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7262 帖子
新版《哈利·波特》三人组官宣!网友冲爆官方(组图)
好消息:剧集版《哈利·波特》主角三人组终于定下来了!坏消息:因为网友“反馈”过于“热情”,官方宣布三位小演员的帖子评论区直接被干到关闭...从剧版《哈利波特》立项开始,全球网友就一直对选角一事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毕竟魔法世界陪伴过太多人成长,经典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去年秋天HBO宣布公开招募演员,超过3万名小朋友热情参加了主角试镜。官方招募中提到,小演员需要是居住在英国或爱尔兰的9 ~11岁的孩子。首轮试镜需要拍摄两段视频:一段表演短篇故事或诗歌,另一段讲述生活、家人、朋友或宠物。也因此,今天三位小演员的人选一经敲定,就掀起了全球大讨论。官方预计正式拍摄会从今年夏天开始,考虑到过去20多年《哈利·波特》系列的影响力,新版剧集无论怎么拍都要被拿去和旧版做对比,确实也不是个轻松的事儿。再加上,和电影相比,剧集的拍摄时间可能要长不少(目前定为7季),主角可能要连续拍摄十几年,三人的相貌、气质、演技都会在成长中一直变化。能想象到,不管怎么选,肯定都没法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不过至少目前看来,三小只的选角还没有像之前官宣的斯内普那样,引起大范围的不满。(将饰演剧版斯内普教授的英国演员帕帕·厄希度)三人中有两人都有过演艺经历。赫敏的扮演者阿拉贝拉(Arabella Stanton)在伦敦西区上演的音乐剧《玛蒂尔达》中担任过主角,业务能力在线。在成功试镜赫敏的消息传出后,阿拉贝拉在舞台上唱歌的视频也被网友翻了出来。目前大家对小女孩的整体印象还是不错的,认为她的形象非常接近原著。同时这个角色的敲定,让不少粉丝松了一口气。在三位主角征集之初,官方曾宣传“我们致力于包容、多元化的选角”,随后各种流言提到,赫敏可能最终被“多元化”改造成黑人版。(《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舞台剧中,黑人女演员诺玛·杜梅温尼扮演赫敏引起过争议)虽然阿拉贝拉仍然不是很多人心中合适的赫敏,但至少小姑娘有展现过自己的演艺能力,在气质上也和当年的艾玛有点像。不像传闻中的“多元化选角”那样离谱,已经很让人松一口气了...哈利的扮演者多米尼克(Dominic McLaughlin)也有演艺经历,他参演了一部即将在电视台播出的喜剧《Grow》,目前还没法看到他在剧集里是啥样子。不过官方放出的这张照片可能因为拍摄角度问题,显得多米尼克更像是那种会欺负别人的“校霸”,而不是从小在楼梯间长大的自卑小男孩...网友们的吐槽也集中在这一点:感觉他像是会邦邦给我两拳的那种坏学生:有网友翻出了小朋友的日常照,看起来比官方放出的照片要好很多。再把哈利波特标志性的黑框眼镜往上一P,确实有内味儿了...至于罗恩的扮演者阿拉斯泰尔(Alastair Stout),他在三人中属于资历比较浅的,没有正式演戏经历只拍过广告,让人很期待他在正式剧集中的表现。虽然不少网友吐槽不符合心意,但至少三小只的角色选择没有出现那种太夸张的大问题。(罗琳:三位都很棒!我超开心!)从官方账号下评论区的留言也能看出来,大家目前提到最多的不是三小只,反而是之前官宣过的“黑人版”斯内普教授。早在两个月前剧集官方就宣布,由已故演员艾伦·瑞克曼扮演的斯内普教授,在新剧集中将由演员帕帕·厄希度(Paapa Essiedu)扮演。当时大家就表示不服,按照JK罗琳在书中的描述,斯内普的形象应该是身形瘦削、皮肤蜡黄,有一个很大的鹰钩鼻和一头齐肩的油腻黑发,黑色眼睛透露出一些冷酷。(网友预测形象)但如今让帕帕来演...气质上倒是没啥硬伤,但就是很难想象怎么能把他和原作中的斯内普教授重叠起来。(网友制图)今天三位小演员官宣后,斯内普的选角再次激起了民愤。因为质疑声太多,官方火速关闭了官宣帖子的评论区。不过显然大家还没发泄够怒火,又跑到其他帖子下面留言:“三人组的选角看着很不错,是时候重新给斯内普教授选角了。”“我对三小只没啥意见,但求求了赶紧换一个斯内普吧,现在这演员不说是和斯内普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是毫无关系。”“别急着去关掉评论,你们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斯内普这个角色。不是说演员本人不好,你们再怎么也得找个和原著相符的人来吧?原著对斯内普的刻画十分细致,不能随意挑一个完全不像的演员来替代,还好意思声称是在严格忠实于原著进行改编。”“你们再说下去这条帖子的评论区也要被官方干掉了”网友们已经想象了一下剧集中的斯内普会变成啥样,如果真按照这个选角坚持下去,到时候估计会各种出戏了。(网友预测形象)此外,目前已经确定的主要角色还有这些:美国演员约翰·利特高饰演邓布利多教授,因为他是美国人,也遭到不少质疑,因为大家默认《哈利·波特》系列应该都是全英主创。珍妮特·麦克蒂尔饰演麦格教授尼克·弗罗斯特饰演海格保罗·怀特豪斯饰演费尔奇卢克·萨隆饰演奇洛很多值得期待的角色还要等待官方公布。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哈利·波特》原班演员都不会回归电视剧改编,也算是对新一代魔法世界的彻底重启了。不管最终剧集拍出来效果咋样,肯定还会有很多人愿意从头到尾再看一遍。有网友找出了当年三位主角第一次官宣的照片,不禁让人感叹时间真的是超快。一代人陪伴着三小只在屏幕里慢慢长大,而如今,新一代的孩子又会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见证一个全新的魔法世界。或许20年后,看着这一版剧集长大的孩子们也会找来今天三位小演员的官宣照,感慨时光飞逝,自己的成长中也有过魔法世界的陪伴吧...
