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8305 帖子

    洛市中心公寓入住率达91% 未来15年吸引17万新居民

    尽管洛杉矶市中心办公室的空置率居高不下,但住宅公寓却几乎住满。最新数据显示,市中心公寓入住率大幅回升,已超越疫情前水平;平均租金也处于近年来最高水平。据市府规画数据,包括华埠在内的市中心区域,将在未来15年承担全市20%的新房开发量,预计吸引超过17万新居民。 商业地产资讯平台Bisnow引述DTLA Alliance数据报导,截至今年3月第一季度,洛市中心的公寓入住率从去年同期的90.1%和2019年的84.7%,上升至90.8% 。平均租金达到2838美元,略微低于2023年同期的2841美元,处于过去五年来的高点。 其中增长显著的一栋公寓楼是2023年开业的Beaudry,共64层785个单元,其单间公寓的月租金为2500至3200美元,三房公寓的月租金最高可达1万1000美元。该公寓楼5月的入住率为90%,较4月增长34%。 近期,开发商在市中心新开两栋公寓大楼,共有500多个单位。一栋是总部位于波特兰的NBP Capital在华埠Mesnager街200号上建成的市场价混合用途公寓,共280个单位;另一栋是总部位于西雅图的Housing Diversity开发的可负担房综合楼,在南公园(South Park)的South Flower街1411号上,拥有230个单位,现已开放租赁。 由市中心2000多名业主组成的DTLA 联盟运行副总裁格里芬 (Nick Griffin)表示,这些数字进一步证明,市中心生活的吸引力持续强劲,洛杉矶房地产市场也持续强劲。地产咨询公司Cushman & Wakefield指出,尽管远程办公导致市中心31%的办公室空置,但强劲的入住率和相对较高的平均租金表明市场稳健。 Bisnow还指出,疫情前市中心空置率较高,部分原因在于大量公寓在兴建中。2019年第一季度有2276套新公寓可供出租,而今年第一季仅为507套。 根据洛杉矶城市规画部门最新计划书,未来15年内,该市将在这片仅占全市面积1%的土地上,开发占全市新住宅总开发量20%的住宅。覆盖范围包括华埠、联合车站、市政中心、小东京、时尚区、会展中心、贫民区以及艺术区等区。 计划书指出,市中心预计将添加10万户住宅、吸引10万个就业机会,并带来17万5000名新居民。此外,新计划中80%的添加住宅容量将位于距主要公共交通站点半英里以内,以便居民生活和游客来访。 洛市中心居民协会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成员霍顿 (Cassy Horton) 表示,入住率确实表明当地社区相当稳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公共安全仍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约6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喜欢住在市中心,但仅有44%的受访者认为市中心正在朝正确方向发展。 DTLA 联盟3月对1200名居民调查后发现,35%的居民计划在市中心居住六年或更长时间,而20%的居民已在那里居住11至19年。

    节日罕见促销高端户外品牌 湾区华人狂扫货架抢到赚到

    刚刚过去的国殇日(Memorial Day)小长假,对于没有出行计划的人们,出门购物往往会收获不少意外的惊喜。据本报记者走访,湾区不少户外品牌零售店都给出了罕见的打折力度,货架上的商品在打折首日后就被哄抢一空。 位于圣塔克鲁兹市中心的Patagonia Outlets,是加州唯一一家Patagonia品牌的打折店,作为加州本地创立的高端户外品牌,Patagonia深受湾区居民的喜爱。 店员告诉本报记者,打折季在21日就开始了,几乎半数的打折商品在首日便售出,目前大部分商品的尺码都是残缺的。 华人登山爱好者张先生表示,多数户外品牌平时也有不小的折扣,但是Patagonia品牌几乎很少打折,而且店内6折的优惠更是很少见。尽管尺码不全,他仍然买了一些装备为之后的行程做准备。 「加州乃至美国东部最富饶的就是自然资源,」张先生表示,他几乎每个月都要至少计划一次徒步或爬山的行程,「亲近大自然,远离电子设备和工作,是对自己的充能。购买到一些趁手的装备和衣物,是这个小长假最大的收获。」 华人陈女士则在Memorial Day当天来到中半岛的户外全品商店REI,商店内几乎挤满了顾客。「平时30元的户外水杯,今天买只要10元左右。」陈女士说,「节假日购买打折商品,只有来线下店才能找到。」 陈女士当天买了一套户外便携餐具和卡斯炉。「大部分商品都是七折起,不少顾客都是在旅行前,临时来到这里购买装备,如果来得早且早有计划,真的能剩下不少开支。」

