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6660 帖子

    香港登山客被野猴咬伤 感染疱疹病毒死亡

    香港人近年行山热,香港部份山上郊野公园有野猴。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最新公布,一港男在郊野公园遭猴子袭击,其后确诊B病毒(猴疱疹病毒)感染,不治死亡,成为香港首宗案例。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近日公布说,一名37岁香港男子去年2月下旬在金山郊野公园遭猴子袭击,之后陆续出现发烧、鼻塞症状和右上眼睑肿胀,至同年3月21日因发烧、体力下降而被送往仁济医院急症室,意识水平呈下降迹象。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由于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他被转入深切治疗部,需要接受气管切开术、以及使用呼吸机,并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其脑脊髓液样本于3月22日被检测出B病毒(Cercopithecine herpesvirus, CHV-1)呈阳性,是香港首宗病例。到6月17日男子休克,一天后不治。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在最新一期《传染病直击》中公布这一个案,说男子确诊为香港首宗B病毒(猴疱疹病毒)感染个案。数据显示,B病毒(猴疱疹病毒)是一种通常于猕猴找到的疱疹病毒,而猕猴是香港常见的一种野生猴子。B病毒可自然存在于猕猴的唾液、尿液及粪便等。人类感染B病毒属罕见,人传人情况更非常罕见。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说,受感染者病征一般会于受伤后一个月内出现。最初会出现流感样病征,例如发热及发冷、肌肉酸痛、疲劳和头痛,然后咬伤或抓伤部位可能会出现水泡性的皮肤损伤。随着病情的演变,病毒或会入侵中央神经系统,引致伤口附近出现疼痛/麻木/发痒、肌肉协调问题、神经系统受损,甚至死亡,病毒致死率高达八成。 香港感染及传染病医学会会长林纬逊表示,猴疱疹病毒是在某些猴子身上常见的感染病毒,猴子感染后一般没有病征或很轻微,不过若人类感染就多较为严重,病征亦会分阶段出现,早期或只是伤口红肿痛,其后或出现手脚麻痹和痛楚等。一旦病毒进入中枢神经且无任何治疗,死亡率将高达8成。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高级动物护理主任石仲堂提醒说,市民在遇到猴子时,切勿进食或手持装有食物的胶袋,令猴子误以为有人喂饲他,而过来抢走手上的食物。应避免与猴子四目交投,以免被视为挑衅行为,而是应放慢脚步,与牠们保持距离。但若不小心接触到猴子或其排泄物,他表示,应以清水或枧液洗净;若不幸遭猴子咬伤或抓伤,则应尽快报警及求医。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事隔八个月才公布个案,中心总监徐乐坚称去年已向医生发信,解释相关病例及呈报准则,会继续加强监察。又指至今没有接获新个案,会继续加强监察。