麦当劳治“偏头痛”炸出史上最好笑营销!(组图)
谁能想到,麦当劳的薯条配可乐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治偏头痛?最近,一则“麦当劳可以治偏头痛”的传言在网上疯传,并在TikTok上掀起一阵热议。不少饱受偏头痛折磨的网友纷纷表示,在头痛欲裂时来一份“麦当劳偏头痛套餐”——一大杯可乐配大份薯条,竟然能迅速缓解症状,堪称“速食疗法”。
这个“偏方”在TikTok上掀起一阵飓风,网友纷纷晒出“疗效认证”,甚至惊动了神经科专家。
TikTok网友的“医学发现”薯条可乐竟成止痛神器?事情的起因是一位TikTok用户@MillyHancockk的分享。她饱受偏头痛折磨,试过各种方法:吃药、按摩、针灸、冥想……统统没用。最后,她决定“死马当活马医”,尝试了TikTok网友推荐的“偏头痛套餐”——一大杯可乐+大份薯条。视频里,Hancock 果真开车去到麦当劳,买了网上传说的“治偏头痛套餐”,而后当场开吃!
结果她确认,“这方法有效。”
这段视频迅速走红,一夜之间播放量突破400万次,并引发大量网友的共鸣。
许多饱受偏头痛困扰的网友纷纷现身说法,称自己在偏头痛发作时,尝试了薯条配可乐这个 “偏方”,疼痛真的能迅速得到缓解,大家都在评论区里疯狂点赞,直呼 “有奇效”!“这是我的常用方法!我吃止痛药,再喝可乐,痛楚慢慢减轻时,我就会开始渴望盐分……”“不是Diet Coke!一定要全糖可乐 + 布洛芬 + 咸食。”“我知道只是盐和咖啡因的作用,但每次偏头痛来或快来时,我只要喝杯可乐、吃些薯条,就立刻好了。”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分享这个偏头痛偏方,麦门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好家伙,尊嘟假嘟?第一次听说薯条配可乐还有这功效? 有人调侃:“清朝人输就输在没有麦当劳,否则《甄嬛传》里宜修的头风病早好了!”
要是当年有这套餐,说不定甄嬛传又是另一番结局了。
还有人开玩笑说:“麦当劳这是要进军医疗界的节奏啊,以后医院旁边是不是得开几家麦当劳,方便患者‘对症下药’?”网友:还有这种好事?这我可要信了啊!
“怪不得我喜欢吃可乐薯条,原来是在自救啊!”
我悟了,下次头疼就这样吃~
嘴馋的网友表示,现在已经开始头疼了
“麦当劳是我的‘急诊科’,薯条是处方药,可乐是输液!”