    Politico:川普政府拟要求所有赴美留学生接受社群审查

    美国政治新闻媒体Politico今天独家引述国务院电报报导,川普政府正考虑要求所有申请赴美留学的外国学生接受社群媒体审查,审查内容目前还不明确;美国使领馆已接获指示暂停安排新的学生签证申请面试。 Politico引述一份国务卿鲁比欧(Marco Rubio)今天签署的电报,内容提到为了准备这项审查措施,政府指示美国驻外大使馆与领事单位暂停安排新的学生签证申请面试。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报导指出,这项措施如果上路,可能会大幅减缓学生签证的处理速度,也可能冲击许多高度依赖外国学生来增加收入的大学。 电报写道,为准备扩大社群媒体审查范围,即日起领事部门不应增加任何额外的学生或交流访问者(F、M 及 J类)签证预约名额,直至发布进一步指引。 电报指出,预计未来几天内将有进一步指示。 先前美国政府已实施一些社群媒体审查措施,但主要针对可能参加抗议以色列在加萨走廊行动、准备返回美国的学生。 这份电报并未直接说明审查内容为何,但提到防止恐怖分子入境与打击反犹主义的数项行政命令。 Politico指出,近几个月来,许多国务院官员私下抱怨,针对学生抗议行为的审查指引很模糊。例如目前还不清楚在社群媒体X上发布巴勒斯坦国旗的照片,是否会导致学生接受进一步审查。 川普政府迄今已采取多项措施来针对大学,特别是如哈佛等其认为太过自由派、纵容反犹主义在校园内滋生的学校。同时,政府也正在实施打击移民的行动,波及不少学生。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要求,一位美洲教育者年会(NAFSA)的官员也婉拒发表即时评论。

    从吃饱到吃格调 南加中餐转型求生 下一步靠谁撑?

    南加州以多元文化闻名,中餐业在其中不仅承载着社区链接的功能,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桥梁。然而,随着人口结构改变、消费者口味转变,以及营运成本节节上升,中餐馆经营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创新、转型。资深中餐业者鹿强表示,对中餐业的前景感到忧心,但考量洛杉矶未来将举办多项国际与全美大型赛事,或可带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潮,期盼能为中餐业注入一丝生机,让整体情势不至于过于悲观。 品牌化、故事化 从近年来的中餐趋势可以看到,传统的红布桌巾、大菜上桌、服务语言不通的餐厅,渐渐维持困难,甚至歇业。取而代之的是,装潢简洁现代、菜单图文并茂、口味调整贴近当地的「新中餐」模式。不论是主打重庆串串的连锁小馆,还是将街头小吃升级包装的快闪甜品店,都体现出中餐馆「品牌化」与「故事化」的力量。从过去的亲民便宜,到现在的体验价值,消费者要的不只是味道,更是一种被理解与被尊重的文化认同。 中餐业者鹿强表示,如今规模愈大的中餐馆,反而经营愈是困难;受限于食材价格上涨、人力成本攀升,再加上同业之间激烈的价格竞争,使得经营压力备增。反倒那些非专业厨师的火锅店、BBQ店还有琳瑯满目的饮品店,营运似乎更为轻松。因此在这个变局中,「小而美」成为生存关键。许多成功案例,如以小火锅为主的「沸点」、主打甜品的「鲜芋仙」,都选择聚焦在单一类型产品,再延伸出饮品、冷冻外卖包等多元营收管道。这种简化流程、精准定位的策略,让他们不但有效控管人力与成本,也更容易拷贝与扩张。 此外,数字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传统中餐馆往往忽略品牌形象与在线经营,错失大量潜在客源。如今,通过社群媒体的经营、与外送平台的集成、甚至创建会员系统与自家App,餐厅能与顾客创建更深层的关系。尤其是对于生长在网络世代的年轻族群而言,能在Instagram或小红书上看到餐厅装潢、在YouTube看到菜品制作过程,甚至在TikTok上看到短剧式的品牌故事,这些都是他们决定是否上门的关键。 要精致、要怀旧 中餐馆面临挑战从不只在厨房与市场之间。南加州高涨的租金、税务压力、卫生法规与招工困难,也让许多传统经营者疲于奔命。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郊区型社区开店不失为明智之举。比如在内陆地区经营中餐,不仅当地房租相对低廉,更有逐渐壮大的中产亚裔人口,在经营上或更有潜力。 南加州中餐市场,拥有来自台湾、香港、大陆各地的移民与后代,还有热爱中餐美食的其他族群饕客。这群人对中餐的需求不仅稳定,还呈现出愈来愈细致与多样化的趋势。不再仅满足于「吃饱」,而追求「吃得精致」、「吃出怀旧」或「吃得有格调」。然而,单靠华人消费族群早已不足以支撑餐厅长远发展,面向更广泛的主流客群与年轻世代,才是未来的增长动能。 延伸阅读: 行业内卷 圣谷中餐馆面临新一轮洗牌

