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9539 帖子
USAID通知员工 限15分钟回办公室取走个人物品
随着美国总统川普政府大幅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预算,该部门领导层25日向机构员工发出电邮通知,指示他们在27日、28日两天期间,每人有15分钟的时间回到华府市中心的办公室取回个人物品。
该邮件中写道:「仅限本周四和周五(27日和28日),USAID员工将有一次机会取回他们的个人物品。」这则通知也发布在USAID的政府网站上,国际开发署的办公室位于雷根大厦(Ronald Reagan Building)。
邮件中也提到,「员工将有大约15分钟的时间完成取物,且必须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完成物品的搬离。」
邮件中包含了一个时间表,根据员工所属的局或独立办公室,提供了一个取物的时间窗口。有的人时间段长达一个半小时,有的则仅有半小时。
邮件还列出了一长串禁止USAID员工带入大楼的物品清单,包括BB枪、电钻、刀具、军刀、剑、双节棍、滑雪杖、氯和液体漂白剂等。
根据邮件内容,这些物品「一直以来都被禁止通过安检站进入雷根大厦」,而安检站通常仅用于未持证件的访客,他们需遵守额外的规则和规定。
几位USAID官员称,这份清单的出现,等于把这些将职业生涯奉献给外国援助的机构员工,当成暴力罪犯对待。一位官员表示:「听起来他们觉得我们会试图发动一场类似1月6日的『和平抗议』。」
USAID领导层的最新指令发布之际,该署旗下的人道主义援助局(humanitarian aid bureau)的1600名员工在上周末收到了解雇通知,另有数千名海外员工被停职。
在川普第二个任期之前,USAID有超过1万名员工。
川普身边某些有政策影响力的助理 薪水由私人客户支付
华尔街日报(WSJ)25日报导,川普总统身边名称为「特别政府雇员」(special government employees,SGE)的助理,对于政策拟定具有影响力,但薪水是由私人客户埋单,并不需要根据公务人员法规申报涉及利益冲突的事项,一边在川普政府工作还能一边在外部企业任职,白宫副幕僚长米勒(Stephen Miller)的妻子、政府效率部(DOGE)人员凯蒂‧米勒(Katie Miller)便是一例。
报导指出,米勒在政府效率部担任马斯克(Elon Musk)高级助理,工作时间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白宫,协助马斯克推动联邦政府瘦身计划。不过,她同时也帮位于华府的共和党顾问公司「P2公关」(P2 Public Affairs)工作,目前薪水就是由「P2公关」支付。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消息人士说,米勒现在仍为包括苹果公司(Apple)在内的「财富100强」(Fortune 100)客户工作。
川普二度执政之后,米勒代表「P2公关」主管向新客户争取价值不菲的合约,「P2公关」主管对于此时此刻如何在华府生存则征询米勒指点,因为她的丈夫是当今川普政府拥有最大权力的幕僚之一,掌控所有国内政策。
报导指出,像米勒一样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某些川普助理,在政府内部工作的同时还在私人企业上班。根据联邦法律,受雇于私人企业的「特别政府雇员」得以在政府单位服务,不需要申报在民间企业的薪水或投资,仅少数个例必须申报客户名单或潜在利益冲突事项。法律虽然规定「特别政府雇员」任期一年当中最多130天,但联邦政府可以下令延期。
与川普有多年交情的佛州豪宅房地产开发商威科夫(Steve...