“建议纳入医保,比布洛芬见效快!”就这样,“McMigraine Meal”(麦当劳偏头痛套餐)正式出道,成为新一代“民间神药”。不少人纷纷尝试这个偏方。
科学解释:咖啡因+盐,真能止痛?尽管“麦门信徒”热情高涨,质疑声也不少: 反方观点:“这就是心理安慰!吃垃圾食品的快乐掩盖了疼痛!”那么,问题来了:吃麦当劳真的能治偏头痛吗?这到底是垃圾食品的幸福感带来的心理安慰,还是确有科学依据?这一现象很快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近日,美国一组神经科专家针对“麦当劳疗法”展开研究,分析快餐成分是否真能缓解偏头痛。答案是:某种程度上,还真能!专家们发现,麦当劳套餐中的特定营养素和化学物质,可以通过调节大脑和胃肠道的相互作用,快速减轻偏头痛症状。专家解释称,咖啡因、复合糖、盐和碳水化合物都有助于缓解严重头痛的症状。纽约邮报采访的神经科医生David Walker博士指出,可乐中的咖啡因在短期内确实有助于减缓偏头痛,特别是与止痛药(如布洛芬)同时使用时效果更佳。 许多头痛是由于大脑周围的血管扩张(为了增加氧气流量)引起的,而咖啡因能收缩血管,从而缓解疼痛。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市售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咖啡因复方制剂)都含有咖啡因成分。
另外,薯条的盐分,能补充电解质,稳定神经。偏头痛有时与体内钠等矿物质不足有关,而薯条上的盐分能补充电解质,帮助稳定神经功能。而糖分+碳水,能快速提升血糖,缓解不适。高糖高盐的食物组合能快速提升血糖和血压,这可能为部分因低血糖或脱水诱发的偏头痛患者带来暂时的缓解。 因此不少网友也建议,可乐最好还是喝带糖的,无糖可乐无效,毕竟,里面含有的糖,对头痛才真的有效。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临床数据来证明麦当劳套餐可以治疗偏头痛,但从机理上来说,有一定可能性。所以,综合来看,这个“套餐”确实可能对部分偏头痛患者有效。不过,专家也提醒,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偏头痛成因不同,这个“偏方”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咖啡因、盐和快餐也有可能引起偏头痛。有人就表示完全无效果,甚至会起反作用。
偶尔食用这份“套餐”缓解头痛无妨,但不能养成常去麦当劳的习惯。毕竟,这只能算是一种辅助缓解方式,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手段。偏头痛患者若症状严重或频繁发作,还应及时就医。也就是说,长期依赖可能引发肥胖、高血压,且咖啡因过量会加重头痛,“偶尔‘开药’可以,别把麦当劳当‘三甲医院’!”
大份薯条+可乐限时回归麦当劳赢麻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有人质疑:“这怕不是麦当劳的新型营销套路?”网友纷纷进行调侃:华莱士:谁还不是药了,我还治便秘
肯德基:好恶毒的商战汉堡王:好恶毒的商战华莱士:好恶毒的商战
肯德基:那我呢?那我呢,我的可乐和薯条怎么说?不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商战一向“腥风血雨”。就在几个月前,麦当劳还因为“CFC无笼鸡”广告(模仿KFC)被肯德基反手一个“KFC好炸鸡自有答案”反杀,落了下风。
但这次“偏头痛套餐”的意外走红,让麦当劳在商战中扳回一城。品牌相爱相杀间,我们都是流量play里的一环。不管是不是营销,麦当劳这次确实赢麻了。就在“偏头痛套餐”走红后,日本麦当劳宣布:5月21日起,特大可乐+薯条限时回归!此次大份薯条的容量约为普通中薯的1.7 倍,售价480日元(约合人民币24元);大份可乐的容量则是中杯可乐的2倍之多,单点价格为420日元(约合人民币21元)。
这波操作,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麦当劳以往的“大规格营销”: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日,麦当劳每年都会推出相应的“大暑日”营销:以超大薯条免费续添为噱头,结合“花式吃薯条”挑战,成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参与。
还有麦当劳当家单品“巨无霸”汉堡,名字自带“大”字Buff,50年畅销不衰,也是品牌以“大”为卖点创造出的差异化单品。
在餐饮界,像麦当劳这样靠放大版产品做营销的案例,可不止这一家。旺仔牛奶就凭借大容量牛奶营销,成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此前旺仔牛奶推出8L装的旺仔牛奶。网友:带这种8L液体去赶灰机的人,是条汉子。
来啊,一起醉奶啊