    加拿大27佛教团体合办卫塞节 万人同庆佛诞

    睽违5年,加拿大最大规模佛教庆典、大多伦多地区“2025卫塞节庆祝佛陀圣诞 ( Vesak Festival 2025: Buddha’s Birthday Celebration)”,5月24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密西沙加市庆典广场(Mississauga Celebration Square)重启;南北传佛教团体透过游行、浴佛及多元文化展演,欢庆佛诞月,现场近万人次共襄盛举。 盛会由West End Buddhist Temple and Meditation Centre、多伦多佛光山、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Karma Sonam Dargye Ling 共同主办,并联合大多伦多地区共27所佛教寺院与团体携手举办。多位政要贵宾亲临现场,包括联邦国会议员、省议员、密西沙加市市长及皮尔区警局代表等十馀人,对佛教团体长期推动心灵关怀、促进社区和平的贡献致上肯定与感谢,赞扬佛教慈悲与和谐的力量为社会注入安定与希望。 “卫塞节庆祝佛陀圣诞”来自寮国、孟加拉、柬埔寨、日本、台湾、西藏、印度、越南、缅甸等国家地区佛教信众一起参与。4个主办单住代表,包括 Dr. Bhante Saranapala法师、多伦多佛光山住持觉凡法师、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Venerable Lama...

    Breaking

    骗子会假扮亲友借钱 电子支付帐户勿存大量钱

    电子支付软件如Venmo、Cash App、Zelle等,让用户在手机上点击按钮就可向亲朋好友转帐,十分便利,然而也容易沦为骗徒欺诈汇款的手段,或因用户的帐户被骇而导致财务损失;纽约州消费者保护厅29日指出,骗徒每日都在寻找新的方法突破应用程序的漏洞,民众若用户选择继续使用就应多加当心和注意,要避免将大量的钱存在帐户里、且只与认识的人转帐等等。 州务卿莫斯利(Walter Mosley)表示,电子付款通常比自动提款机(ATM)更方便,但也存在风险;他指出,在2024年,全美用户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报告了超过3亿9000万元损失,比2023年的统计还高出1亿多元。 电子转帐软件对骗徒而言极具犯案的吸引力,在线模式令他们的犯罪更隐蔽,同时能用各类手段掩盖行踪;骗徒可能会制造各种借口,诱骗受害者向他们汇款,过程中可能凭借虚假数据、或假扮成陷入财务的亲人或朋友,向受害者借钱。 过去也有人冒充提供抽奖或奖金的机构或公司,但向受害者声称须支付手续费才能领取,骗徒也可能会使用「意外转帐诈骗」的手法,从盗走的信用卡中转钱,再向银行要求退款。 通常信用卡用户受联邦法律的保护,对于欺诈或错误付款的情况,损失的金额绝不会超过50元,然而电子支付公司不必偿还受害者被骗的金额,他们也通常没有联邦存款保险,所以也意味着受害者很少能够追讨回损失的金额。 为防止受害,电子付款软件的用户应避免将大量的资金存在帐户里,也务必要定时将余额转入银行户口中以获更多保障;支付应用程序一旦导出金额就无法挽回,民众应只向认识且信任的人汇款,即使如此也应随时仔细检查,是否将正确的数额导入正确的帐户。 很多支付软件会鼓励用户将帐户与银行户口、路由编号(routing number)链接起来,但这会使整个银行帐户更容易受到黑客袭击,较为保险的做法是链接信用卡就好;此外用户应将帐户设置成私人帐户,避免让任何人都能看到用户与他人的交易,最后应设置强大的安全功能和设置,例如使用指纹或脸部识别才能进行交易,若民众沦为受害者,可浏览reportfraud.ftc.gov/提交报告。