女儿尸体存放房间6年 妈妈年迈无力再照顾 求助才曝光
新北市瑞芳区李姓女子6年前死亡,李母说,因女儿生前交代不要下葬,所以存放房间,全年开冷气,与尸体相伴至今。李母疑因无力缴交电费等因素,告知社工,此事才曝光。检方今天相验,初步排除他杀,择期剖验,厘清死因及案情。
新北市瑞芳警分局接获市府社会局通报,今年应为53岁的李姓女子,6年前已死亡。警方到场查看,发现李女已成干尸,封锁现场采证,并通报检方相验。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据了解,李母7、8年前买下目前居住的5层楼公寓的3楼,1层2户。李母会正常外出采买,但较少与邻居攀谈,大家都以为她是独居老人,没有人知道曾与女儿同住。
当地吉安里长谢永昌说,先前曾经想要访视这户人家,但公寓没有电铃,还没有人进屋拜访,印象中只见过李母2、3次。去年发现李母还没有领取重阳节敬老礼金,里办公处想用电话联系她,但李母不知是短期住进机构,或是什么原因不在家,就没有下文。
据了解,李女死亡后,李母将她的遗体存放在房间内,全年365天、1天24小时开着冷气。李母今年疑中风,无法再每天「擦拭」遗体,加上手头日渐拮据,无力再支付电费,所以告诉志工女儿病逝后,她伴尸至今的事。
检察官今天偕法医相验,依尸体及李母家中状况,以及李母证述和女儿生前对话,女儿疑因信仰等因素,有事先交代后事处理方式等事证,初步排除他杀,安排近日解剖,厘清死因。
李母的邻居得知她将女儿的尸体放在屋内6年,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回想过去这段时间,并没有闻到异味等异常情况。
葬仪社人员到李母家中协助警方办案,处理后事时,发现李女已成干尸。观察发现尸体外层似乎有涂抹油剂,加上一直开冷气,所以屋外的人才未察觉。
汪小菲欠扶养费24万美元 原定明开庭 因大S过世取消
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逝世,而她生前与韩国歌手「酷龙」具俊晔再婚,前夫汪小菲拒依协议支付费用,大S以调解笔录为据声请强制运行获准,汪小菲声请停止强制运行,并向大S提债务人异议之诉,一审判汪小菲败诉。汪上诉,台湾高等法院原定明日行准备程序,但因大S过世,仍待继承人承受诉讼,因此取消明日庭期。
高院指出,本案因为一方当事人死亡,仍有待继承人等或其他依法令应续行诉讼之人承受诉讼,因此取消明日准备程序。
汪小菲与大S徐熙媛2021年11月12日于北院调解离婚,依调解笔录附件规定,他应自2021年12月1日起至2038年3月1日止,按每3个月的第1个月1日前给付大S家人300万元(每月100万元,约3.2万美元),以汇款方式付钱。
大S以汪小菲未依照调解笔录约定给付生活费,声请强制运行汪小菲750万元(约24万美元)财产,但汪小菲认为没有违反调解笔录中的给付义务,依法提债务人异议之诉,并请求法院在诉讼确定之前,暂时停止运行他的财产。
一审认为,汪小菲针对应于2022年3月1日给付的第2期家人定期定额扶养费300万元(约9.7万美元),于同年6月1日给付的第3期扶养费300万元,及9月1日应给付的第4期扶养费300万元,共计900万元(约29万美元),总计仅给付150万元(约4.8万美元),尚欠750万元未付,大S声请对汪运行750万元债权有据。
陈怡君、林岱桦助理费案 民进党廉政立案调查
民进党台北市议员陈怡君、民进党立委林岱桦近日都涉及助理费案。民进党廉政会主委邱骏彦今天表示,几乎所有廉政会委员都同意陈怡君、林岱桦该立案调查,但这不表示认定有罪需要处分。
民进党廉政会今晚召开会议,邱骏彦于会后受访表示,陈怡君、林岱桦几乎全票通过立案,但这不表示认定有罪需要处分,因为还需要经过详细调查。他说,陈暂时无法说明,要等到三月底没有再延押;另会尽快发函给林,请对方到廉政会说明,而检调动作目前还是满大,每天有不同发展,廉政会会注意。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针对前立委陈欧珀涉及吸金案,邱骏彦指出,法院已经判决无罪,没有列为被告,但廉政会有处分,因其无偿借用别人的车子竞选,廉政会认为这不妥当 所以有警告。
陈欧珀遭处分是否会影响党内提名选县市首长?邱骏彦说,应该不会,只是警告而已,且已行政签结,不会因为曾经被警告就不能被提名。
邱骏彦也说,台盐公司前董事长陈启昱因为法院还没判决,要静候法院判决。他说,除非非常严重影响到社会观瞻、对民进党声誉有所影响,否则不尽然检察官起诉就会处分。
邱骏彦并提及,每次碰到助理费案他心里满难过,这当然是一种社会共业,法律不是非常周详,以前大家不在乎,糊里糊涂地用,现在愈来愈注意这些事情。他说,立法院要赶快修法,让助理费用跟行政费用脱钩;此外,民进党主席赖清德今提出民进党从政党员不能用三亲等的人担任公职助理,这应该全台湾各党派都要做到,从这两部分处理比较能解决。
Breaking
加拿大诊所收费?成人每年付$2000 享更全面医疗
对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收取会员费的医疗诊所开展的一项审计发现,没有出现患者为已纳入医保的医疗服务自掏腰包的重大案例,但付费会员可能获得了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阿尔伯塔省于2023年启动这项审计,起因是卡尔加里一家医疗诊所改为会员制模式,计划向家庭收取每年约5000加元、向成人收取每年约2000加元的费用,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相关广告承诺患者能享受更短的等待时间和更长的问诊时长,但专家警告称,会员费会催生双重医疗体系,让有支付能力的人受益。