作为辣条界的 “扛把子”的卫龙,也深谙放大版营销的精髓。卫龙推出的超大包辣条,同样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卫龙的大容量辣条,XXXL辣条桶,标榜“一口解压”,放在货架上过于醒目。
放大是这样的,这和小孩已经基本没什么差别了。
回到正题,麦当劳偏头痛套餐”确实可能对部分人有效,但终究只是辅助手段。如果你偶尔头痛,试试无妨;但如果频繁发作,还是得找医生。毕竟,长期靠麦当劳治头痛,可能头不痛了,但血脂该痛了……
印度强奸未成年人:罪犯获保释与受害者结婚(图)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香港《南华早报》28日报道,印度东部一家地方法院近日批准一名强奸未成年人案罪犯的保释申请,允许其与受害者结婚,引发公众愤怒。报道称,这名现年26岁的男子因涉嫌强奸一名案发时仅为16岁的未成年女孩,于2023年被判入狱。他最近申请临时保释,声称双方家庭都同意他与受害者结婚。他的律师在法庭上说,“申请人已表示同意这一安排,并承诺在获释后举行婚礼”。该法院认为,他们的关系是“双方自愿的”,因此批准他保释。报道说,这项最新裁决引发公众对备受争议的“嫁给强奸犯法案”的愤怒,这将允许罪犯通过与受害者结婚的方式,以请求减轻处罚或免于被起诉。报道援引网友评论称,“这算哪门子正义?被告提出和受害者结婚,显然是因为这能(让他)免于牢狱之灾……法律应该识破这些伪装,严惩罪犯。无论是否相爱,与未成年人发生关系都是犯罪”。还有网友说,“妇女哭诉被强奸,法庭却让罪犯合法强奸受害者”。此外,《南华早报》提到,印度媒体上个月就相关案例撰文称,“印度法院曾多次将性侵犯案件归咎于受害者,并以建议结婚等荒谬的理由批准罪犯保释,从而破坏人们的信任”。在印度,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十分猖獗。去年8月,印度加尔各答一名实习医生遭到奸杀,引发全国范围的医生罢工,数万人走上街头要求改变医生及职场女性所处环境不安全的现状。印度《德干先驱报》称,2022年,印度记录的强奸案超过3.1万起,平均每天85起。然而,这一数字只是冰山一角,大量案件因社会压力、害怕报复等原因未被报案。更令人失望的是,印度强奸案定罪率极低,2018至2022年间,定罪率仅有28%左右。
印度打怕了?加速五代机AMCA研发2029年成军(组图)
拖延了很多年的印度自行研发第五代战斗机项目AMCA,终于有了新进展。根据印度媒体援引印度国防部消息,当地时间5月27日,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正式批准了印度第五代隐身战斗机AMCA的发展框架计划。据悉,AMCA将由印度航空发展局(ADA)牵头展开原型机研制,印度斯坦航空(HAL)负责具体制造,还将引入一些私营公司参与制造,这所谓是印度特色的“公私合营”五代机发展模式。印度五代机AMCA按照印度国防部和之前消息源披露的消息,AMCA给的时间节点非常紧,要求在2029年前完成首飞,甚至还有说2029年就开始装备部队的。总之,看起来印度的第五代战斗机项目兜兜转转之后,现在终于启程了。印度的第五代战斗机,怎么就变成了“公私合营”模式,还要求2029年首飞,这事儿靠谱不?很明显不靠谱。“公私合营”模式我们先说说这个所谓的“公私合营”模式是啥,所谓的印度军工行业的“公私合营”,或者说引入民间资本,算是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之后,对印度军工行业做出的历史性重大改变。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先前印度的军工行业我们都知道,印度的国防工业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旗下的研究所、兵工厂组成,包括50多家国有的设计局和40多家兵工厂,这是一种类似于计划经济的国防工业体制。但印度的军工行业,研发和生产效率之低下,大家有目共睹。搓个飞机坦克搓个几十年,HAL堪称修机圣手,修两架飞机完事能给你修出三架来,这些梗大家都知道。所以莫迪上台之后,就开始寻摸着改变印度国防工业现状。而老仙给出的方案,就是引入私营资本来参与研发和制造,莫迪称之为军工行业的印度制造模式。有一说一,这么些年印度的私营资本集团,比如阿巴尼家族的信实资本集团、塔塔家族的塔塔集团等,纷纷进军印度军工行业,也确实拿出了一些说得过去的成果。比如印度和韩国韩华的K-9自行火炮合作项目,在印度自己造100门K-9自行火炮,就是L&T工业集团出面和韩华主导的合作,工厂厂址设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K-9自行火炮装配车间再比如塔塔集团玩的更大,承接了给波音公司生产AH-64E阿帕奇卫士武装直升机的机身,F-16V战斗机的大翼等零部件的业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甚至一度考虑将整个F-16V战斗机总装线都搬到印度。比如现在的“阵风”战斗机项目,印度一直想让法国把“阵风”战斗机的生产线给搬一部分到印度来,而打算接盘法国达索“阵风”生产线的,就是阿巴尼家族的信实集团。