    幸好南下打这针 救了温哥华女童一命

    在女儿经历危机后康复,温哥华一位妈妈呼吁BC省卫生当局为婴儿开放RSV治疗、 去年,温哥华妈妈劳伦·科尔伯恩(Lauren Colborne)公开向BC省医生恳求为她仅4个月大女婴乔治亚(Georgia)注射RSV单克隆抗体药物(RSV monoclonal antibody medication),但遭到拒绝。 无奈之下,科尔伯恩把女儿乔治亚(Georgia)带到美国贝灵厄姆获得单克隆抗体,即使她于今年初患上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细支气管炎,也因为身上有抗体得以顺利康复。为此,科尔伯恩表达了对这种不平等待遇的强烈不满,认为“任何家庭都不应该这样做”。 根据BC省的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预防计划,符合条件的婴儿才能接受类似疫苗的注射型RSV单克隆抗体治疗。这些资格通常包括患有慢性疾病的早产儿、患有严重心脏或肺部疾病的婴儿以及一些处于医疗服务较少的偏远地区的婴儿。 乔治亚于2024年1月早产,由于孕期仅25周,出生时体重大约1公斤,未符合BC省免疫预防计划的资格。 根据《省报》的报道,妈妈科尔伯恩指,尽管乔治亚存在严重的健康风险,但政府计划的资格标准却没有考虑到她独特的情况——如她的慢性肺病和频繁的呼吸道感染风险。事实上,去年夏天,乔治亚曾因鼻病毒并发症住院长达八天。 科尔伯恩表示,在她公开向媒体寻求帮助之后,包括BC省儿童医院和卫生部门在内的相关机构都未向她提供帮助。直到作为一名商业飞行员的丈夫,通过飞行员论坛分享了这一故事,才引起了美国蒙大拿州一诊所的注意,愿意为乔治亚提供单克隆抗体治疗。尽管如此,由于RSV和新冠病毒的并发症,飞行对于乔治亚而言风险极大,因此家人决定去贝灵厄姆的私人诊所治疗,但根据美国的要求,仍然需要儿科医生的转介。 最终,仍在是通过蒙大拿州诊所的转介,科尔伯恩和母亲驾车南下,顺利为女儿乔治亚获得了治疗。科尔伯恩回忆道,“整个过程非常紧张,但我们终于在45分钟内完成了所有治疗。全家人都泪流满面,感到如释重负。” 今年1 月 31 日,当女儿乔治亚出现咳嗽症状时,妈妈科尔伯恩没有像之前那么惊慌。但十天后,乔治娅开始发烧,脸颊发红,呼吸变得困难,“发出咯咯的声音”。 科尔伯恩把女儿带去了BC省儿童医院的急诊室。在分诊过程中,她的嘴唇开始变蓝。几个小时后,医生诊断为RSV,患有细支气管炎。 科尔伯恩说医生表示幸好她有单克隆抗体,否则有可能就进了重症监护室里。最后数小时后,乔治亚退烧了,他们得以回家,第二天,病情开始好转 为此,科尔伯恩依然对BC省政府的决策感到不满,认为“她的女儿和其他需要帮助的婴儿本应有机会接受这种治疗”。她呼吁BC省重新评估其免疫治疗标准,以便更多符合条件的婴儿能够及时获得救助。 尽管BC省卫生服务管理局尚未在截止日期前作出回应,但该局曾在去年11月对Postmedia表示,所有治疗申请都经过严格审查,以确保最脆弱的婴儿能够优先获得治疗。

    负责监控恶劣天候、追踪飓风 NOAA裁了数百人

    美国国会议员与气象专家表示,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的数百名试用期气象预报员与其他联邦雇员27日遭到开除。 美联社与今日美国报报导,NOAA负责监控恶劣天候与追踪飓风,雇员已经如坐针毡等了好几天,原因是其他机构在过去1年内,或在某些情况下2年内获得聘用或晋升的联邦公务员收到了解雇决定。未遭解雇的NOAA联邦雇员透露,当天下午被裁掉的人员包括在全美各地国家气象局(NWS)办公室负责重要地方预报的气象学家。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NOAA前首席科学家麦克林(Craig McLean)表示,他从掌握第一手消息的人士得到裁员的消息,称NOAA裁员似乎正分两轮进行,一轮500人,另一轮则是800人,约占NOAA员工总数的10%。 曾担任过NOAA助理研究署长的麦克林指出,「裁决下达」,第一轮裁员是试用期雇员。美联社指出,负责进行日常预报与灾害警报的NWS约有375名试用期雇员。 纽约州民主党籍联邦众议员孟昭文(Grace Meng)发出声明表示,「今天,NOAA的数百名雇员,包括NWS的气象预报员,无缘无故收到了解雇决定通知,这不合情理」,并指「这些人都是敬业勤奋的美国人,他们的工作帮助拯救了全国各地免受自然灾害破坏性影响的生命和财产,这种行为今后只会危及美国人的生命」。 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气候科学家史温(Daniel Swain)上社群媒体表示,裁员「极为短视,最终将对美国人民的公共安全,以及美国经济对天气及气候相关灾难的恢复力,造成重大且自我造成的伤害」。 NOAA解雇数百人的消息传出之际,正值亿万富翁马斯克及他主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努力缩减联邦政府员工总数,而川普总统称联邦政府员工臃肿又懒散;整个政府的数千名试用期雇员已被开除。 海洋科学家、NOAA下属国家海洋渔业局(NOAA Fisheries)前副局长兼Substack电子报「SciLight」联合编辑罗森伯格(Andrew Rosenberg)表示,就与其他机构一样,NOAA官员接到告知,要解雇「所有处于试用期的人员」;因为聘用日期或晋升日期不同,被视为试用期的人员估计曾多达1300人。

