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6156 帖子
“要疯了”!加拿大妹子买炸鸡吃出”血手指印”:外卖袋、餐盒沾着人血
安省一位女子近日在网上爆料称,她从鸡翅连锁店Wingstop点的外卖居然沾着“人血”,引发全网震惊!
图源:BlogTO@emilyywarren_
事情发生在4月13日,来自基奇纳(Kitchener)的女子Emily Warren与男友在从密尔顿返回途中,途经圭尔夫(Guelph)时决定顺路在当地一家Wingstop购买晚餐。
然而,当他们回家打开食物时,却惊恐地发现——外卖袋子、塑料餐盒上有不少红色黏稠液体,疑似血迹!
更离谱的是,Emily 怀疑这些血迹并非食材所致,而是“人类血液”!
图源:TikTok
在她随后发布的一段TikTok视频中(目前已收获逾10万浏览和6500点赞),Emily表示:“我们去了圭尔夫的Wingstop,结果食物上全是血。”镜头一转,可以清晰看到餐盒和外卖袋上沾有鲜红的液体痕迹。
图源:TikTok
她继续说:“其实当我拿餐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问题了……给我食物的那位员工手上有一道开放性伤口,血顺着手流下,连创可贴都没有贴。”
她表示,那名女员工不仅手部受伤还不断流血,似乎也未进行任何处理,期间还用纸巾擦拭了好几份订单。
“回家打开后我们简直惊呆了,不光外包装上是血,连餐盒内部靠近食物的地方也有血迹。”Emily说,作为一个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她非常担心接触到血液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当时“立刻狂洗手”。
图源:Google Map
更令人愤怒的是,Emily表示她第一时间联系了该店,却被冷漠对待,“对方毫无歉意也不配合”。不过在视频走红后,她收到了Wingstop加拿大总部的积极回应,对方表示将展开全面内部调查,并已经与Emily取得联系。
Wingstop在发给媒体的一份声明中称:“我们对该事件高度重视,已经启动内部调查,重点审查门店的食品处理规范和员工培训流程。”他们强调,“食品安全和顾客满意度是公司第一要务。”
Emily则表示,Wingstop总部的态度非常诚恳:“他们一直在积极道歉、给予支持,并在想办法提出最合适的处理方案。”
虽然事件带来了意外关注,但Emily表示自己目前身体并无大碍,她也希望这次经历能提升大家对食品安全的警觉:“我没想到这件事会引发这么大关注,但如果它能让大家更关注食品安全,也算是一件好事。”
店家护送领奖 加州游民刮中百万「再也不想流落街头」
据「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报导,最近,圣路易奥比斯波市(San Luis Obispo)一名流落街头的男子在当地一家酒庄(liquor store)购买的加州刮奖彩票中得100万美元大奖。
周一(14日),Sandy's Deli-Liquor 的经理萨曼(Wilson Samaan)证实了这一中奖消息,他称这名身分不明的男子为「忠实顾客」。
「每一分钱都是他应得的,」萨曼告诉「纪事报」。「他是个好人。」
据萨曼说,4月6日晚,这名男子买了两张5美元的Triple Red 777刮刮乐,还有一些小彩票,总共花了25美元。
在核对其中一张刮刮乐后,他发现自己中了 200 美元,但真正的惊喜是在刮第二张刮刮乐。起初他以为自己中了 10 万美元,当得知实际上是100万美元的奖金时,他震惊了。
萨曼说,他正在帮助这名男子通过加州彩券局(California Lottery)核实他的中奖情况,并提供了购买彩票的照片和视频。
由于这名男子没有车,萨曼甚至主动提出开车送他到最近的佛莱斯诺(Fresno)彩券局办公室领奖,以免邮寄彩票和可能丢失彩票的风险。
「他试图邮寄,」萨曼说。「我告诉他,我会帮你的。我可以给他一张车票,或者让我开车送他去。我不希望100万美元在邮寄过程中丢失。」
为了庆祝中奖,萨曼在店里张贴了中奖彩券的复印件和 「百万富翁在此诞生 」(Millionaire Made Here)的标志。这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景点。
他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店里卖出这么大的彩券。」
加州彩券 官员没有对这次中奖发表评论,因为他们必须首先核实中奖者的身分,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六到八周的时间。不过,一位发言人解释说,「百万富翁在此诞生 」的标志通常会在零售商确认售出中奖彩券后展示。
据彩券局称,Triple Red 777...