加拿大卫生部当时表示,会员制体系违反了一项联邦法律,该法律旨在保护人们无需为必要医疗服务付费,因为这意味着阿尔伯塔省居民要为优先看诊付费。
<
p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源:The Canadian Press
这份长达两页的审计摘要(对13家诊所进行了审查)显示,这些诊所的医生接诊的患者数量远少于其他医生,且会员的问诊时长似乎比非会员更长、内容更全面。
报告称:“会员制诊所每位医生平均接诊232名新患者,而公立诊所每位医生平均接诊965名新患者。”
“这些诊所的会员每次就诊能获得更多服务,这意味着他们的问诊时长比非会员更长,或内容更全面。”
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这份报告指出,“没有证据表明医生受到激励,会优先接待会员而非非会员”。
报告还称,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诊所故意违法,向患者收取本应免费的医疗服务费用。不过,其中4家诊所仅向会员提供医保内和医保外服务。
医保外服务不包含在公共医保计划内,包括医生证明、各类表格以及某些美容项目等。
报告没有说明这些诊所的会员费金额以及具体位置。报告提到,有3家诊所主要提供线上服务,“其中一家要求付费才能使用一个在线平台,该平台既提供医保内服务,也提供医保外服务”。
报告为阿尔伯塔省提出了政策建议,以确保诊所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并解决患者在同一次问诊中同时接受医保内和医保外服务这一灰色地带问题。
报告称:“尽管诊所普遍理解医保内和医保外服务的区别,也明白避免额外收费的重要性,但仍难以排除部分重叠情况,因为在包含医保内服务的问诊过程中,可能会同时提供医保外的相关健康服务。”
初级和预防卫生服务部长Adriana LaGrange的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阿尔伯塔省正在审查这些建议,不排除修改相关法规的可能。
声明中写道:“会员制诊所在阿尔伯塔省的公共资助医疗体系内以私营企业形式运营,医生根据获批的薪酬模式作为独立承包商开展工作。”
“我们很高兴审计未发现重大违规行为,也没有证据表明有人为医保内服务付费。”
LaGrange的办公室没有具体说明正在考虑哪些修改措施。
卡尔加里大学卫生法教授Lorian Hardcastle表示,她认为这份报告在细节上不够详尽,且没有解决为优先看诊付费的问题。
Hardcastle说:“其中一些诊所的广告不仅宣称能提供更快的预约服务,还能提供非工作时间的预约服务。”
“你为非工作时间的问诊付费,但如果你问诊的内容只是常规的必要医疗问题,那么你其实是为必要医疗问题获得了更好的医疗服务渠道,我认为这在法规层面存在问题。”
“从报告来看,政府似乎对他们的发现并不太在意。”
加拿大卫生部负责执行《加拿大卫生法》,Hardcastle表示,该部门需要“让阿尔伯塔省承担起责任”。
该法案规定,如果各省允许医疗服务提供者向患者收取必要医疗服务或已纳入医保服务的费用,渥太华可以通过医疗转移支付扣回给各省的资金。
加拿大卫生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就此次审计与阿尔伯塔省进行了沟通,并重申患者为优先获得医疗服务而支付会员费的做法令人担忧。
声明称:“加拿大卫生部正在审查最近发布的这份报告,并将继续与阿尔伯塔省保持沟通,确保患者无需为获得必要医疗服务支付费用。”
反对党新民主党议员Luanne Metz博士表示,报告中关于制定更清晰、更严格法规的建议很重要,但由于缺乏更多细节,目前无法明确情况的严重性。
她说:“这份报告表明,有些事情正在发生,至少需要进行监控。但理想情况下,我们只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让人们能获得他们所需的公共医疗服务。”
Metz还表示,审计结果存在矛盾之处,报告称诊所没有故意向患者收取医保内服务的费用,但却发现有4家诊所仅向会员提供服务。
她说:“如果只有成为会员才能获得这些服务,那这一点很难自圆其说。”
加国人心碎!父母祖父母团聚太难申请了
父母和祖父母团聚一直是很多加拿大新移民所头疼的问题,申请时间漫长,名额有限。现在还有一个新问题,担保收入要求大幅上涨。
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 (IRCC) 最近更新了担保父母或祖父母的年收入要求。IRCC 规定,您(以及您的共同担保人,如有)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您将要承担经济责任的亲人。
该网站指出:“为了证明你有足够的钱,你必须证明你在申请日期之前的三个纳税年度中都符合收入要求”。
2023年的最低收入要求为44,530加元。现在,这一要求已上涨约3,000加元。根据IRCC的数据,您需要在2024年至少赚到47,549加元才能担保两人。
如果您计划今年担保您的父母或祖父母来加拿大,则收入要求如下:
申请前,您必须提供您和共同担保人过去三年由加拿大税务局 (CRA) 出具的评税通知书,以证明您符合收入要求。您也可以允许加拿大公民及移民部 (IRCC) 从 CRA...