    川普:爱泼斯坦不止一次背叛我,我们早断交了(图)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8日表示,他早已与杰弗里·爱泼斯坦断绝来往,并将其赶出了自己位于佛罗里达州的私人俱乐部,原因是爱泼斯坦不止一次“背叛”他,私自雇用了他的一些员工。特朗普在英国苏格兰特恩贝里的高尔夫球场接受采访时作出上述表态。当时,他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晤后共同接受美英记者提问。当地时间28日,特朗普在英国苏格兰特恩贝里的高尔夫球场接受媒体采访。当被问及他与爱泼斯坦的关系为何破裂时,特朗普起初回应称,“那都是陈年旧事,解释起来也很简单,但我不想浪费你们的时间。”不过他随后还是作出解释,称自己是在爱泼斯坦“做了一些不合适的事”之后中断了与他的来往。特朗普说:“他挖墙角雇了我的人。他撬走了为我工作的人,我说‘别再这么干了’,(结果)他又来这一套,我就把他赶了出去并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士。”“我很高兴这么做了。”特朗普补充道特朗普没有说明这些员工的具体职位或他们在哪里工作过,而白宫也拒绝就此进一步置评。报道还提到,特朗普当日还表示,他“从未有幸”访问过杰弗里·爱泼斯坦的岛屿。特朗普说,他拒绝了爱泼斯坦发出的邀请。连日来,是否公开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在美国政坛持续引发震荡。媒体对特朗普与爱泼斯坦案文件的关联依然穷追不舍。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再度爆料称,司法部长帕姆·邦迪曾告知特朗普,他的名字确在文件中。爱泼斯坦曾与大量美国政商名流交往密切,因涉嫌性犯罪被捕后,于2019年8月死于狱中,被判定为“自杀”。一些共和党支持者相信,爱泼斯坦拥有一份记录牵涉性交易的“客户名单”,其中包含不少民主党阵营名流,一直要求当局公布。

    媒体:歼-20悄然而过,美日韩预警网成摆设?(图)

    据央视军事报道,东部战区空军 “王海大队”(全军首支列装歼-20的部队)曾组织兵力飞越巴士海峡、对马海峡等国际水道。其中对马海峡因地处日韩之间,且美军部署了大量预警侦察装备,对歼-20的隐身性能构成严峻考验。但事实证明,日韩美三国均未有效察觉,印证了歼-20卓越的隐身能力。对马海峡位于北太平洋西部边缘、日本海西南端,南北长222千米,最窄处仅41.6千米,平均水深50至100米。其航运价值突出:向西南可达中国东海,向西经朝鲜海峡连接黄海,向东穿关门海峡、濑户内海进入太平洋,向北经日本海可至鄂霍次克海,因此成为中、美、日、俄四国公认的战略要冲。近些年中国海空军多次穿越对马海峡。在2017年12 月18日,中国空军首次组织轰-6K轰炸机、苏 -30MKK歼击机等多型战机,成体系飞越对马海峡,赴日本海的国际空域训练,期间成功应对外国军机干扰。此后,中国空军常态化在该海域开展训练,频繁前往对马海峡“打卡”。目前,日本和韩国在美军支持下,已经在对马海峡构建起陆、海、空、天多层次预警探测体系,包括情报卫星、28部J/FPS 系列固定雷达、4部J/TPS-102机动雷达、8部 “宙斯盾”舰用AN/SPY-1D雷达,以及驻日美军的2部 AN/TPY-2 雷达和11部 “宙斯盾”...

    哈佛毕业、自学拍片,他首次出手就杀入戛纳(图)