阿帕奇直升机在印度的机身生产线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度的所谓军工行业的“公私合营”,或者说引入私营资本,归根结底就三点:其一,引入私营资本,看看能不能跟之前DRDO的老体系形成互相竞争的关系;其二,通过允许大型财团进军军工行业这个门槛高、利润高、旱涝保收的行业,向印度财团输送利益,绑定财团和人民党之间的关系;其三,利用印度的军火市场,推动国际军火商市场换技术。但是问题来了,我们说中国的军民融合,引入民间资本投入军工行业,最大的优势和依托是我们的民间研发力量,民品产能足够强大和雄厚,甚至研发人员离开了军工行业,很快就可以和民间资本形成正向的交流循环。光辉战斗机的生产厂房而印度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军工还是民品、研发力量、研发人员都相当薄弱,在蛋糕还没有做大的情况下就贸然重新划分蛋糕,带来的必然是军工行业研发力量的流失,而民间资本的研发力量也没有提升多少。其次,军工行业我们都知道,且不说门槛高低,最典型的问题是这是一个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作为基础,做大量工程试验用于技术储备,还需要建设大量研发试验设施的行业。而这方面都是军工行业的纯投资,是看不到任何效果的。甚至投入进去的钱到底是真的有成果,还是纯纯花冤枉钱,都不清楚。这毫无疑问,是违背资本的投资逻辑的。光辉战斗机来自“五湖四海”的装备这让印度的大型财团在进军军工行业时,往往选择的都是捡现成的。比如直接引入国外现成的产品,所谓L&T和韩华的合作,塔塔和洛马、波音的合作都是这个逻辑。目前为止,印度自己的私营资本没说拿出什么自行研发的大型成套战斗装备。证明这些印度财团,所谓的进军军工行业,多的还是看重的军工行业利润高,营收稳定的特点,并没有多少提升印度自主研发能力,协助印度改善一下大型战斗装备研发上效率低下、产品性能差问题的意图。印度五代机AMCA我们还是说回印度的这个第五代战斗机项目AMCA,印度国防部的说法是交给航空发展局(ADA)牵头,HAL和另一家私营公司合营。这路子只要是了解LCA“光辉”战斗机发展的历史,就知道坏菜了!所谓的印度航空发展局(ADA),其实就是印度当年在研发LCA战斗机的时候弄的一个专门的开发机构。跟HAL之间的关系,好比某某设计局和某某厂属设计室之间的关系。而ADA弄个LCA弄了四十多年,弄出个什么东西来大家有目共睹,现在印度又将AMCA交给了ADA,那不又是走回到LCA研发的老路子上去了吗?至于后面的HAL和私营公司,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印度目前几个大的资本财团,虽然进军军工行业进军的红红火火,但是基本不具备自主研发大型成套战斗装备的能力,基本都是等着外资拿着成品市场换技术的来喂到嘴里为主。所以,在AMCA的研发里,估计HAL和私营资本,对于前期的技术状态选型,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基本是做不了什么的,研发力量太薄弱。但是等到设计发图、具体的工艺设计时,也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利用给国际军火商搞外包的优势,来看一看某些部件具体应该怎么制造。尔后等到AMCA比如量产的时候,也许可以凭借私营资本的力量,来看看能不能提高一下AMCA的批产速度,避免再出现LCA这四十多年搓了三十多架的“悲剧”,最多也就能做到这样子了。但是,就算是印度真的能把研发和生产机制理顺,也就是ADA研发,HAL和某个私营资本集团联合生产,这问题也还在后边呢。最简单的,你印度有足够的研发力量来研发这个AMCA吗?你就看AMCA已经拖了多少年了,最早在2014年、印度和俄罗斯在PAK-FA项目上的合作黄摊子之后,就开始吹了。吹了10年了,还是PPT状态……就知道这项目究竟有多么不靠谱了。十年来光是各种PPT,各种构型就出了不下三四个,光是吹ADA已经完成详细设计、设计发图,到HAL开始建造AMCA的技术原型机,又有不下三四次。班加罗尔航展上的AMCA模型结果兜兜转转这么些年,还是在PPT上打盹,甚至今年的印度班加罗尔航展,ADA/DRDO拿出来的模型做的甚至比之前还要粗糙,就能看出印度对这个第五代战斗机心里根本没数也没底。更不用说,就算是ADA设计没毛病,HAL根据设计发图也开始制造原型机了,这问题也依然存在啊,你看AMCA有多少东西是被卡脖子的?咱们都不用说AMCA,还是说回LCA MK1A。光辉战斗机与F-404发动机LCA MK1A之所以进度一拖再拖,就是因为通用电气负责提供的F-404-IN20中推发动机产能不足,被卡了脖子,这个问题是你DRDO能搞定,还是印度某个私营企业能搞定?私营企业给洛马公司外包个机身可以,你叫他外包个航空发动机的研发给大家看看?明显不可以的吧。所以,所谓的印度国防部想借助私营资本的生产能力(说真的,这产能也没见得好到哪儿去)来提振AMCA的产能,确保这些飞机能够快速装备部队……大伊万认为,多少还是想多了,你难道只考虑怎么造飞机的壳子,不考虑主要分系统的吗?