    贵州女坐他腿上练车允开房 教练涉性侵判2年 出狱后喊冤

    贵州已婚男子沈某2021年在一家足浴店认识一名20来岁女子,女子多次约她教她练车,某次练车后两人到酒店开房,沈某被女子指控强奸,称当时她打破瓷杯拿起碎片抵死不从,但沈某仍将她压在床上。沈某则称女子是「自己上床躺在我身旁」,否认性侵。法院仍将沈某依强奸罪判刑2年。原本不上诉的他如今出狱决定维权,「一家人在当地擡不起头来,我想还自己一个清白」。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报导,沈某说,2021年他在贵州毕节一家足浴店认识当时20来岁的女方,两人露过营,女方知道他有家室。2022年7月26日案发前,女方多次约他练车,「她坐在我腿上,我坐在她后面,教她开车」,因当晚喝了啤酒,考虑到查酒驾,沈某在征得女方同意后,当晚11时许将女方带至大方县某酒店,并保证不会欺负女方。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两人在酒店4楼客房聊天过程中,女方自己把美甲弄掉了提出索赔,沈某通过微信转了520元(人民币,下同)。后因为沈某关灯,女方将电视机前的瓷杯砸碎,捡了一块碎片称她什么都做得出来,沈某在抢女生手里的碎片时,他的左手拇指、食指被划伤。沈某说,他并非采取暴力手段胁迫女方做什么,女方完全有机会自行离开。 「她提出要去卫生间刷牙,卫生间靠近客房门,我当时躺在床上没跟着她,她刷完牙以后自己上床,躺在我身旁,而且到最后我也没强留」,沈某表示,她可能感觉很没面子,最后在门边把钱(520元)退了后就走了」。案发次日凌晨,女方向警方报案。2022年7月28日,沈某涉嫌强奸未遂被刑拘。 检方指控其在酒店房间内强行与女方发生关系。女方反抗并以自杀相威胁,沈某未能得逞。女方颈部、手腕、手掌等处受伤。大方县法院审理认为沈某构成强奸罪,2022年12月判决有期徒刑2年。 但沈某说他一直没有认罪,也都否认发生性关系,完全不知道怎么会有认罪认罚的情况,当时在酒店他提出让女方做他的女友,对方说再考虑一下,后来发520元的红包她也接受了,沈某一度认为对方是接受了他的意思。沈某解释判决后他没上诉的真实心态,是因为「被吓到了」,「觉得没什么希望,心灰意冷,不想挣扎了」。 女方及其家人对此不愿回应。判决书显示,女方陈述称,当晚两人去吃了烧烤,沈某喝了半瓶啤酒,说当晚查酒驾,提出到酒店开房。「他就喊我躺到床上去,强行把我抱上床,亲我脖子和嘴巴,还把我的手机拿走。我使劲挣脱,害怕他有过激行为,就说先让我去刷牙,他同意了。我去刷牙以后,又回来坐到床上,发现我的美甲在挣扎的时候掰坏了,要他赔我,他从微信上转了520元给我」。 女方陈述称,当时沈某「躺在我旁边,用一只手搂腰,然后关灯。我就从床上跑到柜子旁,拿了一个杯子砸在地上,捡了一块碎片抵在我的脖子上,我当时告诉他,不要逼我,不然就死给你看。」僵持几分钟后,他的手被划伤了,后来把她摔倒在床上,「接着就想压在我的身上。我就把双脚弯起来,顶着他的胸口」,「「我问他到底想干什么,他说喜欢我。我问他是不是早就对我有预谋,他说是的」。 女方在陈述中表示,她颈部的伤并非沈某所致,「我的脖子上是我用杯子碎片抵着的时候受伤的」,「我所说的侵犯,就是他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2025年2月24日,32岁的沈某接称自己并未认罪。「我是去年7月服刑两年期满出狱的。已经关了两年,我认为我和她是你情我愿。」沈某表示,坐牢出来以后,以前经营的饭店倒闭了,好多帐也没收回来,一些帐户也被法院冻结。小孩在学校里受人欺负,一家人在当地也擡不起头来。女方也起诉他索要民事赔偿,开始索赔10万,经过协商降到了8888元。 「我现在还没赚到钱,还没给她。我现在一屁股欠帐,贷款加上利息杂七杂八的也有六七十万。」沈某称妻子是看在孩子份上才没闹离婚。2月27日,沈某前往毕节市中院递交「再审申请书」,「我还是想,不管对自己还是家人,要有一个交代,所以我现在想维权,想还自己一个清白」。