4中国留学生签证被取消 就读名校、从未被判罪
四名中国留学生11日向加州北区法院提告,称突然终止他们的SEVIS(学生与交流访问者资讯系统)身分和F-1签证是非法的,要求立即恢复签证。
据newindiaabroad等多家媒体报导,这些华人学生分别是是陈卓尔(Zhuoer Chen,音译)、俞梦城(Mengcheng Yu,音译)、欧阳嘉荣(Jiarong Ouyang,音译)和郭歌西(Gexi Guo,音译)。本案被告是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Kristi Noem、美国移民暨海关执法局(ICE)代理局长Todd Lyons。
留学生在诉状中提出,今年4月,ICE突然非法终止原告及全美众多学生的SEVIS,尽管原告遵守移民法规,学业记录良好,且在适用情况下,已驳回先前的任何法律问题。这些终止行为未经通知、听证或法律依据,违反「行政程序法」、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和平等保护条款、以及长期以来的政策。
四名被取消签证的留学生,其中陈卓尔是柏克莱加大(UC Berkeley)建筑学硕士生,将于下月毕业。陈卓尔2017年从中国来到美国,曾在南加大学习土木工程,并在柏克莱加大继续攻读建筑学研究生学位。俞梦城是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教育科技与应用学习科学专业硕士生,她在中国出生,自16岁起就居住美国,毕业于巴德学院(Bard College)和纽约大学,之后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将于今年8月毕业。
欧阳嘉荣是中国公民,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统计学博士生,通过优异的学术成绩一直保持F-1学生身分。欧阳嘉荣加入此次诉讼,抗议美国国土安全部非法终止其SEVIS记录的行为,因此举危及他的学业、养家能力以及未来在美国的职业机会。郭歌西同样也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2022年12月获哥伦比亚大学应用分析硕士学位,以合法F-1身分居住美国,他参与这项诉讼,挑战对SEVIS记录的任意非法终止。
四名留学生在诉状中指出,ICE广泛终止国际学生的SEVIS,影响全美数百甚至数千名学生,无论这些学生是否有任何不良移民或犯罪记录。当局没有事先发出警告的突然行动,在校园里造成普遍恐慌,许多人仍留在美国,却不知自己的合法身分已被悄悄剥夺。
诉状中描述华人留学生的品行,称他们遵纪守法,学业良好,为学校和社区做出贡献,从未被判任何罪行,也没有涉及危害公共安全或国家安全的行为。诉状提到,四名留学生中,有几人曾与执法部门有过接触,但指控都被驳回或撤销。其中一名留学生曾涉嫌与朋友发生肢体冲突被捕,但最终没有受到任何刑事指控;另外一名学生曾涉嫌家庭纠纷被捕,但从未被定罪,指控也已撤销。其他几名留学生没有不良记录。
学生在诉状中表示,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地方法院批准「临时限制令,禁止国土安全部对一名博士生强制运行SEVIS终止令」,他们受到鼓励并决定提告,「新罕布夏州法院的裁决表明,ICE行动的广泛性和非法性,需立即在全系统范围内实施司法救济。」
关于四名中国留学生对美政府提告,美驻华使领馆官方微博14日在社交平台引述美国务卿鲁比欧(Marco Antonio Rubio)的谈话,强调「美国签证是特权,不是权利,是留给那些让美国变得更好,而不是给试图从内部摧毁美国的人。」
欧盟与美关税谈判 期待框定范围进入「有意义层次」
欧盟贸易执委昨天在华府进行「对等关税」暂停90天的第一场谈判,事后消息显示进展不大。执委会贸易发言人今天表示,欧盟需要与美国进一层次往来,期待能谈到有意义的细节、框定范围,并坦言「球在美国那边」。
欧洲联盟运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负责贸易的运行委员塞夫柯维奇(Maros Sefcovic)14日赴华府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贸易代表葛里尔(Jamieson Greer)谈判后,在社群媒体X上发文表示,此行意在「抓住90天的机会之窗,寻求共同解决不公义的关税问题」。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他重申欧盟的「零对零」工业产品全面互免关税提议,但也坦言欲实现这个目标「需双方一起努力」。
美国总统川普9日宣布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欧盟随即宣布反制行动也搁置90天。因此,欧盟执委会在14日同步通过两个施行法案,一是为反制美国钢铝关税25%,欧盟提出一篮子商品共值210亿欧元(约240亿美元)的对美报复关税25%,已获多数成员国同意并预定在15日生效,二是前述生效案的实施搁置90天,到7月14日为止。