最后,ADA这几年上马的项目也确实太多了,LCA MK1A这个玩意就不说了,然后还有一个类似于阵风的LCA MK2,此外印度海军甚至还有一个定位是近似于第五代舰载机的TEDBF,现在又来一个AMCA?可想而知,以印度目前航空工业的研发能力,到底能不能支撑得起同时推进这么多研发项目来。事实上,就算是现在最为简单的LCA MK1A都在拖拖拉拉,那就更不用说了。咱觉得吧,就印度在LCA项目中表现出来的研发和管理能力,AMCA这个东西别说是在2029年搞定首飞了,能在2035年之前基本搞定一个能看的壳子就算不错了。现在印度急着要上马AMCA,大概是被巴基斯坦要弄到歼-35的传言给刺激到了。所以说,这大概就是印度特色的眼高手低的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吧。
万科创始人王石在朋友圈发文表态 引发关注(图)
今日(28日),万科创始人王石在朋友圈的一则发文,引发各界关注。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王石发文称,“正在尝试和万科的决策层建立畅通的联系,为万科的平稳过渡,为保护广大投资者、万科合作伙伴、13万员工的福祉而尽所能。”王石还表示,“在外界看来,王石就是万科,万科就是王石。我认可:万科是我创建的、制度是我建立的、团队是我培养的、接班人是我选择的。岂能推卸对万科应尽的责任呢?”万科管理层更替公开资料显示,1988年万科股份化改造之后,王石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1999年-2017年担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在长文中,王石回忆称,1988年股份化改造,万科成为继深圳发展银行后第二家股票柜台交易的股份公司。没有股份制改革,万科不可能发展成世界五百强知名企业。在万科“企业股”诞生后,每年分红所得,除了用于购买新股之外,剩余资金用于补偿资助1988年股改时的万科在册员工。王石还说,“顺便提一句,1988年至2020年期间,我没有从企业股的分红中获取过一分钱。名和利上,老王选择了名。”2010年,万科销售额突破千亿,成为国内第一个千亿房企。2017年6月,王石正式离任,郁亮成为万科新一任董事长。退休后的王石,被万科董事会委任为董事会名誉主席,不参与公司治理。直至2025年1月,郁亮申请辞去万科董事会主席职务,此后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并担任执行副总裁职务。新任万科董事会主席辛杰,自2017年9月起任深铁集团董事长,此前曾任万科董事会副主席,担任过多家大型企业董事长,具有地产、商业、酒店、建筑等多领域工作经历。2月5日,万科内部发文宣布多位高管人事任命,新任管理层均具备深圳国资背景,覆盖集团层面的财务、战略、法务、开发等核心部门。随着新一届管理层的交接,外界称,万科从职业经理人治理下的“郁亮时代”进入深铁接管下的“辛杰时代”。阶段性困难自2024年业绩录得巨大亏损,万科现金流阶段性困难备受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在各方支持下,万科偿债工作有序推进,2025年一季度到期公开债均已完成兑付。在境内债方面,万科已经兑付多笔公开债,包括1月27日到期的“22万科MTN001”,发行规模30亿元;2月16日到期的“22万科MTN002”,发行规模30亿元;2月25日到期的“22万科MTN003”,发行规模20亿元;3月4日到期的“22万科01”,发行规模8.90亿元。境外债方面,万科旗下一笔发行总额4.23亿美元、利率3.15%的美元债于5月12日已到期,该笔境外债也已获得偿付。在融资端,去年以来,大股东深铁集团已通过大宗交易、REITs认购、股东借款等多种方式力挺万科。今年5月21日,万科又公布了一笔42亿元借款的新进展。根据公告,万科已与深铁集团签署借款合同,并收到深铁集团提供的42亿元借款,三家担保主体提供了信用保证。除了上述42亿元借款外,今年2月10日,深铁集团向万科提供金额为28亿元的股东借款,4月29日提供33亿元借款,5月14日提供15.52亿元股东借款。不过,真正脱困还必须依靠是市场回暖和自身“造血”。据万科一季度财报,万科前3月实现营业收入379.9亿元,同比下降38.3%。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贡献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下降51.1%;经营服务业务贡献营业收入122.7亿元,同比增长12.1%。销售方面,万科前3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49.2亿元,回款率超过100%;实现大宗交易签约金额38亿元,涵盖办公、商业、公寓、教育业态等7个项目;实现盘活回款24笔,合计40.9亿元。
Breaking
免费医疗不是”全包”: 21岁女子来多伦多做移植手术, 欠债$2万!