    7月18日,周璟豪编剧、执导的长片首作《花漾少女杀人事件》正式上映。11年前,他从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曾在美国硅谷科技公司做程序员。周璟豪与主演张子枫、摄影余静萍戛纳电影节亮相 在拍摄片场的周璟豪因为始终找不到对这份工作的热情,2015年,周璟豪从硅谷辞职,回国尝试拍电影,从自学写短片、拍短片开始,之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进修。今年5月,他带着《花漾少女杀人事件》走上了戛纳电影节的红毯。在这部电影里,他讲述了一个花滑少女,如何对抗“想赢”的欲望,寻找“冠军”之外的答案。这与周璟豪的人生选择也不谋而合:“学霸”“优秀”之类的标签,从中学阶段就一直围绕着周璟豪,他也许想跳出这一套游戏规则:“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从中获得某种价值感,好像对我来说更重要一些。”周璟豪在戛纳电影节接受采访为了电影宣传,周璟豪连续做了几场直播。布置简单的直播间里,他一个人面对镜头,回答问题时总是习惯低下头,显出几分局促,i人气质尽显。有网友调侃“第一次见啥都能聊的电影直播”,导演不仅能聊电影幕后细节,还分享了理科学习心得,甚至大方谈起当年在硅谷工作,因为不喜欢加班奖金垫底的往事。周璟豪中学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曾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多次被媒体报道在做导演之前,周璟豪称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典范。中学时期,他是学生会主席,担任过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火炬手、南京申办青奥会形象大使,计算机、数学、摄影、书法竞赛都曾获得奖项,当过校乒乓球队、篮球队、足球队主力,还曾举办个人书法展览……2010年,周璟豪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后进入硅谷科技公司做程序员。“作息规律,有明确的任务,有明确的汇报机制,”周璟豪回忆起这份在大多数人眼里都足够稳定的工作:“你知道你要做什么,也总会有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一直不断地往前推进。”如果继续留在硅谷,周璟豪的人生大概也会这样,稳扎稳打地向前推进。但这条看起来前景广阔的职业道路,他却只走了10个月,就中途掉头了。来到戛纳,相比压力,周璟豪说自己更加被创作的氛围鼓舞2015年3月,周璟豪辞去工作,回国从零开始尝试做电影。十年后,他交出了长片首作《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一举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外媒评价他作为初露头角的新人导演,“对视觉叙事有着敏锐的直觉”。电影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周璟豪经历和思考的一件简单的事情:“当一个人很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时候,他会面对什么样的困境?” 电影中张子枫、马伊琍饰演一对各有欲望与偏执的母女影片里,花滑运动员江宁(张子枫饰)一度被“想赢”的欲望裹挟。处在压抑的竞争环境下,她渴望用一座冠军奖杯证明自己,但反复的失败却让她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江宁与母亲王霜(马伊琍饰)的关系也仿佛无数东亚家庭的缩影——她是母亲实现理想的寄托,也疯狂地希望得到母亲的认可。“现实中,我们会遇到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周璟豪坦诚地说:“我也是会给自己压力的人。当你执着于某个明确的目标时,往往会在某个时刻触碰到自己的极限。”这成为电影探讨的核心情境:“当人被一个高压环境逼到极致时,可能人的那一点脆弱,那一点真实的东西就会出来。”当对输赢的执着与自身的局限将江宁逼到悬崖边的时候,周璟豪说,这是一个“特别诚实的瞬间”:“这样的瞬间对我来说是很有魅力的,可以通过这样的瞬间,去认识我们自己。”影片最后,江宁终于不再在意旁人的眼光,单纯地享受在冰面上滑行的畅快恣意。影片戛纳首映后,周璟豪向起立鼓掌的观众们致谢戛纳电影节期间,周璟豪每天泡在影院里。前后左右的人都在讨论电影,这种纯粹的氛围和创作的快乐,让他觉得比光鲜的红毯更有感染力。在电影节首映式上,周璟豪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与观众介绍自己:“对我来说,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我心怀感激。”以下是周璟豪的自述,根据我们的对谈内容整理。周璟豪在哈佛攻读计算机专业,同时辅修了政治学进入大学之后,我逐渐开始感觉到一些茫然。倒不是因为这里竞争有多激烈,而是我发现,大学里大家都在忙着做各自的事情,有很明确的规划。