执委会贸易领域发言人吉尔(Olof Gill)今天在例行记者会被问到与美国谈判进展,他表示,欧盟「需要更清楚地了解他们(指美国)在这些谈判中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昨天的谈判聚焦在框定范围、探索涉及的领域和潜在协议的轮廓。
他说,欧盟的提案很清楚,即包括汽车在内的工业产品愿与美国互相降到零关税,也愿意看看其他非关税领域有何可谈,但要「保持球向前滚动」得靠美国那边出招亮牌。
吉尔强调,欧盟对于农产食品的健康和安全标准不会妥协,「我们的公民期望(欧盟)维持世界上最高的(食安)标准」,因此这不会是谈判的一部分。
有中国记者询问,一些评论指欧盟为了让川普解除关税而试图无止尽地姑息美国,包括从美国买武器、天然气等,并可能对美国石化能源产生新依赖。
执委会发言人波德斯达(Arianna Podesta)反对姑息说法,表示欧盟寻求的是与美国互惠解决方案,例如分散天然气来源就符合欧盟利益。
吉尔也回应称欧盟的应对方向正确,「我们的成员国同意、产业同意,也许你不同意,那是你的选择,但我们采取的每一项行动都为了消除关税,消除贸易紧张局势,达成双赢协议」。
他强调欧盟做法不只让大西洋两岸的工人和消费者受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为此,欧盟已经呼吁中国「为了自身利益和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美国协商解方。
习近平访越南 川普:意图搞垮美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结束越南访问行程,敦促越南携手维护自由贸易。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表示,习近平此行旨在「搞垮」美国。
法新社报导,习近平展开东南亚访问行程,除了越南以外,也将造访马来西亚与柬埔寨。在各国面临川普关税威胁之际,北京当局试图将自身定位为更稳定的替代者。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根据中国官媒,习近平昨天与越共总书记苏林会谈时,呼吁中越两国反对单边霸凌行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稳定。
川普随后在白宫告诉记者,他们的谈话旨在伤害美国。他表示:「我不责怪中国。我不怪罪越南。我不会责备。我看到他们今日举行会议,这很好。」
但川普也指出:「这是一次愉快的会面...似乎试图要弄清楚,我们如何才能搞垮美国。」
Breaking
美国两党议员:中国滥用美国法院谋取利益 (图)
美国众议院的一个小组委员会星期二(7月22日) 举行了主题为“外国对美国法院的滥用”的听证会。美国众议院的一个小组委员会星期二(7月22日)举行了主题为“外国对美国法院的滥用”的听证会,重点探讨中国共产党滥用美国法律体系来推进自己议程和规避制裁的情况。在听证会上,议员们还还探讨了可以采取哪些有针对性行动来挫败中共利用美国司法系统作为与美国竞争的阵地的能力。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法院、知识产权和互联网小组委员会星期二就中共如何利用美国法院来压制批评者、拖延和推翻美国立法和行政部门的国家安全指令、骚扰中国公司的竞争对手、获取战略新兴技术以及逃避制裁等情况举行听证。小组委员会主席、共和党籍众议员达雷尔·伊萨(Darrell Issa)在听证会的开场白中说: “这是(有关)实际上利用我们的专利制度、商标制度和我们的法院来谋取利益。我们对此非常重视,绝不会再被侵犯。政府需要立即进行立法和规则的改变。”他说。民主党籍资深众议员汉克·约翰逊(Hank Johnson)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审视中国行为者对我们法院系统的使用。我们绝对同意中国正在努力在我们的战略竞争中取得优势,通过鼓励中国企业损害美国公司,甚至包括通过我们的法院系统。”艾米丽·德·拉布·吕耶尔(Emily de la Bruyere)是专注于中国竞争方式对地缘政治影响的咨询公司“地平线顾问集团”的联合创始人,她也是捍卫民主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她在听证会作证时说,中国共产党利用美国法律体系来推进北京的议程,惩罚其反对者,并削弱美国的防御,对美国的安全和繁荣构成威胁。她说,中国对美国法律体系的滥用采取了攻防两手的形式。“从进攻的角度来说,北京努力通过依赖或者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资源而被拉拢的美国实体,来影响美国的法律和法规及其实施。在许多情况下,北京还证明了它愿意利用美国法律系统来惩罚那些阻碍它的人。例如,通过针对批评者的反公众参与的策略性讼诉,意图审查和恐吓批评者,使他们面临高昂的法律辩护费用。