    911后能和宾拉登坐下来?欧盟外交代表批川普拒乌克兰入北约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正在美国华府访问,27日接受法新社访问时表示,北约为乌克兰提供最好的安全保障,并指控美国总统川普对俄罗斯的说法信以为真,关闭了乌克兰加盟的大门。她还警告,除非川普将欧洲国家纳入,否则他们将无法协助达成俄乌冲突的最终停火协议。 曾在前线国家爱沙尼亚担任总理的卡拉斯表示,北约国家从来没有攻击过俄罗斯,反倒是俄方「害怕民主」。卡拉斯说,「我们为什么加入北约?这是因为我们害怕俄罗斯。唯一真正有效的方式,唯一有效的安全保障,就是北约的保护伞」。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川普2月稍早打电话直接联系上俄罗斯总统普亭,也打破了普亭的孤立局面,26日首度召开内阁会议时表示,乌克兰可以「忘记」加入北约一事,隔天会晤来访的英国首相施凯尔时又说,他不会同意乌克兰加入北约,认为这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面对记者问及川普的言论,卡拉斯表示。「这些指控完全不正确,这是俄罗斯的叙事,我们不应该相信。我的问题是,除了俄罗斯已经做的事情,攻击乌克兰、兼并领土与占领领土以外,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想要的东西,现在又在此之上提供更多」。 卡拉斯说,「想想,在美国,你会在911事件后和(凯达首脑)宾拉登坐下来说,『好吧,你还想要什么?』。我是说,这难以想像」。 川普一直对北约不以为然,称美国向富裕盟邦提供安全不公平;相对于经济规模,这些富裕盟邦的国防支出通常较少。同时,川普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预计将在28日签署美乌矿产协议,但仍表明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提出安全保证,认为应该由欧洲提供。 卡拉斯指出,对于任何有关乌克兰的协议,「欧洲国家需要能参与进来」。她说,「我们需要加入这些讨论,我认为若非如此,我们无法提供任何东西」。 ▼收听一洲焦点播客版(Podcast):

    Breaking

    纽约校园推「修复式正义」10年 校安事件飙升 学者批改革失败

    近十年来,纽约市教育局投入近1亿元推动校园修复式正义(restorative justice),主张以沟通、调解代替传统惩戒制度,避免更多学生遭停学等处分。但研究发现,这十年间,不仅校园安全事件通报翻倍,学生缺课率也飙升;研究者批评,该政策的推行管理已被证明失败。 修复式正义由前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于任内推动,初衷是减少停学等惩罚对弱势学生的影响。2015年起,教育局规定2年级及更小的学生停学需经教育局批准;2016年起,停学几乎被全面禁止,转而强制学校使用修复式正义方式处理行为问题。 举例而言,在过去若学生间发生肢体冲突,校方可能会施以暂时停学处分;如今,在修复式正义的实践中,则倾向安排双方与老师共同进行对话,讨论受伤害感受与关系修复方式。保守派智库曼哈顿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指出,不少教职工反应,此类作法未能有效维持课堂秩序,令学生缺乏约束,削弱教师权威,使学习环境混乱。 与减少纪律问题的初衷相反,数据证明,修复式正义推行之下,旷课率与校安案件均增加。其中,全年缺课超过18天的长期旷课人数比率,五年之内自26.5%飙升至34.8%;虽然其中有疫情影响因素,但后果仍不能小觑。而纽约市警(NYPD)校园安全部分(School Safety Divison)接获的案件,也由2016年第一季的1209起,大幅上升至2025年同期的4128起。 曼哈顿研究所指出,内华达州与乔治亚州等地的大型学区,已纷纷开始回归传统惩戒制度,认为缺乏结构与问责的修复式正义难以应对校园暴力与教师压力;由于缺乏纪律手段,教师面对屡次违规学生时无所适从。 报告认为,修复式正义并非毫无效用;事实上,部分纽约市的特许学校因有较大自治权,能将修复式正义作为传统纪律的补充工具,实施上成效尚佳。这也证明,修复式正义需要创建在稳定的管理结构及权威领导力之上,才能发挥正面作用。

