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创板上市公司、半导体设备龙头屹唐股份发布公告,以非法窃取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内核技术,并在中国境内以专利申请方式揭露为由,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告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除了要求应材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9999万(人民币,下同,约1394万美元)。该案件已于8月13日立案受理。
彭博报导,屹唐发布公告称,公司因认为应用材料非法获取并使用了公司的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相关的内核技术秘密,还在中国境内以申请专利的方式披露了技术秘密,且将这项专利申请权据为己有,因此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告,提告金额为9999万。
屹唐称,利用高浓度、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进行晶圆表面处理是公司的关键技术之一,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干法去胶、干法蚀刻、表面处理及改性等半导体加工设备中。公司在该领域具备领先的原创性技术能力,并拥有相关技术秘密。
屹唐也提到,应用材料招聘了曾在屹唐半导体全资子公司Mattson Technology, Inc.(简称MTI公司)工作的两名涉案员工,而他们了解关于等离子体的产生和处理方法的内核技术,熟悉和掌握相关设备结构以及技术工艺。
在MTI公司任职期间,这两名员工均签署了保密协定,对包括涉案技术秘密在内的技术资讯承担严格的保密义务。
屹唐指出,证据显示,应用材料招聘这两名员工入职后,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发明专利申请,其中主要发明人即为前述两名员工,专利申请披露了屹唐半导体与MTI公司共同所有的涉案技术秘密。
屹唐在公告中指出,被告非法获取和使用原告的技术秘密,并在中国境内以申请专利的方式披露了这项技术秘密,将专利申请权据为己有,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对屹唐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
每日经济新闻以投资者身分致电屹唐半导体,公司董秘办人士说,因为法院刚受理了公司的提告请求,开庭审理时间需要等法院进一步通知。
这名人士也说,签署保密协定都是基本的,员工入职一般都要签。「但如果这些员工想要做一些坏事的话,签了保密协议也拦不住他们去做。」
芯片设备技术是中美长期科技战的焦点之一。迄今为止,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仍由美国、荷兰和日本主导。多年来,美国主导的行动,阻止陆企获得荷兰供应商ASML最先进的极紫外曝光系统,这类设备是制造最尖端芯片、用于开发人工智能算法所必需。如果没有美国设备供应商,包括应用材料和泛林集团的支持,ASML的技术也无法在芯片制造工厂使用。
虽然屹唐的举动可能被视为中国对美国的反击,但2家公司先前就有纠纷。2022年,应用材料曾起诉MTI公司涉嫌企业间谍行为,MTI公司当时否认所有不当行为指控。
屹唐半导体成立于2015年底,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所需晶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面向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厂商,提供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在内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配套工艺解决方案。公司于今年7月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