北京还通过知识产权诉讼,利用信息披露过程获取有价值的技术等。”在2023年和2024年,美国国会努力禁止在美国销售新的大疆(DJI)无人机。这家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公司不仅采取了数百万美元的游说攻势,并对国防部提出起诉,指控五角大楼将其列入涉嫌与北京军方合作的企业名单是错误的。大疆不是唯一起诉美国国防部的。中国的中微半导体、小米和禾赛科技都利用了美国的法庭,成功脱离“中国军事企业清单”。分析人士曾告诉美国之音,中国的这些企业之所以能“维权”成功,并非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涉嫌与中国军方合作,而是他们利用了美国法律的空子。不过,禾赛2024年10月第二次起诉国防部的案子中败诉。7月11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裁定,美国国防部关于禾赛公司“为中国国防工业基础”作出贡献的认定,有“大量证据”支持,这些证据反映了激光雷达的军事应用、围绕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的“国家安全担忧”,以及禾赛公司与中国机构的合作,因此驳回禾赛科技的起诉。不过,禾赛表示,他们会上诉。吕耶尔说,北京同时在防御性地利用美国法律和法规,规避和削弱美国为应对中国不良行为而采取的防御措施,特别是在美国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的背景下。例如,中国通过第三方国家进行转运,往往掩盖原产国信息。中国还在与美国建立优惠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本地化,并在美国进行本地化。这不仅使北京能够避免美国的贸易限制,还使中国能够从旨在支持美国国内和合作伙伴产业的优惠政策中受益。此外,在美国的本地化还使北京能够维护并扩大其统一战线,通过这一网络来削弱美国系统的内在运作。霍夫斯特拉大学法学教授古举伦(Julian Ku)在听证会上说,中国对美国发动“不对称法律战”,将法律作为实现其政治和战略目标的工具。他解释说,之所以称其为“不对称法律战”是因为“中国的‘党国’可以利用其自身法律体系的弱点,在美国获得优势。美国政府则没有能力利用中国法律体系来实现其自身的战略或国家安全目标。”他在听证会上举了两个实例来说明中国滥用美国的法律体系。一个是中国利用美国法律打压在美国的中国异议人士马聚以及试图追回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前秘书李锐的日记。在前一个案子中,一家中国国有企业对马聚提起诉讼,声称他欠下...
突发…6大学生在内蒙参观学习 意外坠落溺亡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消息,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目前,属地党委政府、东北大学、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展善后处置工作。
德吁美国保证 爱国者防空系统交乌克兰后可快速补货
德国国防部长佩斯托瑞斯今天表示,德国需要美国坚定保证,如果柏林当局将自身两套爱国者反飞弹系统交给乌克兰,德方可迅速收到替换的系统。
法新社报导,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向「明镜周刊」(Der Spiegel)表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欧洲成员国需要获得「强力」保证,若它们提供乌克兰美国制造的爱国者(Patriot)防空系统,将在6至8个月左右获得替换系统。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3万士兵+炮弹赴乌 俄朝血盟改写战局?(组图)
据凤凰卫视报道,俄乌战场上,俄罗斯优势渐显,这其中不乏朝鲜的支援。如今,朝鲜的士兵和武器又在加速运往俄罗斯,令俄乌冲突显现出决战预热的紧张气氛。朝俄眼下的“血色同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坚固,这背后双方在如何各取所需?又如何重塑着全球安全力量的平衡?Part.1从航拍画面上可以看到,在乌克兰红军城东郊,数千个弹坑像密集的蜂巢嵌在大地上,这片被西方媒体称为“月球表面”的死亡地带,记录着俄军在两月内投下的1700枚航空炸弹。而此刻,在城区的乌军士兵,正面临比炮火更残酷的威胁:后勤线被切断后,乌军枪炮未至,饥荒已兵临城下。根据《韩联社》报道,朝鲜元山港的起重机昼夜不息,2.8万个集装箱分批装船驶向俄罗斯远东港口。箱内装的不是粮食或日用品,每个集装箱大约装载152毫米的炮弹400至500枚。而通过铁路运送的152毫米和122毫米炮弹数量更多,超过了1200万枚。