚圈日新月异,丑鞋年年更新,现在轮到了溯溪鞋抢占C位。
顾名思义,溯溪鞋的作用原本是方便人们在溪流里行走。它的最大特点,是中底镂空和鞋面网状布料的设计,以便于排水速干、排出泥沙异物等,让人免受潮湿闷脚的烦恼。鞋头一般设计包裹严密,好保护脚趾。
虽然看着都有不少洞,但和洞洞鞋相比,溯溪鞋在不少人心里更具性价比。洞洞鞋有的功能和松弛感,洞洞鞋覆盖和没覆盖的场景,都能在溯溪鞋上找到。
功能上,溯溪鞋的设计和材料,让它湿后能干得更快;场景上,溯溪鞋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穿,也可以是户外战靴;并且,相比于凉鞋、拖鞋、洞洞鞋,溯溪鞋前面包得住脚趾,后面揽得住脚跟,露肤度有限,也是能出入职场的正经上班鞋。
说完不同之处,它们其实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首先都丑。KEEN的官方账号就曾以“丑鞋”自居,不少网友初见溯溪鞋也总忍不住好奇:“这不就是老头凉鞋的变种吗?”
KEEN:世界最丑凉鞋是如何诞生的
其次都贵。热门的溯溪鞋,比如KEEN和HOKA的热销款溯溪鞋,价格都在八九百元,比普通凉鞋贵了不止一星半点。
最后是相似的出圈路径。
洞洞鞋逆袭,初期基本上靠的是“秀场高调亮相+网红明星‘带货’+社媒持续助推”。
溯溪鞋也不外如是。先是巴黎世家、迪奥等大牌秀场上纷纷出现溯溪鞋元素,接着是秦岚、金晨、王一博、李现等明星上脚溯溪鞋,最后是抖音、等平台上出现大量关于溯溪鞋的各种内容。
图源:综艺《花儿与少年·好友记》截图
经典三板斧下来,足以再次撬开许多人的钱包。
又丑又臭,却让大佬们都坐不住了
在网上,关于某些溯溪鞋的“臭脚”“容易进石头”“不防滑”等吐槽十分常见,足以让他人掂量掂量要不要跟风。
而且作为新晋的丑鞋代表,溯溪鞋也让许多人不知道如何搭配穿搭,以至于在上,溯溪鞋搭配的相关笔记经常能获得数千点赞。
顶着众多debuff,溯溪鞋依旧完成了从小众到出圈到顶流的跳跃。
难道消费者又被资本做局了?
无风不起浪,溯溪鞋的首要推手,其实是源于消费者一个特色需求的爆发。
这些年户外活动大火特火,《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150亿元,2026年预计攀升至2700亿元。以北京及周边为例,除非是下暴雨下刀子,否则每逢周末,一些热门徒步路线上的人流,比早高峰排队等地铁的队伍还夸张。
玩得多了,不少人开始追求特色。一方面是“难度特色”,目的是锻炼或找虐,刚开始是“香八拉”,后来或许就挑战“大朝台一日顺”;另一方面是“内容特色”,目的在于经历体验,包括冰上扎营、看草原/星空/日出/云海、赏花赏雪等。
溯溪鞋就很好地迎合了两大特色的需求。
在穿它的户外场景里,难度可大可小,特色可多可少。
如果是专业溯溪,需要从溪流的下游攀登到中上游,途中需要徒步、涉水、攀岩、越野等。如果是休闲溯溪,可以结合游泳、露营、垂钓、摸鱼、打水仗等其他户外运动或娱乐形式,老少皆宜。
所以,有人甚至发出了“户外运动的尽头是溯溪”的感慨。
第二双推手,和鞋服品牌有关,特别是运动品牌。
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各个品牌推出的溯溪鞋,卖点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侧重功能性,比如萨洛蒙、HOKA等运动品牌推出的溯溪鞋,强调“速干”;有的侧重颜值,玩起了多巴胺配色,“薄荷绿”“玫瑰粉”“小熊白”等颜色一度火到断货;有的侧重联名,比如KEEN今年以来至少进行了八次联名,想打造潮流单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品牌默默以性价比优势来分一杯羹,比如安踏、李宁、迪卡侬的热销溯溪鞋,价格基本在150-450元左右。
庞大需求被成功激发,海量供给又及时跟上,溯溪鞋的蛋糕不变大就没天理了。
“中产+户外”,还能创造多少风口?
中产穿搭风格的变化,常常意味着一个造富风口。
10多年前,中产流行的是Normcore式穿搭。Normcore由“Normal(普通)”和“Hardcore(硬核)”合成,简单理解就是穿普通简约低调的衣服,乍看起来毫无特色,再看几眼又让人觉得颇有逼格。
不仅是中产,当时连国内外大佬也相当热衷于Normcore式穿搭,一身的纯色T恤、牛仔裤、帽衫、运动鞋、布鞋等。也因此,那些“无logo、无装饰、无性别”的服装品牌有好几年大受欢迎,比如无印良品。
溯溪鞋等户外产品入主中产的衣柜鞋柜,又代表着另一种风格:Gorpcore式穿搭。
Gorpcore由“Gorp”和“core”组成。Gorp代指最早的徒步者常带的高热量食物——葡萄干和花生,core还是可以理解为“硬核”,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把专业户外装备穿成日常街头时尚。
之所以有这些风格变化,核心也不是因为什么资本做局、品牌煽风点火,归根结底还是时代特色和消费者需求使然。
过去穿看似普通的衣服,现在穿专业户外装备,都是在暗中输送情绪价值。
2020年,北面和古驰首次联名,当时元气资本曾撰文评价道:在数字时代,时间是短缺的……户外自由活动的时间被重新想象为一种奢侈品。功能性户外鞋服为消费者制造拥有这种奢侈的幻象。
在此背景下,始祖鸟去年收入同比2020年大涨266%,吊牌一度被炒到300元;HOKA的营收年年飙升,今年在国内开了全球首家品牌体验中心,也是它迄今为止最大的门店;曾被吐槽是“老头登山乐”的萨洛蒙,在杭州印象城开业第二天,几百人排队;迪桑特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在2023年首次超过50亿元,安踏还曾给迪桑特中国制定了成为百亿品牌的目标。
和溯溪鞋一样,它们当中不乏颜值堪忧的产品,但也不妨碍卖爆。它们和溯溪鞋一起,给人营造常玩户外、有钱有闲的人设,好像下了班就要去山里走走——中年和中产之间,只差了一身户外装备。
至于丑?给足了情绪价值之后,缺点有时甚至可以变成特点。
即便抛开情绪价值不谈,日常穿户外装备也有实用价值:好穿。
专业户外装备,贵有贵的道理。衣服用的是GORE-TEX之类的高科技面料,防水又防晒,透气又保暖,耐用又轻薄;鞋子的防滑和缓震性能也毋庸置疑,比如通过Gel缓震科技打出名堂的亚瑟士,十几年前就号称能让“生鸡蛋从18米高空掉下来也不会碎”。
风靡一时的始祖鸟淋浴挑战,测试防水性能
所以,户外装备不一定是最舒服的穿搭,但至少比西装皮鞋穿着舒服、实用多了。
继续让人们心里和身体都舒服,下一个溯溪鞋也会很快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