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塑料公约突删「减产」条文引多国反弹 今闭幕拍板存变量

    塑料公约最新主席文本草案出炉,删除「塑料减产」争议条文,引发多国强烈反弹,今晚闭幕会能否顺利拍板,充满变量。(记者曾原信/摄影)

    「全球塑料公约」谈判原订今落幕,大会预计今晚7时(美东时间14日下午1时)举行闭幕会。然而,联合国昨临时召开大会并发布最新主席文本草案,突删最具争议的第6条「塑料减产」规定,引发多国强烈反弹,批评此举使公约沦为仅处理废弃物的协议。大会主席虽承诺将重新提出版本,但今晚闭幕会能否顺利拍板,仍充满变量。

    「全球塑料公约」第五轮第二阶段政府间谈判会议(INC-5.2)自本月5日起于联合国欧洲总部万国宫举行,为期10天,来自184个国家、共3500名与会者齐聚日内瓦。会议以上届公布的「主席文本」为基础,力求在本轮完成所有条文草案。

    昨于闭幕前夕,联合国临时召开本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并在会前一小时公布最新主席文本草案。以欧盟、加拿大、小岛国家为主的「雄心壮志联盟」,以及产油国科威特、伊朗等「志同道合联盟」均表达不满,要求主席重提版本。

    新草案条文由原本32条减为31条,最大争议在于删除了原第6条「塑料减产」条文;第3条「塑料禁用清单」亦未纳入塑料产品化学物质规范,并删除附录列管的禁用清单,令主张减产的国家强烈反弹。另一方面,产油国则批评条约定义范围不明,提出反对意见。

    尽管大会主席瓦迪维索(Luis Vayas Valdivieso)强调,新版草案充分反映「平衡成果」,审慎考量各代表团的底线、坚持与目标,并尊重各国的需求与利益。但许多代表团严词批评,新版草案「不充分、不平衡」,也违背联合国环境大会第5/14号决议,针对塑料从生产、设计和处置的「全生命周期」,制定一项具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

    菲律宾代表批评案文「不充分、不平衡、没有内核义务」,沦为单纯的废弃物处理条款;英国代表则指出,国际社会正关注谈判进展,但本次日内瓦会议不仅未达成协议,反而倒退一步。多国代表团更指新草案已跨越各自的「红线」。

    会后,逾二十个公民团体联合声明,痛斥新版草案是「公然且危险的倒退」、「向化石燃料业者无可救药的投降」、「对人类的背叛」。全球焚烧炉替代联盟(GAIA)则批评,该文本对全球健康、科学、人权与未来漠不关心,只为追求表面共识;更删除了获百余国支持、被视为解决塑料污染关键的第六条「减少塑料生产」,完全排除终结塑料污染目标,使内容退化为仅着重废弃物管理的软性协议。

    GAIA并指出,新文本未涵盖塑料产品化学物质透明度、无毒再利用系统、废弃物分级、人类健康保护等关键要素,且削弱公正转型与财务机制,对长期争取环境正义的全球南方国家而言更是侮辱,呼吁各国拒绝接受此版本。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