朝鲜提供的炮弹占俄军前线消耗量的50%,这些“皮实耐用”的钢铁暴雨,足够俄军在战场上保持日均2万发的火力压制。目前,俄军炮弹库存已是乌军的15倍,使俄军能够在关键时点集中火力实施围点打援,有效削弱乌军反攻计划,支撑俄罗斯在高强度战争中的长期消耗。根据目前战场数据显示,在过去三个月中,乌军60%的伤亡直接源于炮弹的打击,在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等关键战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80%。综合多方情报显示,朝鲜除炮弹外还提供了至少100枚弹道导弹、240毫米多管火箭炮系统及先进的电子战设备。继2024年底派遣1.1万名士兵后,朝鲜计划在2025年7-8月间再度增派2.5至3万名士兵赴俄参战。至此,在俄朝军总规模将突破4万人,成为俄军最大的“外籍兵团”。身着俄军制服的朝鲜士兵在库尔斯克战场通过“夜间突袭+人海攻势”,打开战线,为俄军夺回关键阵地。在普列霍沃争夺战中,朝鲜部队甚至完成了夜间穿越6公里雷区,零触雷的战术奇迹,被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盛赞为“战场英雄主义”的典范。随着朝鲜军援到位,俄军战场动作呈现明显的决战预热特征。2025年7月5日至11日期间,俄军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密集的导弹攻势,连续发射6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对乌军工企业、征兵中心和能源设施实施打击。根据俄国防部战报,此轮攻势共造成乌军日均伤亡数字达到冲突爆发以来的峰值。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库尔斯克战斗接近尾声后,朝军仍在俄境内活动,为下一阶段军事行动做准备。朝鲜表示将支持俄在乌特别军事行动,包括外交上的全力支持,甚至不排除朝军入乌东参战的可能。俄乌外交和谈陷入僵局,俄罗斯或选择“以战止战”,通过大规模军事行动达成战略目标。俄朝互动似在为极端情况做准备,朝军参战或助力俄军实现目标。Part.2外交动态印证着决战时机的迫近,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与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频繁穿梭于莫斯科与平壤之间,完成了一场精心设计的外交穿梭。6月17日清晨,绍伊古的专机突降平壤顺安机场,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紧急会晤,这场会谈持续了整整5小时。此访距离他上次离开朝鲜仅隔13天,更是他近三个月内第三次踏入平壤。俄联邦安全会议新闻局的通报称:绍伊古携带普京的“特别指示”,目标明确:将6月4日访朝时与金正恩达成的军事协作协议“从纸面推向现实”。7月11日至13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对朝鲜展开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75岁的拉夫罗夫三周内第二次奔赴平壤。拉夫罗夫与金正恩的会晤,敲定一项关键协议——《俄朝联合防御协定》。这份文件明确了“一方遭受攻击时,另一方将提供军事支持”,标志着俄朝军事同盟正式迈入“攻守同盟”的阶段。此次会见,金正恩给予“无条件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一切行动”的承诺,将双边关系明确定义为“同盟水平”。朝鲜用弹药换来了急需的物资跟外汇,自己的军工产能也被拉爆,输送到俄军的这些炮弹清空了朝鲜60%的苏联遗产弹药库,同时,朝鲜200多家军工厂也在不分昼夜的生产。而朝鲜出兵援俄,也是朝军接触现代战争难得的机会。韩国情报机构认为,近几年来,朝鲜的军工技术井喷式发展,俄罗斯不仅转移了伊斯坎德尔导弹技术,还可能提供了卫星制造、火箭发动机、先进雷达等硬核技术支持。不仅如此,战术核攻击潜艇、神盾驱逐舰、大型空中预警机等等也被美韩怀疑跟俄罗斯暗中转移技术有关。通过俄乌战争用常规炮弹换先进技术,让朝军在战争中接触现代战争,朝鲜可以说是稳赚不赔。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朝鲜数十年来一直保存着强大的国防军工体系与库存。俄乌冲突爆发后,俄朝军工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俄军在乌东的作战。当前,朝鲜军工部门正扩产以满足俄军需求。现在朝鲜生产的弹道导弹、战术导弹及炮弹质量大幅提升,或因引进俄罗斯技术而提高了武器精度与稳定性,在大型水面舰艇的燃气轮机、燃油发动机以及核潜艇技术上,以往难以获取,而这些在国际军售市场又无法交易,朝鲜若想获得,除自研外,只能与俄罗斯合作。Part.3随着军事合作的深化,俄朝关系也进入了技术领域的联动阶段。