    特斯拉股价大跌 马斯克:未来不靠电动汽车(组图)

    马斯克北京时间7月25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想要投资者关注公司的新业务,比如在奥斯汀街头行驶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洛杉矶递送爆米花的人形机器人,以及自动开到客户面前的特斯拉。他想让投资者知道,特斯拉的全新未来近在咫尺,但是这个未来并不依赖于销售电动汽车。在周三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轻描淡写地带过了特斯拉销量下滑、汽车销售和电动汽车监管积分利润缩水的问题,而是将特斯拉描述为一家“转型中的公司”。他鼓励投资者忽视特斯拉目前糟糕的财务表现,转而关注其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机器人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他表示,这些成果可能会让日渐式微的特斯拉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我们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清晰可见的进展,而很多唱衰者曾说我们做不到,”马斯克说,“现在,那些唱衰者无地自容。”然而,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截至周四收盘,特斯拉股价大跌8.2%。此前,该公司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下滑12%,净利润下滑16%,占据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近四分之三的汽车业务收入也下降16%。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周三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几乎没有为特斯拉电动车业务正在走下坡路的观点进行辩解。他承认,即将推出的低价车型其实是对公司畅销车型Model Y跨界SUV的改版,并非全新车型。该车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发布。“我们需要实体产品,没有它就无法实现自动驾驶。但一旦拥有了实体产品,自动驾驶就能把产品价值推向天际。”马斯克说。然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和Optimus机器人业务仍处于初期阶段。尽管该公司在6月推出了仅限邀请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但尚未披露该服务的任何收入。马斯克表示,他预计自动驾驶业务的收入将在2026年底对特斯拉的财务状况产生显著影响。

    俄客机坠毁细节:2次降落失败,未发求救信号(图)

    俄罗斯安加拉航空公司一架安-24客机24日在俄远东阿穆尔州坠毁。俄罗斯侦查委员会24日表示,失事客机上所有人员均已遇难,目前俄侦查委员会已就客机坠毁原因立案展开调查。机上所有人员均已遇难 俄方调查坠机原因总台报道员 别列季辛:这架飞往滕达市的安-24客机正是从我所在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机场起飞的,执飞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滕达航线,机上载有43名乘客,乘客中包括1名中国公民,另有6名机组人员。根据最新消息,无一人生还,目前应急指挥部已启动,并为该航班的乘客家属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飞机坠毁在目的地附近 未曾发出求救信号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消息,这架客机从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起飞,经停布拉戈维申斯克飞往滕达。客机在距离滕达机场几公里处从雷达上消失,失联之前未发出任何信号。在随后的救援行动中,一架米-8直升机在空中搜寻时发现了这架客机残骸,当时客机机身正在燃烧。坠毁地点位于密林深处,残骸散落区域范围较大。俄救援部门表示,失联客机坠毁在距离滕达市15公里的山坡上,坠机现场植被茂盛,通行困难。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在阿穆尔地区代表 斯米尔诺夫: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救援人员已抵达坠机现场,初步检查显示,坠机现场无人生还。客机在第二次尝试降落绕圈飞行时失联据俄罗斯侦查委员会消息,客机在滕达机场首次降落失败,第二次尝试降落绕圈飞行时失联。事发时云层较低 坠机原因或为操作失误塔斯社援引俄救援部门消息报道,初步调查显示,降落时能见度较差、机组人员操作失误可能是导致客机失事的原因。另有俄媒援引气象专家的消息报道称,失事客机事故区域云层距地面高度仅有300米,虽然这一数值本身没有达到禁飞标准,但滕达市地处山区,周边山体海拔达1500米,低垂的云层遮蔽峰顶,很可能导致机组空间定向障碍。俄总理米舒斯京24日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已成立由交通部长尼基京负责的政府委员会,处理空难善后工作。阿穆尔州州长称,该州将举行为期三天的哀悼活动

    夏天心脏更易「缺血」,医生提醒别做5件事(图)

