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关税通胀效应虽迟但到,美消费者正感受刺痛(图)

    新一轮关税引发广泛价格上涨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落空,令经济学家感到意外,但复杂现实的背后,是关税对通胀的传导正在积聚动能。

    本周美国最新公布的政府数据显示,关税影响的初步迹象已经浮现。今年6月,家具、体育器材和家电等频繁进口商品的物价正以多年来最快的速度攀升。这表明,关税的成本传导已非空谈,正在对特定商品领域产生实质性影响。

    然而,上述价格上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被汽车价格和特定服务类别的下跌所抵消,从而抑制了整体通胀数据。这一局面为关税辩护者提供了论据,他们声称加征关税并未影响通胀,但这一表象掩盖了企业和供应链正在承受的巨大压力。

    随着企业缓冲能力的减弱,以及特朗普威胁将征收更严厉关税,经济学家普遍预测,由关税驱动的通胀冲动将在未来数月持续增强。企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提价压力,而关税对价格的全面影响,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缓冲垫正在消失

    迄今为止,多种因素共同延迟了关税对消费价格的全面冲击。

    一个关键因素是,许多公司选择牺牲利润率来吸收增加的成本,而非将其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此外,一些企业在关税生效前抢先大量进口商品,建立了库存缓冲,从而推迟了价格上涨的显现。

    美国最繁忙的贸易枢纽洛杉矶港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

    在5月份出现下滑后,其6月份的集装箱吞吐量反弹至创纪录水平,企业利用窗口期加紧备货。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也使许多公司选择推迟提价,以避免频繁调整价格而激怒客户。

    但这种缓冲正在失效。

    工业供应商Fastenal在本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公司试图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和建立库存来缓解成本压力,但近几个月已不得不三次提价,并且未来可能还会再次提价。其临时首席财务官Sheryl Lisowski称:

    2025年下半年,有必要采取额外的定价行动。

    尽管企业提价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最终能在多大程度上推高价格,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其关键制约在于消费者。近年来,美国消费者已饱受生活成本持续上涨和工资增长放缓的困扰,对价格变化极为敏感。

    海外供应商降价分担压力

    关税影响被部分对冲的另一个原因来自海外。

    为了维持对美出口,外国供应商选择降低出厂价,从而分担了部分关税成本。据摩根大通的全球制造业数据显示,美国以外的全球大部分地区价格保持低迷,工厂价格上月均出现下跌。

    具体来看,日本的出口价格已连续三个月收缩,其汽车制造商6月份对美出口的汽车价格降幅创下2016年有数据以来的纪录。而在中国,本周数据显示,包括矿产品和纺织品在内的多项商品5月份的整体出口价格同比下降。

    彭博经济学家Anna Wong和Chris G. Collin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中国自身的价格竞争力,一直是影响美国消费价格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些外部因素能在多大程度上持续抑制美国通胀,仍是未知数。

    通胀浪潮或在夏季来临

    经济学家们警告称,当前的平静只是暂时的。

    随着企业在前置备货中建立的库存逐渐耗尽,它们将越来越不愿意继续牺牲利润。经济学家Lydia Boussour表示: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预计关税带来的通胀冲动将在整个夏天持续增强。

    新一轮关税威胁正在加剧这一预期。据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测算,如果关税完全传导,截至上周末宣布的关税将使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指标价格水平提高约0.4个百分点。

    Stanley预测,这轮由关税引发的通胀加速可能会在今年夏天到来,最早可能从7月份开始。他写道:

    许多企业高管已经指出,清算日终于到来了,很多人正计划在今年夏天进行价格调整。

    热点

    发表评论