在女儿即将接受第二次双肺移植手术的前几周,来自新斯科舍省科尔港(Cole Harbour)的丽莎·阿里(Lisa Ali)说,她害怕接电话,因为不知道电话那头会是谁。
图源:Judy Robichaud
她和20岁的女儿塔利娅·阿里(Tahlia Ali)已经在多伦多生活了一年多,等待这项拯救生命的手术——这种手术在新斯科舍省无法进行。
这种等待让新斯科舍省的患者需要自掏腰包承担高昂费用——一旦被列入移植名单,病人就必须搬到多伦多,等待匹配的肺源,并在术后住上几个月以恢复。
“我那时靠刷信用卡生活,根本无力还款,”丽莎在接受CBC采访时说,“我在等关于肺移植的电话,结果打来的都是讨债公司。”
图源:Judy Robichaud
阿里一家是过去几个月向CBC新闻讲述经历的三个新斯科舍家庭之一。他们都因必须跨省等待肺移植手术而遭遇严重经济困境。
阿里一家表示,在本就艰难的时刻,联邦和省政府缺乏经济支持,让他们承受了巨大压力。塔利娅在完成第二次移植手术一个月后仍在重症监护室,因为其中一个肺无法适应,被迫摘除。
“这次手术后她出现了很多我们没料到的并发症,”她的外祖母朱迪·罗比肖(Judy Robichaud)说。
“我们本以为她现在已经能出ICU了……但连医生也说不准接下来会怎样。他们只能一天一天观察。”
图源:Lisa Ali
第一次移植是在2020年
塔利娅7岁时被诊断患有肺动脉高压症。当时医生告诉家人,这是致命疾病,唯一的治疗方法是肺移植。
她在16岁时,于2020年完成了第一次肺移植。家人好不容易在新斯科舍省稳定下来,但塔利娅又出现了新的健康问题,不得不再做一次移植。
“塔利娅现在正拼命坚持,”罗比肖说,“她在努力,所以我们也必须坚持到底。”
更大的负担来自经济压力
丽莎·阿里表示,大多数人不知道肺移植患者被列入等待名单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全职照护人。
这个照护人无法工作,因为他们要每周数次带患者去医院,确保患者按时服药。
她本以为离职后可以申请联邦就业保险照护津贴,结果却因为少了不到10小时的工作记录而被拒。
加拿大就业和社会发展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她可以对这个决定提出申诉,但必须在30天内完成。
丽莎说,当时她手头事情太多,根本无暇顾及申诉——她只有几天时间搬出租屋、在多伦多找住处,还要赶上女儿的首个医生预约。
“我当时的想法是:‘我根本没精力去申诉了。’”她对CBC说。
虽然新斯科舍省为因治疗而长期离省的家庭每月提供3000加元的生活补助,但这笔钱只够支付在多伦多的租金。丽莎估计,算上这笔补助,她仍然欠下约2万加元债务以支付其他生活开销。
而如今,由于孙女术后并发症严重,罗比肖预计他们还要再待一年才能回家。
她说,亲朋好友不断伸出援手,帮助她们维持生活。上周六,达特茅斯(Dartmouth)的Colleen’s Pub为她们举办了一场筹款活动,筹得超过5000加元。
“如果没有我们的亲友一直在背后支持,我们根本撑不下去。我真的无比感激他们。”罗比肖说。
呼吁政府做出改变
罗比肖和丽莎·阿里表示,省政府和联邦政府都应该为像她们这样的家庭提供更多帮助,并打算与其他新斯科舍家庭联合起来,推动改变。
新斯科舍省卫生部长米歇尔·汤普森(Michelle...