从街头到公园全面沦陷!大温流浪人口增速超总人口4倍!
温哥华都会区无家可归人数两年内增长9%,最新报告引发关注!
根据最新的初步数据,大温哥华地区的无家可归人数正在持续上升。今年3月中旬进行的一次区域性流浪人口统计显示,目前该地区至少有 5,232人处于无家可归状态,比2023年增长了约9%!
从2005年首次进行这类“定点时间统计”以来,大温地区的流浪人数已经上涨了 141%。与此同时,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同期该地区总人口从210万增加到了超过300万——虽然总人口也在上涨,但无家可归者的增长速度显然远远高于人口增长本身。
“大温地区的无家可归问题扩张速度已经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增长,说明现有的庇护系统已经不堪重负。”——洛琳·科帕斯(Lorraine Copas),大温“家园重建”社区顾问委员会主席在新闻声明中指出。
她还强调:“我们现在提前发布这批关键的初步数据,是为了让各类组织、社会服务部门以及政策制定者能尽早掌握现状,合理规划、筹资并启动相关援助项目。”
报告统计了“有庇护”和“无庇护”的人群:
“有庇护”的无家可归者:指的是在2025年3月10日晚上,临时住在紧急避难所、临时或极端天气庇护所、过渡性住房、临时安置旅馆,或是医院、拘留所、戒毒机构等地方的人,这些人没有固定住所可回。
“无庇护”的无家可归者:同样在那个夜晚,他们露宿在营地、小巷、门口、地下车库、公园或车内,或者暂时睡在别人的沙发上。有些人则可能是在性交易中短暂待在客户家中过夜。
温哥华市人数创新高,Delta 和 White Rock 增幅最猛
报告指出,仅温哥华市区就统计到了 2,715名无家可归者,这是历史新高,比两年前增长了12%。
而在周边城市中,Delta市增长了70%,White...
魁省电力局要连涨三年电费,居民账单要涨成这样…
魁省居民的钱包又要吃紧了。魁省电力局(Hydro-Québec)本周向能源监管机构提交了最新申请,计划在2026、2027和2028年连续三年上调电费。
按照申请方案,居民用电每年涨幅为3%,商用和工业用电则每年上涨4.8%。如果获批,新电价将从2026年4月1日开始执行。
别看3%好像不多,折算到家庭账单上也能感受到压力。
以电力局的数据为例,公寓住户每月平均电费约80加元,第一年每月就要多付2.4加元,一年下来约28.8加元;第二年累计多付约58.5加元;到了第三年,年账单比现在要多近90加元。
普通中等人口的独立屋家庭压力更大,按目前平均值——每月电费约223加元来算,第一年就要多付约80加元,到第三年全年增加接近250加元。
三年下来,普通公寓多花约175加元,独立屋则接近490加元。三年连涨叠加下来,对家庭预算的冲击不容小觑。
电力局表示,此次涨价是配合勒格政府去年通过的能源改革方案。按照改革规定,居民电价年涨幅最高限制在3%。同时,电力局承诺未来三年将投入高达25亿加元,用于帮助居民降低用电开支,例如推广智能温控器等节能项目。
相比之下,商用和工业用户的涨幅更高,这一方案在商业圈已经引发担忧,不少中小企业认为连年上涨将增加经营成本。不过电力局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强调魁省电价依然远低于北美其他地区。
魁省能源局预计将在2026年3月作出最终裁决,届时若批准,这波连涨三年的电费新政将正式落地,而魁省居民和企业只能准备迎接新账单了。
对此,有居民忍不住抱怨:电费一涨再涨,账单越来越高,可风一大、雪一下还是要停电,服务质量也没见跟着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