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阿拉布加经济特区,在340英亩的扩建工地上,新的宿舍楼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这片“军事化营地”将容纳朝鲜派遣的2.5万名工人来协助建立俄朝联合无人机工厂。这个工厂的核心任务是生产自杀式无人机,而无人机的设计图纸来自伊朗。目前,该工厂每月的产量已达到2000架,并要逐步提升至5000架。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若俄罗斯希望扩大无人机生产规模,便需朝鲜工人参与其中的组装工作。这种合作超越了简单的买卖关系,它代表了一种深度的协作。双方不仅进行军工产品的交易,更致力于联合生产,并在产业链中互相提供支持。不仅仅是军事物资和技术支持,朝鲜的增兵举措也在不断为俄军提供着人力资源上的保障。2025年6月17日,绍伊古宣布,朝鲜将向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追加派遣6000名军事人员。5000名“工人师”负责该地区的重建工作,1000人的工兵部队,负责扫雷等任务。“排雷-基建”模式有效解决俄军后勤瓶颈,战场准备时间缩短至一周。朝鲜参与补充人力资源,重建库尔斯克基础设施,助力俄军快速恢复战力,为反攻创造条件。军事专家 王云飞:俄罗斯一次性派出6000人可获巨大战力补充。在乌东及库尔斯克地区,双方布设大量防御雷阵,俄若进攻必须先排雷。排雷是耗人力的技术活,若用进攻步兵排雷会削弱进攻力量。而朝鲜士兵经短期培训、拿到排雷器材后即可胜任,这对俄罗斯而言更为划算。Part.42024年底,1.1万名朝鲜士兵秘密进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承担最危险的防御任务。他们顶着乌军炮火修工事、排地雷,首批部队伤亡率高达36%,约4000人死伤。半年后,朝鲜再度加码,在哈尔科夫方向,朝鲜工兵顶着无人机轰炸清理雷区,让俄军坦克得以推进;在红军城,朝军狙击旅接管了伤亡惨重的俄军阵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与朝鲜的互动,既有外交战略支持,也需给予经济实惠。近期朝鲜在海边建成大型度假中心,俄媒称首批俄罗斯游客已前往度假,这实则是俄罗斯支持朝鲜经济之举。俄罗斯正逐步与朝鲜分享旅游、技术及经济资源,双方合作正从战略层面延伸至技术及国民经济层面。面对俄朝联军带来的饱和式攻势,乌军展开了一场战术与技术的“双重抗争”。在前线,乌军精准干扰俄制自杀式无人机,同时引入多弹头步枪,提高作战灵活性。与此同时,乌军借助本土企业研发出的低成本无人机,组建“蜂群拦截体系”,用于空中反制和电子干扰。乌克兰还在向外寻求资源支持,加紧向西方争取“爱国者”等高端防空系统。泽连斯基也强调这场战争已不再是“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对抗,而是“一个孤立国家如何抵抗跨国军事联合体”的试炼。军事专家 曹卫东:乌克兰对朝鲜向俄派兵毫无办法,它希望北约派兵助战,但北约若介入恐引发核战争——俄常规战力若不敌,可能动用核武。而北约无意派兵保护乌克兰、承受伤亡,其战略是借乌消耗俄罗斯。因此,乌克兰只能要求北约成员国提供更多武器装备。尽管“朝鲜选项”短期内为俄方解围,但这类战时合作也埋下了隐患。朝鲜原有的短程导弹,命中精度一度误差高达千米以上,但自投入俄乌战场以来,在俄专家支持下,其命中率有了显著提升。俄朝合作也极有可能促成敏感军工技术的扩散。若朝鲜掌握高精度打击与固体燃料技术,未来可能将其用于出口甚至对外威慑,诱发东亚地区军备竞赛。军事专家 曹卫东:东北亚地区新一轮军备竞赛不可避免。朝鲜发展武器装备时,或获俄在技术、工艺、材料等方面诸多支持,如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潜艇等。这势必引发韩日恐慌,促使其加大相关装备的研发与生产,追求数量更多或性能更强。从前线战局的反转,到后方产能的补位,朝俄合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推进。短期看,双方各取所需,战场得以延续;但长期看,技术扩散、人力外溢,或将引发更大范围的安全博弈。面对不断演变的地缘格局,俄乌冲突不再是孤立战事,而成为牵动多方利益的战略支点。一场战争,正在重塑全球的力量平衡。军事专家 王云飞:过去美俄等地缘政治博弈中,常支持小国或扶植代理人对抗对手。但俄乌冲突后,未来国际竞争或现新形态:弱国也能在大国博弈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朝俄加紧联手扩大了对乌作战的优势,不过最近美国也在加速向乌克兰交付关键进攻性武器,这可能重新改变俄乌战场的态势。是战事升级还是止战和谈,这关系到是各方是加速消耗、成倍损失还是留给彼此更多的生机。制片人:王瑞编导:易晏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