    眼下正值三伏天,温度高,湿度大,这种情况心脏其实比你更“难熬”。多位医生提醒,高温天心脏更容易出现「缺血」的情况,数据显示,夏天发生心绞痛、心梗的患者会出现一个小高峰。高温天是怎么伤害心脏的?如何降低“伤心”风险?《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一一解答。医生说夏天心脏更容易缺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岩表示,高温天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急症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我国此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热浪期间,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肌梗死住院率增加0.6%~12%。为什么气温高,心脏出问题或病情反复的人会增多呢?主要跟三个原因有关。更多血液流至体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王春表示,高温环境里身体要散热,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血液流到体表,心脏等重要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减少了。这对心脏功能较差的人来说,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比如格外疲劳乏力、心悸憋闷、心绞痛等。出汗多,血液浓缩气温高,人体出汗增多,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使原本狭窄的冠状动脉缺血加重,增加堵塞性疾病如心绞痛、心梗的发生风险。心率变快,心肌耗氧增多热应激会让心肌收缩力变强,心率变快,心肌的耗氧量耗能都大幅提高,这种过度耗氧,就容易引发致命的心脏问题。5件事让心脏在崩溃边缘试探一些日常小事在高温高湿的天气里,容易增加心脏崩溃风险。医生提醒,暑天要少做以下5件事,本身心脏就不好的人更要警惕。01过度运动,大量出汗你可能已经发现,很多心梗、猝死的案例都跟运动有关。运动时大量出汗,心肌耗氧增加,心率加快,运动过度超过心脏负荷就可能带来致命危险。出大汗后若没有及时补水,血液浓缩,对于心脏血管本身存在狭窄的人来说,甚至会诱发急性心梗。 02洗凉水澡热胀冷缩的道理大家都懂,我们的血管也会遇冷收缩。夏季不少人喜欢洗凉水澡,特别是运动后,但这个习惯同样有很大隐患。运动后人体体温比较高,血管正在扩张散热,这时洗冷水澡会让身体突然遭遇寒冷刺激,可导致血管痉挛,损伤心脏。03频繁进出空调房跟冲冷水澡是一个意思,频繁进出冷热环境,会让血管反复收缩和扩张,就像橡皮筋频繁拉伸容易断裂一样,心脏血管也容易因此受损。04喝冰镇饮料冰淇淋、冰镇饮料、生冷食物成了夏日标配,但这些过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波动,血压波动大会带来不可预测的结果。05心情烦躁每年七八月,持续的高温让心情更容易烦躁,严重者甚至会“情绪中暑”,进而导致行为失控。情绪激动会让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变大。加上高温让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更加重了心脏负担。高温天学一套“护心法”气温高对心血管非常不利,尤其是65岁以上年长者和慢性病患者。建议大家生活中加强防范,采取六项“护心”措施。1多次少量补水补水是预防热相关疾病的关键,即使不渴,身体也容易脱水。感到口渴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拿起水杯大口喝个够。但越是热天,越是口渴,越要小口喝水、慢慢下咽。如果水分太快进入人体被胃肠道大量吸收,会使血液变稀,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肾脏等器官的工作负担。2吃“心脏友好”食物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粗杂粮、瘦肉、鱼类或低脂乳制品的摄入。全天食盐总摄入量不超过5克,少吃香肠、热狗、火腿等加工肉类。3中午时段减少外出每天最炎热的时间段,一般为中午12点到下午3点,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这个时段患上热相关疾病的风险更高。如果需要在户外活动,应隔一段时间在阴凉处休息几分钟,补充水分,然后再回到太阳下。4选对衣服做好防晒尽量穿轻便、棉质、透气的衣物,外出时可以戴上遮阳帽和墨镜,还可以使用遮阳伞,也可在出门前涂抹防晒霜。5遵医嘱规律服药美国心脏学会提醒,常用的降压药可影响血压反应或促进钠排泄,影响人体的热调节,导致患者在极端高温下更容易出现不适。慢性病患者应按照医生指导服用药物,高血压患者切忌自行停药,应注意服药后的安全监测,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6不宜经常晚睡睡眠不足会提高血压和心率的平均水平,增大心血管系统工作压力。夏天白昼时间长,但也不宜连续熬夜,尽可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每晚睡够7~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