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个月前允许对菲律宾出口20架F-16V的背景下,“Defence Security Asia”网站13日,援引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消息,称后者正在积极与菲律宾学术界、工业界合作,意图将这笔大单收入囊中。简单来说,就是培养本土买办势力,争取把菲律宾根本用不上,但利润非常丰厚的军售落实。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果然是有想法的
作为一个2024年GDP达4700亿美元,排全球第33位的国家,菲律宾正常情况下的单笔军售上限,应该在20亿美元左右。而今年4月美国国务院批准的对菲律宾军售,是以55.8亿美元出售20架F-16V(包含4架双座教练型号)。虽然菲律宾内部也有“应该把握良机,拿下先进装备”的声音,但菲律宾空军自己很冷静地将目标,锁定在韩国FA-50、瑞典“鹰狮”身上。6月初,菲律宾与韩国签订了初步采购协议,约定以7亿美元采购第二批12架FA-50。
▲菲律宾已经向韩国采购第二批FA-50
考虑到菲律宾微薄的武器进口资源,这个单子签了之后,大家本来都觉得后面应该没F-16V和“鹰狮”的事了。但洛克希德·马丁之所以能成为全球顶尖的军火公司,当然是有自己的独门绝技。F-16V这个型号,早年是针对F-16庞大存量,所开发的升级项目,洛克希德·马丁最开始也就只是想赚点升级费用。谁也没想到,由于F-35A一再延误且限量销售,其他国家的五代机也迟迟没入场,导致F-16在问世近50年后,最新改进型号依然能源源不断地拿到订单,而且单价不比F-35A低多少。
▲F-16V是真的很贵
面对这种毫无风险,每一单都是血赚的场面,洛克希德·马丁不惜投入重注,将F-16V生产线迁到异地(原厂址腾给F-35生产线),准备大干一场。然而,正如同商业中从来都不缺乏,被短期成绩所迷惑,投入重金后血本无归的情况,洛克希德·马丁在付出这么大的成本后,也意识到自己过于乐观。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在2025年,以超过2亿美元单价,采购四代半F-16V的买家,是真的不多。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这20架订单才显得弥足珍贵。
▲转移F-16V生产线意味着巨大的沉没成本
洛克希德·马丁仍然是经典操作,一方面游说美国政府提供贷款,这一点已经得到菲律宾驻美国大使罗穆阿尔德斯的证实,后者提到菲律宾正准备与美国谈判,并希望获得国防采购优惠条件。另一方面,就是前面提到的,积极培养菲律宾本土买办,提出“不再将美国视为武器供应商,而是国防创新生态长期合作伙伴”的美化概念,再通过与菲律宾大学合作,投资建立实验室、培训中心等方式,获得菲律宾内部支持。最终双管齐下,多方分润这55.8亿美元和后续利益。
▲洛克希德·马丁确实是经验丰富
站在菲律宾的角度,其根本没有装备F-16V的需要。这种高端四代半战斗机在菲律宾空军手里,发挥出来的价值未必比FA-50高多少,但付出的经济代价却相差四倍以上。这笔钱当然不可能由美国,或者菲律宾政治家族出,最终还是要分摊在所有菲律宾人身上。而从国内的角度上看,这20架F-16V订单一旦落地,将直接榨干菲律宾本就稀缺的国防资源,至少几年内都不可能有大的进步,自然就算不上什么坏事。
▲FA-50其实就是菲律宾空军装备的上限了
这几年为了重返菲律宾,美国和其盟友确实向菲律宾提供了一些好处。但从历史经验来看,一旦美国站稳脚跟,背后的商业和军工财团,是不可能不伸手捞利益的。比较典型的就是日本,其采购F-35的均价位于全球前三,贸易谈判也不得不屡次让步。菲律宾就算能逃得了洛克希德·马丁出口20架F-16V的谋划,后面也还有其他同样昂贵的美国武器在等着,无非是早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