「不哭闹的婴儿」重生娃娃走红 有人寻慰藉、有人怕太真
凯莉·梅普(Kelli Maple)温柔的把她的宝贝「娜奥米」(Naomi)放上Nuna汽车安全座椅,开车带她去商场;在商场停车场,23岁的梅普把穿着连身衣(onesie)、头戴蝴蝶结的小娜欧蜜放进一辆高级婴儿车里,旁边还摆着随身音响、绒毛玩具和奶嘴。
梅普和娜欧蜜有说有笑,她帮她添购童装,大多数人以为她们是一对普通的母女;然而,娜奥米并非真人,而是惟妙惟肖的「重生娃娃」。
华尔街日报报导,栩栩如生的「重生娃娃」(reborn dolls)红遍全球,收藏家认为,永不哭闹的拟真婴儿可为失去孩子的女性或失智等疾病患者提供慰藉,且与其他兴趣无异;反对者则认为,重生娃娃让人看得毛骨悚然,部分议员提案禁止这类玩偶出现在公共场合。
重生娃娃具备收藏价值,其单价上看1万元;这种娃娃在21世纪初期出现,近年在全球掀起风潮。
自认为「父母」的收藏家大手笔添购高档婴儿用品,并像宠爱孩子般对待重生娃娃。
但在巴西,重生娃娃逐渐成为众矢之的,议员提案禁止重生娃娃出现在公共场合。
在美国,重生娃娃的世界藏在众人眼线之下。这个劳力密集的家庭手工产业,多由业余工匠以纯手工的方式在地下室进行,为硅胶娃娃手工塑形、植毛并上彩绘。
华尔街记者洛莉‧萨特兰(Rory Satran)采访一名重生娃娃工匠,并告知从未在纽约见过有人抱着重生娃娃;这名工匠会心一笑,说道:「你一定看过,只是没有发现。」
反对重生娃娃的人士认为这种拟人玩偶让人不寒而栗,部分重生娃娃收藏家则遭受家人的冷嘲热讽与网络霸凌。
重生娃娃收藏家表示,反对人士误解重生娃娃的疗愈潜力,曾失去孩子或流产的女性得以通过重生娃娃获得慰藉,曾流产的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就常抱着她的娃娃。
此外,重生娃娃也能抚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失智症和自闭症患者。
有些疯狂的收藏家会收集数十个、甚至数百个重生娃娃,并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她们帮重生娃娃换尿布和在公园等场所溜娃的影片,以及青少年与这些娃娃交互的影片。
世界玩偶博览会(Dolls of the World fair)今年6月在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Greensboro)会展中心登场,约1500名业者带着他们生产的重生娃娃共襄盛举,另有摊商贩售香水及其他婴儿用品,好让重生娃娃更像真正的婴儿。
21岁维吉尼亚州汉普顿(Hampton)教师汉娜‧哈蒙德(Hannah...
原应7/1拨付 教育部发放50亿被扣教育经费
川普政府早前扣留原应于7月1日发放的68亿元教育经费,招来24个州及华府向法院提告后,联邦教育部25日表示将发放逾50亿元给全国各级学校,用于扫除成人文盲、英语教学及其他教育项目。
遭扣留的经费原订用于办理学童课后班、夏令营、英语能力提升、教师招聘与培训、农场工人及子女教育等,应在7月1日前向各州拨付,但教育部6月30日突然宣布停拨款项,让多州学区负责人措手不及。
多个学区及非营利组织,包括基督教青年会(YMCA)和美国男孩女孩俱乐部(BGCA)等表示,若未获这笔经费,不得不停止或缩减相关计划。
24州的诉讼指教育部及白宫预算管理局(OMB)违宪,冻结了国会已批准的68亿元教育经费,导致全美学校陷入混乱。
白宫官员声称正在审查有关经费项目,指出其中有些拨款被用于「激进的左派议程」。
教育部上星期已松口表示,将会发放其中13亿元用于课后班及暑期活动,25日又进一步表示,白宫预算管理局已完成审查,将于下星期开始发放经费给各州。
在教育部作出有关宣布之前,10名共和党籍参议员联名致函政府,呼吁释出冻结的教育经费,并建议将剩余的资金用于成人教育及英语第二语言教学。
西维州共和党籍参议员卡皮托(Shelley Moore Capito)是联署者之一,表示同样关注激进的左派议程 ,但认为这些资金不会带来这样的结果。
她指出,课后及暑期计划可让家长在孩子学习期间继续工作,而一些课程则帮助成年人获得新技能,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
美国学校负责人协会(AASA)感谢国会议员们发声敦促发放教育经费。
美联社报导,BGCA、YMCA及公立学校的暑期项目,若因失去经费而取消,可能影响多达140万儿童及青少年,乡村地区与低收入家庭更首当其冲,而共和党控制地区的学校所受冲击更大。
火了! 加拿大网友亲测: 这样下单Costco巨省钱! 还不用挤停车场!
近日,Reddit论坛上的加拿大Costco话题下,有一条帖子爆火:通过Uber Eats下单Costco可以比亲自去店里更省钱,只要你操作正确。
图源:拍摄
该帖子发出来不到一天,就被网友点了400+支持。
图源:Reddit
网友表示,这是她发现的一个小妙招,具体操作如下:
如果你将Costco会员账户绑定到Uber Eats,并且你是Uber One订阅用户(会员),那么你在结账时会看到大约6–7%的商品加价,再加上大约8–9%的服务费。这些费用加起来大约是15%。需要注意的是,Uber Eats的服务费封顶为$14.99,所以订单金额越大,服务费所占比例就越低。
接下来是最为关键的部分。Costco官网以20%折扣销售Uber Eats礼品卡(例如:$100 面值的礼品卡只卖 $79.99)。如果你用这些礼品卡付款,即使算上前面的加价和服务费,你实际上还是能省钱。而且如果你的订单金额足够高,达到服务费的上限,那你省得就更多了。
图源:Costco.ca
此外,Uber Eats通常也会同步Costco的实体店促销活动,所以你仍然可以买到特价商品。再加上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