很多同学会计划大一暑假要做什么,大二暑假要做什么,能积累怎样的经验,在大四的时候拿到什么样的offer。但我就是比较迟钝的人,大二觉得写代码有意思,就选了计算机,但其实一直没有想得特别清楚,按照自己的兴趣上了各种各样专业之外的选修课。直到快毕业了我才意识到,是不是应该要找个工作。做程序员的10个月,我主要是写一些产品的新功能,有时候修一些别人代码里的问题,始终没有找到那种热情高涨的感觉。也因为没有那么喜欢,所以领域内的新技术我也学得很慢。身边会有同事特别狂热,主动加班。一头扎进自己热爱的事情里,那个状态很感染我。我也会想,哪一天我也可以有这样的状态,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回国后,周璟豪埋头写了三四年剧本,参加短片训练营做电影这个选项,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瞬间出现的,而是很长一段时间积累的结果。我一直很喜欢影像,大学的时候选修了戏剧导演、纪录片制作,是我整个大学最喜欢的课了。所以逐渐就做了这个决定,想辞职,试一试去学拍电影。当时我的老板劝我留下来,说我反正不加班,周一到周五下了班也可以去拍。但我就比较一根筋,我觉得必须全心去做这个事情我才能做好。刚回国的三四年,我先自学了一段时间。不断地写剧本、推翻、再写、再推翻,然后尝试去拍,发给我周围的人看,再拿着这些反馈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会有焦虑的时候,晚上睡不着觉就爬起来继续写。但我可能会开启一个自我保护的机制,屏蔽掉一些怀疑焦虑的时刻,也尽可能地不去想太远的事情,当下有一场戏没写好,我就先解决这场戏好了。2020年,周璟豪参加FIRST训练营,拍摄短片《洞穴爱情》(电影《孤岛》篇章之一);2021年,在北影节创投训练营拍摄短片《洛桑》,担任导师的陈正道也是《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监制这样反复尝试之后,我觉得有一些进步,但还是有瓶颈,所以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到有更多同行的环境里去交流。我也开始报名一些影展的训练营,找到资源支持,能有机会拍短片。有时候写剧本卡住了,就去运动一下,突然灵感就来了,这样的瞬间真的能感受到创造力带来的快乐。开心,焦虑,开心,焦虑,就一直在这两种情绪之间波动,但那些开心的频次,足以让我喜欢上这件事情。关于经济上的压力,我一开始也会做一点兼职,但一年一年过去,我当然希望这份工作最终能养活我自己,所以经济上的焦虑肯定也会增加。但你问我是否有后悔过,其实没有,因为我很清楚,原来走的那条路我并不喜欢。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挺天真的,觉得做电影好像并没有太难,结果真正做了才知道,比我想象的要难太多了。但我也会想,如果当初我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就很理性,去计算这件事情能做好的概率有多大,我可能就不会那么笃定地开始了。所以有时候,这种盲目和天真其实还挺有帮助的,不去过多地想会不会失败,觉得喜欢,就选择去相信,相信总会慢慢有进步。高中时周璟豪曾担任校乒乓球队、篮球队、足球队主力“好学生”这种标签,坦白说,肯定有一个时期,它们会给我带来一个比较好的自我感受。但成长过程中也会慢慢意识到,标签跟一个人真实是什么样子,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关系。就像我喜欢运动,就会常常听到一个“爱好广泛”的评价。但其实这就是我的习惯,小时候学习学累了,每天放学都要打球的。标签背后是一套游戏规则。当你在这套游戏规则里被认可了,被认为是所谓的“好学生”之后,也许人会本能地想继续往那个方向去够。就像江宁,她小时候拿过冠军,她知道拿冠军的感觉,所以当她开始走下坡路,她就会无法接受自己。但除了拿冠军之外,真正找到滑冰很爽的那种感觉,其实也是一种价值感的来源,是在游戏体系之外的一种感觉。 电影结尾,江宁终于放下执念,享受滑冰带来的快乐现实中很多孩子也是背负着父母的期待长大的,两代人之间相互纠缠,这段关系里有很多牺牲感,有爱,也有自我。但在影片最后,我们发现这两个人其实可以跳脱出母女关系,她们都是有野心、有欲望的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接受法媒采访时,周璟豪谈到会“本能地被复杂的、充满矛盾的角色吸引”关于怎么看待期待背后的优绩主义,我觉得是复杂的。有的时候对于一个所谓的“成功”的追逐,它的确可以帮助人进步;但如果这种追逐变得特别的极端,又会带来问题,有一些真挚的东西会丢失,关于我们自己,关于我们与他人的情感关系。所以野心不是一个贬义词,如何处理野心难以达到时遇到的落差也同样重要。也许游戏规则是可以丰富的,标准可以是多元的,相比于一些标签,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后就投入地去做,从中获得某种价值感,好像对我来说更重要一些。我以后肯定要接着做电影的。希望自己在做得更“好”的同时,继续抓住影像最初带给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